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秋节赏月对联8则及相关故事-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中秋节赏月对联8则及相关故事-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中秋节赏月对联8则及相关故事|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一)
古代还曾有一个出门在外的人在中秋赏月这时撰写。

此联构思巧妙,把习以为常的事写成对联,其中上联的“天月圆”实指天上的明月,“地月缺”则指八月十五这一时间,并暗寓“月圆人不圆”之意。

就这样,上联的“圆”与“缺”、下联的“苦”与“甜”构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出游子浪迹天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之情,堪称中秋咏月联中的佳品。

(二)
这副数字联很奇特,据说系一秀才和新上任的县官所对。

有一年中秋节,一位秀才出城赴宴。

谈古论今,吟诗诵文,夜半告辞之时,城门早已关闭。

秀才叫门,新上任的县官出一条上联让他对,对的出给他开门,对不出休想出城。

秀才略加思索,很快对出下联。

县官出联,两个小句,后句恰恰是前句的一半,且五个字都是两现,构成可谓奇巧,当即属对很难。

秀才才思敏捷,你讲“半夜”不假,我对“中秋” 是真,“半夜”固然是“ 五更”之半,“中秋”在“七八九三个月”里不是正中
间吗,何况八月十五中秋节又是八月之中呢,一语两解,更胜一筹。

(三)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
注: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

“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四)杭州西湖水月亭联: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
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注: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象力。

五、
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
注: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六、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传说本联是作者苦思几个月后才创作出来的。

据说某年中秋之夜,金圣叹对酒赏月,忽然心有所动,得出了“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这一上联,可是苦思良久,仍然无法对出下联来。

直到数月之后的大年之夜,有人来问他日子,他猛
然想起,今夜已是年尾,明日该是一年的开头了,从中得到启示,终于对出了下联。

上联说农历每月的月半(十五日)这一天正是天上月亮复圆的时候,月复一月,月月如此;下联则说每年的年尾之后总是接新年的年头,周而复始,永无穷期。

本联是一副巧趣联。

它以自然现象与日常生活、历法知识为题材,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显示作者驾驭文字的技巧智慧。

把自然现象与社会常识用对联的方式组织到一起,道出了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别有一番情趣。

七、上海豫园得月楼联:
注: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八、
纪晓岚以妙对出名,获誉“对联大师”。

他曾夸口说:“天下末有不可对之对。

”谁想,竟是他的夫人马氏难住了他。

一个月明夜,纪晓岚携妻观月作耍。

其妻马氏夫人说:“你老是说你对联高明,今夜我出一联,看你能否对上。

”纪晓岚哈哈一笑说:“多少名士都不在话下,何况一妇人。

”马夫人也不答话,手指月透妙窗的情景咏出上联: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此联借他的姓名和字,翻出新意,描绘了月光照透纱窗所呈现的图象,每个格都是个孔洞,每个孔洞都是明亮的,若用谐音替代即为“月照纱窗,格格孔明逐格亮。


才思敏捷的纪晓岚,居然被难倒了,使这一出句成为“绝对”。

可见才子也有智空之时。

后来征下联时有对“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名叫畹华,梅兰芳是艺名,对仗也不错。

返回查字典首页
中秋节XX市活动情况总结-
一、整体情况
各主办单位积极挖掘有益的节俗文化内涵,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积极利用和开发丰富的节日资源,不断创新和丰富节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突出地域性,保持民俗性,体现时代性,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在体现人文关怀、增添节日魅力、展现传统文化的感召力上下功夫,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二、活动特点
今年全市中秋节文化活动具有几个鲜明特点:
(一)首次发布中秋形象大使、深受京城百姓喜爱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中秋节前夕推出北京中秋形象大使兔儿爷的平面形象。

该形象的发布拉开了北京2011年中秋系列活动的大幕,并成为中秋系列活动中的最大亮点,最富创意的活动,其影响范围大,传播范围广,传播效果好,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呼应,充分调动了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和回归。

以大型兔儿爷灯亮灯作为2011北京市中秋系列活动启动的标志,兔儿爷形象又以一种更为生动活泼的,更富节日喜庆色彩的方式呈现在北京市民面前将平时不常见的非遗项目送到大众身边,让更多人了解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