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目的、借口、过程和结果,了解沙俄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
土等基本史实。

识记《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养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

识读《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等地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破坏的原因,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火烧圆明园。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教学方法】
讲读法、图示法、史料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鸦片战争》学习所得。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然而这场战争结束十几年后,中国人却仍处在屈辱困惑之中,没有看清自己的处境。

但列强却不会给中国反省的机会,再次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欲壑难填
1、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鸦片战争的目的达到了吗?结合问题出示材料和表格。

《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
“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学生回答,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分析表格。

(在此明确英国的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准备提出修约)
2、英国提出修约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在此明确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
3、被清政府拒绝后,列强准备如何解决矛盾?
出示材料,教师点拨。

(在此明确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和帮凶分别是谁?
【设计意图】鉴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联系比较紧密,因而本课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复习回顾,导入本课。

过渡:列强的欲望就像是一个无底洞,无论如何填补都填不满他们的野心,无论如何遮掩都无法掩盖它丑陋的面目。

这样第二次鸦片战争终于还是不可避免地打响了。

三.罄竹难书
1、阅读课本9-10页,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并能根据地图简单复述。

(需要注意战争爆发的时间、参与国、重大事件、结果等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在此明确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较长,中间曾告一段落,是因为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借口换约受阻,再次挑起战争;还要明确战争的结果不是单纯的胜败,而是要看败者有所失,胜者有所得,即《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设计意图】利用课本和图片资料来完成对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这场时年长达4年的侵略战争中,列强所犯下的罪行可以说是罄竹难书,其中尤属火烧圆明园,简直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罕见暴行”。

出示圆明园修复图和焚毁图,教师配以讲读,问:看着被洗劫焚毁后的圆明园遗址,同学们,你们有怎样的感想呢?并将感想呈现在练习本上。

展示学生成果,教师总结,升华情感。

3、在中国犯下累累罪行的,除了英法之外,还有谁?出示地图《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本节设计,能更好地落实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同时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过渡:第二次鸦片战争虽已结束,但它给我们中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严重影响。

四、余波未平
1、方法指导:根据结果推导影响。

2、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根据《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来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注意条约中涉及地点所处的地理位置)
展示学生讨论成果,教师指导点拨,总结归纳。

过程中出示两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分析开
3、对比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根据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战争性质、侵略国家、侵略时间、侵略区域及影响来分析)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在此明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设计意图】在讲授过程和条约内容时,我使用了地图教学法和讲读法,一方面能突出历史学
科的综合性,另一方面也能使教学方法更加丰富,符合八年级学生的特点。

通过比较分析法,
明确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五、痛定思痛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是列强的累累罪行,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却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我们不由痛定思痛:一个民族只有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勇于低头,汲取教训、改革求变,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才能在帝国毁灭的废墟上迎接民族的新生。

六、作业
1、完成本课练习册
2、通过查找有关总理衙门、洋务运动的信息,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变化。

【设计意图】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既要达到巩固学习所得的目的,又要有对这一课的深
入理解,甚至能引发对以后学习内容的探索欲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