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说理题ppt

说理题ppt


例1:金鱼因鳔充气而上浮,为什 么?
1.审清 • 知识点:影响浮力因素、物体的沉浮条件; 题意 • 条件:鱼鳔充气。
• 结果:鱼上浮。
鱼鳔 充气 鱼受的 重力不变
体积 变大
浮力 变大
顺推
鱼上浮
2.分析 条件 逆推
浮力 大于重力
例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为什么?
【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物 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 质量总和(知识点)。镁带在空气里燃烧, 是镁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条件), 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结论)。
3.用如图装置测定氧气的密度, 如果实验装置的气密性不良, 则对测定收集到的氧气密度值 有何影响?请说明理由。
答:测定的氧气密度值偏大。 因为ρ=m/v, 氧气体积v可以根据集气瓶上标 记测量,氧气质量m只能根据H2O2质量通过 化学方程式计算求得,由于漏气会导致收集 一定体积氧气时消耗的H 2 O 2 质量增加,所 以计算得到的氧气质量m偏大,但氧气体积v 不变,因而测定的氧气密度值偏大。
亩产/千克 900 800 700 600 植株所占面积/米2 0 0.04 0.12 0.20 0.28 0.36
方案
1
2
3
4
5
6
7
植株所占面积/米2
亩产/千克
0.32
650
0.28
700
0.24
750
0.2
800
0.16
760
0.12
730
0.08
690
答:由光合作用表达式为: 二氧化碳+水光、叶绿体 有机物+氧气 可知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要使亩 产增加,就要使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增加, 就要使阳光尽量多地照在玉米叶上。 当玉米植株间距过大时,部分阳光就照在 空地上,光能没有得到利用,所以亩产不高。 当玉米植株间距过小时,玉米的部分叶片 重叠,造成光照不足,所以亩产也不高。
实验证明题示例
例1:请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质量?
例2:请设计实验证明铁、铜和铝三种金属的活 动性顺序
步骤、现象、结论
例3: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铁生锈是物理变 化还是化学变化?
什么是说理题
这是一类需要学生运用科学原理,使 用较多科学语言,并运用因果关系,体 现一定逻辑顺序,来阐述、解释某一科 学问题或科学现象的综合性试题,它能 考查学生所具备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 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是真正能考 查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类试题 。
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因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二氧化 碳、水蒸气等 外因 氢氧化钠具有吸水与二氧化碳的性质
内因 裸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就会吸收空气中的 水分而潮解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2NaOH+CO2=Na2CO3+H2O 发生什么变化 所以要密封保存,隔绝与空气接触。 结论
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驾驶员开车时为什么必须系上安全带?
从条件到结论,并从结论到条件,两条线 同时推进,并从中寻找两者的结合点。
(2009杭州)36. (5分)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 要是由于它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为了减少实 验误差,在实验室中常用“交换法”来测定物 体的质量。即先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当天平 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 ml ;再把被测 物体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的 总质量为m2。试推导被测物体的质量m=
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消失了 研究对象? 条件改变? 科学依据
变化结果
提高液体温度,加快空气流速 吹暖风实质?
吹暖气可提高液体温度,加快空气流速,从而加快水蒸发成水蒸气
2、据报道,马丁火箭人套装的发明家、新西兰科研组进行新 一轮试飞,他们亲眼见证了该飞行器飞上5000英尺(1.52公 里)高空.并借助降落伞使它最终安全降落在地面上.这次飞 行持续大约10分钟,是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据发明家马丁 说,马丁喷气背包是“世界上操作最简单的飞行器”,它很好 驾驭。这款飞行器的飞行原理非常简单,正如牛顿所说,每一 个动作都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012杭州)35. (6分)自行车的尾部安装一种塑料制 成的反光镜,夜间骑车时,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 按原来方向返回。反光镜结构如右图所示,两面镜相 互垂直,当一条光线AB人射到其中一平面镜。 (l)作出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 (2)证明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会 逆向射回。 (2 )证明:光路图如图,因为BF 【解答】 与OE 都垂直BO ,所以BF 平行OE (1 ) ,所以∠FBC= ∠BCO ,又因为入 射角等于反射角,所以 ∠ABC+∠BCD=2(∠FBC+∠BCG)= 2(∠BCO +∠BCG)=180°,所以 AB平行CD,因此经过两次反射后的 反射光线会逆向射回。
1.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往 B管中吹气时。A管中的 水面是上升还是下降?请 用所学知识解释.
答:A管中的水面将上升。因为流体压 强受流速影响,流速越大的位置,压 强越小。往管中吹气,吸管A上方空气 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 气压,所以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液面 上升。
2.农技人员进行不同株距(即玉米植株之间 距离,本题中以占土面积计算)对某品种玉 米单位面积产量影响的试验,得到如下表数 据。请将所测数据在所给坐标中绘出玉米亩 产与株距之间的图像,并根据所学光合作用 的科学知识解释原因。
( 2014 杭州) 34. (7 分)右图为发光点 S 和竖直 放置的平面镜的位置情况。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 成下列两小 题 (1)在图中用光路图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S ' ; (2)推导证明S '点和S点到平面镜距离相等。
【解答】 (2 )
如图所示,NN′为法线,SO′为垂直于镜面的入 射光线,OM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根据 光的反射定律可得: ∠MON=∠SON 又∵∠S′ON′=∠MON(对顶角相等) ∴∠S′ON′=∠SON ∵法线NN′与镜面垂直∴∠S′OO′=∠SOO′ 又∵ OO′为△ S′OO′和△SOO′的公共边 ∴Rt△S′OO′≌Rt△SOO′ ∴S′O′=SO′
【解答】天平平衡时,设左臂长为L1,右臂为L2,物 体的质量为m, 当左物右码时,据杠杆原理,得:mgL1=m1gL2…① 当右物左码时,据杠杆原理,得:mgL2=m2gL1…② ①×②,并开方得:m=
(2011杭州)35. (6分)一个均匀实心物体浸没在 液体中,可以根据物体的密度ρ1与液体密度ρ2之间 的关系,对物体的浮沉作出判断,请利用学过的科 学知识,推导出这些关系。(推导中要求写出依据)
(2014学年绍兴市属九年级上期末卷)
例1: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保存?对长时 间搁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如何检验它是 否已经变质?(8分)
参考答案:因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水蒸气、稀有气体和其他杂质(1分); 而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和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2 分); 裸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就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隔绝 与空气的接触(1分);
说理证明题复习
一、说理证明题类型
1、推导题 2、证明题
3、实验证明题 4、说理题
推导题示例
例 1 :如图所示,一冰块漂浮在水面上,当冰块 完全熔化后,请你有关知识证明冰块熔化后水 面不升不降.(不考虑水的蒸发) 只要能够推导出V排=V水 V排是冰块漂浮时的排开液体的体积 V水是冰块完全熔化后的体积
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找准相应的公式,分析公 式中各科学量的内在联系或变化关系使问题得到 解决。 例: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了相等的热量 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 解答:
根据推导结果可见,尽管质量相同,但由于铝的比 热比铁的大,所以铁块升高的温度比铝块的多。
注:辅以一定的文字说明,最后一定要点出结论。
解答说理题的思路——三段法
解答说理题可根据题目,判断考查哪方 面的知识点,然后从知识点出发,分析 相关条件,通过推导,得出结论。 答题过程由判断知识点、分析条件和得 出结论三部分组成,叫做三段法。
用三段法来解答“说理证明题”的注意点: ⑴审清题意。 两个任务: 一:弄清题目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弄清题目中所提供的条件和要说明的结论。 ⑵分析条件。
例:书包背带宽的比窄的背在背上为什么舒些?
解答:人感觉舒服意味着肩部受到压强小(结 论),因为压强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由于书包的重力不变,它对肩膀的压力也不变, 若要让肩膀受到压强小,必须让书包与肩膀的 接触面积大些,即书包带要宽些。
此法适合于,问题具有两个明显相反答题方向 的试题,可以在问题中加入否定词,或去掉否 定词来分析解答的。
相关公式的应用
例2:请证明在有两个电阻R1和R2的串并联电 路中都有P总=P1+P2
证明题示例
例1:如图所示, DE是物体AB经凸 透镜所成的像。 用u表示物距, 用v表示像距, 用f表示焦距。请运用几何知识证明: 1/f=1/u+1/v
科学与数学的结合
例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 阻R1=10,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电阻为50 。 请证明:当R2 =R1=10时,滑动变阻器R2的电 功
例: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的时候,不把叉对准 所看到的鱼的位置,而是对着稍低于所看到的 鱼的位置叉去,才能叉到鱼,为什么? • 解答: 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 从水中进入空气,逆着折射光线 画出看到的鱼的虚象,从图中明 显可以看到这虚鱼比真鱼的位置 稍高,因此……
即从题中的结论入手,然后运用科学规律、原理 等,将结论和条件联系起来,通过论述已知条件和 结论相符合来说明。
请解释:
(1)喷气飞行背包向下快速喷气,为什么会使人腾空而起?
研究对象:
条件改变: 科学依据: 顺 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