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昆明市年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方案篇一:XX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XX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突出乡镇及星级村改造升级,沿线重点村提档达标,点线面结合、以点带面、连片逐步推进,初步构建以乡(镇)直村和示范村为引领,重点村为骨干,达标村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打造精品,努力建成产业生态、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
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乡村布局结构,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稳妥推进,逐步实现全覆盖。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立足乡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民俗文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尽可能在原有乡村形态上进行完善,杜绝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同时还要防止千村一面。
——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度,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分工协作,统筹推进。
县直各相关部门牵头,各乡镇配合,整合涉农资金项目,上下联动,建管并重,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总体目标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加大美丽乡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整治村屯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建管质量,实现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六美”乡村。
力争利用三年时间,打造示范村16个、重点村48个、达标村22个。
其中:XX年建设示范村4个、重点村16个,达标村6个。
示范村,主要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村,整合资金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在安全饮水、村内道路、护屯绿化、住房庭院、致富产业等方面实现全面提档升级。
重点村,经过三年建设,在主要民生项目上取得明显进展。
达标村,主要对地处偏远、基础较差的村,经过改造提升,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
四、主要任务按照省、市美丽乡村建设要求,重点抓好主要公路沿线村庄的道路绿化、垃圾处理、边沟硬化、庭院围墙建设、规范柴草堆放、景观设置、墙面美化等环境综合整治,改善面貌、打造亮点,辐射带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努力提升乡村“美丽指数”。
重点从六个方面入手,完成22项任务。
(一)美丽乡村规划1.编制美丽乡村规划。
遵循“科学布局,突出特色”原则,结合县域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立足乡镇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加快编制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规划要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并细化住房、道路、污水垃圾处理、庭院围栏、绿化、美化、亮化等各类项目建设时序和要求。
(二)基础设施建设2.改造农村住房。
继续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消灭D级危房。
XX年计划改造泥草房1238户,力争到XX年泥草房改造率达到90%以上。
示范村要提高住房建设标准,发展新型节能住宅;重点村要实施住房更新改造工程,通过更换砖瓦房屋顶和保暖门窗等方式,进行全面改造,实现房屋整齐美观。
3.硬化村内道路。
加快改善村屯出行条件,着力提高硬化水平。
示范村主街、辅街和巷道全部硬化,主街路肩实行砖砌、砂石铺筑硬化;重点村主街和辅街做到硬化,辅街巷道平整维修,夯实硬化基础;达标村主街做到硬化,辅街全面平整改造。
4.改造升级通村路。
强化通村道路建设,改造完善通村路,中心村公路通村率达到100%。
XX年,重点对破损严重的通村路全面改造维修,实现入村道路顺畅通行。
5.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
加强农村人畜饮水水源地及周边保护,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XX年建设农村饮水工程46处,新建水源井32眼,配套水处理设备41台套,管网铺设46处,解决69个屯2.1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到XX年,力争建设农村安全饮水检测中心1处,实施定时定点检测,并对既有管线进行升级改造,确保饮水安全覆盖率达100%。
(三)村容环境整治6.搞好垃圾处理。
成立专业清扫队伍,配备运送车辆,并采用集中填埋方式就近处理,垃圾定期清运填埋。
力争到XX年,示范村内垃圾箱设置率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
其中:XX年,在林甸镇实施农村生活垃圾连片收运工程,10个村、2.1万人受益。
采取沉淀等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力争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到30%以上。
)7.大力改善人居环境。
鼓励企业、有条件的行政村发展秸秆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等项目。
示范村大力推进节能改灶工作,推广使用电能、液化石油气、沼气等清洁能源。
推进城市供热管网向城郊村延伸,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集中供热、新型清洁能源供热。
有条件的村要引导农户建设室内厕所,鼓励原有房屋进行室内改厕;重点村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普及率,引导农户建设室外卫生厕所;达标村引导农民利用清洁能源,室外厕所基本标准化。
8.推广规模化养殖。
加快“三进三退”步伐,引导畜禽退出庭院、退出村屯、退出散养。
积极推进改圈工作,鼓励养殖大户在生活区外规划建设养殖小区,改善村内居住环境。
力争到XX年,建设规模养殖场100处,配建畜禽无害化处理100个,中心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
其中:XX年计划建设规模养殖场15处,配建畜禽无害化处理15个。
9.规范柴草堆放。
积极引导村民,在村外指定地点集中规范存放柴草垛,支持村民在院内建设封闭柴草存放设施,确保村内、院内干净整洁。
(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住建局、农业局)篇二:XX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XX村美丽乡村建设省级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扣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项目要求和省级建设指导标准,坚持“五位一体”统筹推进思路,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深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发展,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弘扬传承乡村文明,不断提升依法治理和基层党建水平,推动富民强村,丰富“三化五美”的内涵品质,进一步彰显放大示范效应,带动全域美丽乡村建设。
二、村庄基本情况:XX村是TS街道TS社区所属的一个自然村,总户数240户,人口746人,其中户籍人口720人,村民年人均收入约2.8万元。
村庄面积约200亩,始建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属镇郊型村庄,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
XX村自然资源独特、山水资源丰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周边旅游景点众多,紧邻TS大遗址博物馆、古猿人洞、欢乐水魔方等著名景区;交通十分便捷,沪宁高速、S122省道穿村而过,TS环镇北路休闲慢道将XX村和紫清湖旅游度假区、汤家家温泉村串联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建设实施范围:(一)规划先行,合理布局。
依据街道TS社区村庄及地形布局,科学确定村庄布局和规划,注重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相结合,合理布局各项用地。
(二)因地制宜,注重特色。
TS社区地处TS街道集镇和TS温泉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核心区域,区域面积14平方公里,沪宁高速公路横贯东西、S122、S337公路贯穿南北,区域内星级酒店和旅游景点众多。
TS是南京市规划重点建设的风景区,拥有被列为中国四大疗养温泉之首的TS温泉、以阳山碑材为核心开发的南京郊县家4A级明文化村风景区、发掘有TS古猿人化石的国家遗址公园和蒋介石民国温泉别墅等著名景点,近年又建成紫清湖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南京欢乐水魔方水上主题乐园、省四星级旅游景点TS七坊,汤家家温泉村。
历史人文资源底蕴极为丰厚,自然享赋具有独特的优势,旅游发展的优势明显,建设实施方案会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保护村庄地形地貌、自然肌理和历史文化,注重生态环境改善,突出乡村风情和自有特色。
(三)尊重民意,保障权益。
充分尊重村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切实保护村民权益,发挥村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组织村民积极参与特色样板示范村建设,加快建设美好TS。
(四)加强组织,有序推进。
街道将把特色样板示范村建设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强化组织领导,以制度、人员、保障措施等确保有序推进,保证验收通过。
四、主要开展工作:1、基础设施建设:(一)改造村内道路:由于目前XX村道路只有约4米宽,随着私家车的增多,车辆出行已经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十分突出的问题,将利用特色样板示范村建设的机会,对进村主干道铺设沥青,全长1公里,宽6米。
另外对村内道路铺装和整修。
总建设费用为200万元。
(二)给水:自来水入户率百分之百,满足用水水量,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现已全部完成。
(三)实施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将利用示范村建设的契机,新建污水管网3公里,主管规格300mm,支管200mm,新建雨水管道2公里。
管网集中连接到宁杭路市政主管网,最终连接到TS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由于村庄居民点房屋集中度大,污水管网铺设困难,管线长,预估污水管网铺设投资费用在300万元以内。
(四)实施居民点村口、道路两侧、农房前后的绿化工程以及“微田园”建设工程。
建设居民点绿化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最美乡村、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实施这一工程,能够增加XX村的绿地面积,降低各种废气和扬尘对大气的污染,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选用具有地方特色、多样性、经济性、易生长、抗病害、生态效应好的品种.“微田园”建设工程是对XX村原有的菜地进行整合规划,用以种植有机蔬果,用于商业采摘,创造商业价值,让游客感受采摘的乐趣。
绿化工程及“微田园”工程总建设费用为100万元。
(五)实施杆线下地。
居民点内的村村通道路已经安装了统一太阳能路灯,能够确保村民白天出行有好路,夜行有路灯。
下一步,为打造整洁、清爽的村庄环境,将把XX村内部分杆线移往地下,总投入约200万元。
(六)其他配套设施。
拟在居民点内新建1座公厕,通水通电,达到三类水冲式标准,新建公厕投入费用在30万元以内。
2、环境及卫生整治(一)村口整治:新建两个村口,并设置景观与村口标识。
在居民点周边采用植物造景与建筑空间结合的形式,达到自然、亲切、宜人的效果,体现出XX村最美的特色与标志性。
植物造景与牌坊等形式要多样化,但不要搞得很夸张,力求新颖,简朴,归真,重点打造XX美丽乡村的村口环境,达到让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觉,吸引游客参观游览,总费用约30万元。
(二)环境景观整治:组织开展“山青水碧行动”,坚持“民生为先、统筹为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方针,围绕“生态、智慧、田园、乐居、文化”的建设目标。
继续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对特色示范村建设中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拆除或翻修村内破旧房屋、墙体,确保特色示范村的形象好,整体适合度高,力保到XX年10月底前结束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