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潜能开发训练营)开发青少年发散思维的益智故事_追根究底的鲁迅

(青少年潜能开发训练营)开发青少年发散思维的益智故事_追根究底的鲁迅

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出生在绍兴城里一个封建家庭。

他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很早就开始读书。

在家读书时,常常听到窗外传来这样的声音:——屹嚓屹嚓,×……×……呵——磨剪刀呵。

声调很好听。

“屹嚓屹嚓”是磨刀担子前面的铁板敲击声,好像前奏曲,接着就是磨刀师傅抑扬高亢的喊声。

前一个“呵”字拖得长长的,后一个“呵”刚一出口就赶快煞住。

只是中间的“×……×……呵”,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小鲁迅请教过许多磨刀师傅,有的说:“是这样叫的嘛!师傅就是这么教的!”有的说:“我们世世代代都是这么叫的,习惯了。


鲁迅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但他从小就有这么个倔脾气:对什么事情都要追根究底。

终于有一天,他从一位白胡子老磨刀匠那儿得到了答案:“是这样的——‘磨镜呵——磨剪刀呵’!”磨镜?鲁迅感到很奇怪。

他正要再问,老人却挑起担子吆喝着走了。

鲁迅迷惑不解地回到家里,想啊想啊,他恍然大悟了:原来老师傅们这一行,在很早的时候,不仅磨剪刀,而且还磨镜呢!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铜做的。

家家户户的镜子都要经常磨。

所以“磨剪刀”这一行,是既磨镜又磨剪刀的。

后来镜虽不磨了,但磨刀师傅的喊声却世世代代流传下来。

后来,他到三味书屋上学,一天早晨,他因帮母亲做事上课迟到了,受到老师的批评。

他很懊悔,就在书桌右下角刻了一个一寸见方的“早”字,用来告诫自己要早到。

从此,鲁迅再也没有迟到过。

他还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写着“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个工整的小楷字。

因此,他读过的书不但能背,而且能默写、能讲。

有一次对对子,老师出了“独角兽”,鲁迅根据学过的《尔雅》,对了个“比目鱼”。

又有一次,老师出了“陷兽入阱中”。

鲁迅根据《尚书》里“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对了个“放牛归林野”。

鲁迅不但学习认真,还非常爱读课外书。

很小的时候就阅读了《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绣像小说,看野史笔记,有些书自己没有,就借来一字字抄下来。

这样,他终于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