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公民环境知情权 l 环境知情权是公民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 l 环境信息公开是公民实现其环境知情权的前提
和基础。环境信息以政府公开为主,而要求企 业公开环境信息的法律规定也日益增加。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公众环境参与权 l 公众参与在民主社会中是民众表达民意、参与政治生
l 公民的环境义务 l 企业的环境义务 l 政府的环保职责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一、公民的环境义务
l 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义务,人人有责 l 公民作为义务主体的依据
环境资源的消耗者 污染物的排放者 环境恩惠和环境质量改善的获益者 l 公民环境义务的体现 强制性义务:法律规定的适用于公民的,所有涉及环境保护的禁 止性规定 非强制性义务:法律提倡的,鼓励公民参与的环境保护活动。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第二节 环境法的基本权利
l 公民环境权 l 企业的排污权和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权 l 政府环境管理权和环境资源所有权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一、公民环境权
l 公民环境权的提起 l 公民环境权的产生 l 公民环境权的内容 l 公民环境权的实现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公民环境权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 本权利
2020/12/10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l 主要思考的问题: 公民的哪些权利与环境状况 相关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第一节 环境法的主体
l 环境权益的主体 公民、公民组织
l 环境管理主体 政府、政府部门以及其他行使公共职能的个 人和组织
l 环境监督管理的对象 排污者(企业、事业单位、个人)、其他产生 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组织和个人
活,决定国家和公共事务的主要方式。公众参与环境 保护是公众参与的主要领域。 l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是参与环境立法、参与 环境监督管理、参与环境公益活动等。 l 公众参与的形式有提供意见、提供公共产品、参与决 策等。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公民环境请求权 l 请求实现权利、保障权利、进行权利救济的权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l 法定生产者的范围要大于经济学上生产者的范围,包 括:生产者、进口商、消费者。 生产者延伸责任中的产品废物再生、处置责任当然应 由生产者承担。 回收责任未必一定由生产者承担,消费者也要承担产 品废物回收的部分责任。 很多产品的生产者都不是本国企业,那么,进口者就 应当视为生产者,负有回收再生处置其进口产品废弃 后产生的废物的责任。
者补偿、 l 责任形式:行为责任--经济责任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污染者负担的责任范围
l 污染防治 治理--治理出现的污染,恢复已出现的生态破坏。 预防--预防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具体体现: 落实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等制度; 安装运行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环境管理。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2)责任的形式不一样。企业的责任是一种具体的责任。政府的 责任是一种宏观上的、终极意义上的责任。
(3)责任性质不同。政府的责任主要是一种政治责任和行政责任。 企业的责任主要是一种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10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政府环境责任的定位
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 《环境保护法》第16条规定的:“地方各级人 民政府,应当对所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 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首先体现为政府的职责。 由于法律规定的直接责任主体--政府是一个行 政区域的最高行政机构,而不是泛指它的职能 部门,与政府的角色相适应,政府对环境质量 负责是从总体上、宏观上负责:
该原则的来源 l 环境问题的经济属性--外部不经济性 l 环境问题的法律属性—环境法律责任的错位和
缺位 出路: l 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与污染者付费 l 污染者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该原则的演化 l 污染者付费--污染者治理--污染者负担 l 污染者负担、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利用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l 行为责任 l 经济责任 l 信息责任
当前生产者延伸责任的适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包装物、 电池、机电电子产品、容器和家电领域,进一步的发 展趋势是将生产者延伸责任扩大到纸制产品、办公设 备、汽车、轮胎、家具、建筑材料等。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三、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
政府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依据 l 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市场失灵) l 政府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l 政府是公共环境资源的所有者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公民环境权的内容
公民对其生存环境享有适宜的生态性环境条件的权利。 其实质是明确人们对环境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的权 利。 是一个权利群,包括一系列子权利:清洁空气权、清 洁水权、合适的日照权、环境审美权、安宁权、通风 权、户外休闲权等。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公民环境权的实现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二、企业的环境保护义务
l 企业作为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主要产生者,一直被认为 是环境管制的主要对象,环境义务的主要承担者。
l 企业承担环境义务的主要依据是:污染者负担 l 企业环境义务的内容:从摇篮到坟墓全过程控制,甚
至延伸到产品寿终后的处理。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污染者负担原则
l 部分权利私权化,通过私权实现的途径来实现 l 部分权利公权化,社会化,通过公权实现的途
径来实现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私权实现的途径
部分公民环境权利与公民个人生活密切联系, 对如日照权、通风权、安静权等,或者与个人 利益的关系明显。可以通过私权实现的一般途 径来实现。 典型的路径是主张相邻权、人格权、人身权和 财产权等寻求法律救济。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当然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必须依靠各职能部门去具 体落实,这些职能部门包括环保部门和其他部门。环 保部门作为各级人民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能部门, 其职责主要包括: l (1)贯彻及监督执行法律的职能。 l (2)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职能。 l (3)督促企业治理和改善环境的职能。 l (4)服务的职能。 l (5)调查和制裁违法行为的职能。
污染者负担的责任范围
损害填补 l 损害补偿--对环境损害的一种公法上的救济。
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环境税费、向受害地区交纳 基金和补偿金等。 l 损害赔偿--对环境损害的一种私法上的救济。 直接向受害者进行赔偿。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污染者负担的责任范围
l 生产者责任延伸 生产者延伸责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EPR),又称为产品延伸责任 (extended product responsibility)、产品监护责任 (product guardianship, product stewardship)、 生产者后责任(latter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产品生产者就回收、再生、处置产品使用后的废物所 承担的各种形式的法律义务。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l 与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相对应的,还应包括政 府在维护环境质量、保护国家环境资源方面的 民事权利。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l 当环境质量不合格时,政府应该对公众承担什 么法律责任?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l “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和“污染者负担”这两种责任的关系 (1)责任发生的原因不同。政府对环境的责任是基于其作为公共 环境资源的受托管理者,就环境质量这种公共产品的品质对公众 承担责任。企业的责任则是因为其具体行为造成了法律不容许的 危害后果,而责成其承担的消除其行为不利后果的责任。
利 l 主要是对抗政府失职和企业侵犯公共权益的行
为 l 主要形式为公益诉讼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环境公益诉讼是公益诉讼的典型适用之一,欧美国家 通过三种模式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l 一是通过立法建立环境公民诉讼或者公众诉讼的模式。 如美国、加拿大、葡萄牙、荷兰等; l 二是通过灵活解释法律的起诉资格要求以包容环境公 益诉讼的模式。如法国、比利时、英国等; l 三是通过制定特别法在特定情况下赋予环保团体等提 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模式。如德国、意大利等。
l 政府的环境管理权是政府行政权在环境保护领 域的体现。它包括环境审批权、命令权、许可 权、禁止权、撤销权、处罚权等。
l 政府环境管理权的来源有二:一是公民环境权 的让渡;二是政府对公共环境资源的所有权。
l 政府的角色有二:环境事务的管理者和环境资 源的所有者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第三节 环境法主体的基本义务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l 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定期公布各省(区、
市)有关环境保护指标,发布城市空气质量、城市噪声、饮用水 水源水质、流域水质、近岸海域水质和生态状况评价等环境信息, 及时发布污染事故信息,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公布环境质量不 达标的城市,并实行投资环境风险预警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 用,鼓励检举和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企 业要公开环境信息。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 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强化社 会监督。 l 研究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
第二章环境法主体的基本权利
公权实现的途径
部分权利虽然与公民个人生存和健康有关,但也与公 共利益密切联系。最好采取公权实现途径来实现。将 这些权利让渡给政府衡量和行使。公民由此派生出一 系列监督和对抗政府的权利。 典型的权利是:公民环境知情权、公民参与环境决策 权、公民环境请求权等。这些权利成为现代社会公民 争取和维护环境权益的主要权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