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斯蒂尔病一例报告
【中图分类号】r5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93-02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29 岁,2009年5月30日起出现咽痛,发热,伴寒战,四肢关节酸痛,体温至39℃,自服克感敏片后躯干、四肢出现红斑、风团,伴有瘙痒,无咳嗽、腹痛,无恶心、呕吐等症状,于区中心医院急诊就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1 × 10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 7%, c 反应蛋白31 mg /l,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药疹,先后予以头孢替安、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药静滴,扑尔敏片、西替利嗪片口服抗过敏。
患者体温每日波动于36.
3 ~ 39. 4℃,皮疹和发热出现、消退相互伴随。
于第七日体温降至正常,咽痛好转,皮疹消退。
三天后体温再次升至39℃,伴全身皮疹及四肢关节酸痛,无咳嗽、咳痰,无气急、胸闷,查白细胞计数20 × 10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7%, c 反应蛋白45 mg /l,摄胸片左肺及右肺下叶炎症,予以左氧氟沙星0.3克及头孢他啶2克静滴4天,体温仍波动于37~ 39. 5℃,为进一步诊治遂收治入院。
患者发病以来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史、家族史及个人接触史无特殊。
入院后查体体温38. 8 ℃,呼吸20 次/min,心率86 次/min,血压110 /68 mmhg。
咽红,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细小湿罗音,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内科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皮肤科情况:躯干散在红斑、丘疹、风团样皮疹,
压之褪色,以背部为著,无压痛,双侧腕关节、膝关节无肿胀,无其他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5.2 ×10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红细胞沉降率39 mm/h,c 反应蛋白16.4 ng /l,血清铁蛋白846.89 ng /ml,多次血培养均为阴性,嗜酸粒细胞计数正常,人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b - ab)、抗链球菌溶血素o ( aso)、类风湿因子( rf)、肥达反应、外斐氏反应、狼疮抗体、类风湿相关抗体、梅毒抗体、肿瘤相关标志物等检查均阴性,弓形虫、疟原虫阴性,骨髓涂片正常。
心电图正常。
双侧腕关节、膝关节正侧位片正常。
入院一周内先后予以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美罗培南等抗感染,病情无好转,每日体温仍然反复波动于36~ 40.1℃,四肢关节酸痛伴皮疹。
复查x 线胸片正常,上腹部及胸部ct未见明显病变。
经过专家会诊后,诊断为成人still
综合症。
予以甲强龙静滴25毫克bid静滴7天后,给予醋酸泼尼松50 mg口服,每日1 次,同时给予胃黏膜保护剂、补钙等药物。
患者于甲强龙静滴后第三天体温下降,症状开始减轻,2 周后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退。
出院后于免疫科门诊随访,口服激素醋酸泼尼松的同时加服甲氨喋呤(mtx)10mg每周一次。
此后皮疹未再复发,口服药物缓慢减量,一年半后停服,至今病情平稳无复发。
2讨论
成人斯蒂尔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 aosd)是一种以发热、皮疹、关节痛、白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由于无特异诊断标准,常常需排除感染、肿瘤后才考虑其诊断,因此,临床上诊断成人斯蒂尔病十分因难。
国内外曾制定了许多诊断或分类标准,但至今仍未有公认的统一标准。
推荐应用较多的美国cush标准和日本标准[1]。
1)cush标准必备条件:(1)发热≥39℃;(2)关节痛或关节炎;(3)类风湿因子<1:80?;(4)抗核抗体<1:100。
另需具备下列任何两项:(1)血白细胞≥15×109/l;(2)皮疹;(3)胸膜炎或心包炎;(4)肝大或脾大或淋巴结肿大。
2)日本诊断标准主要条件:(1)发热≥39℃并持续一周以上;(2)关节痛持续二周以上;(3)典型皮疹??;(4)白血细胞≥15×109 /l 。
次要条件:(1)咽痛;(2)淋巴结和/或脾肿大;(3)肝功能异常;(4)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阴性。
此标准需排除: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其他风湿病。
符合5项或更多条件(至少含两项主要条件),可做出诊断。
该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关节疼痛,伴有皮疹,白、粒细胞升高,血沉明显加快,crp 和特征性的血清铁蛋白升高,咽部充血,rf、ana 等均阴性,抗生素无效,对激素敏感,故符合成人still病的诊断。
患者发病初期有咽痛,病程中出现肺炎,推测感染诱发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引发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