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光学检测技术.
64 2018/10/1
光传感与光检测技术
(1) 照射型莫尔等高线技术
d
N级等高线深度:
结论: 最可能出现的强度是接 近于0的,即黑散斑比其它 强度的散斑要多。
9.4.2 散斑计量技术
(1)散斑照相法
物体表面运动与散斑场的运动有 确定关系。 第一次拍摄:底片上记录了物面 的散斑图。 第二次拍摄:物体变形后进行, 同一底片上记录了两个散斑图。 物镜孔径角u没有变,两个散斑 图是相同的。位置因物体表面的 移动而产生了相应的移动。 测量出两个散斑图的移动量,也 就知道了物体表面的移动量。
激光全息术
1948年,Gabor提出的,1960年激光出现后获得发展。
与普通照相的比较:
普通照相:透镜成像,感光胶片上只记录物体的光强分布,
平面像,胶片破碎后只能冲洗照片的一部分;
全息照相:不用透镜,借助参考光与来自物体的反射光(散 射光)在全息干板上产生干涉,记录物光的振幅和相位,可再
现立体像,干板打碎后用一碎片仍可再现全部立体像,只是清
为保证基本条件( 1 ) 和( 2 )通常采用 f-θ 透 镜与转镜组合的反射镜 准直扫描装置。f-θ物镜 是专用于光扫描系统的 物镜,是一种负畸变物 镜。可保证y与θ的线性 关系:
y f 2
9.2.2
位相调制扫描技术
光点扫描技术:采用时间脉冲计数测定工件尺寸。工件 边缘衍射效应,测量误差大,精度在0.01mm左右; 位相扫描技术 光调制扫描法
第九章
光学检测技术
引言
光学方法的主要优势:
主要内容
非接触性
高灵敏度 高精密性 光学图像的二维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
衍射法
扫描法
全息法
散斑法
莫尔法
激光测距 多普勒测速
光传感与光检测技术
9.1 激光衍射法
特点:简单、快速、精密、廉价、性能可靠。
9.1.1 激光衍射传感的基本原理 衍射计量的基本原理:检测单缝的远场衍射,即夫 朗和费衍射。
检测装置
( a )飞点成 像式: 在 y 方向上用线光束照明, 反射光用旋转多面体沿 y 方向扫描接收。在被测 表面的像面上设置针孔 以检测反射光的变化, 从而评定表面有否损伤 与划痕。
( b )飞点扫描式:直接 用激光束扫描表面,扫 面方向(y方向)与被检 表面行进方向垂直。反 射光由列阵光电检测器 件检测。
(2)散斑干涉法
将另外一束均匀激光束作为参考光束与 散斑图组合在一起,或将两个散斑图组合在 一起,使之产生干涉作用,获得第三个散斑 干涉图,分析处理这第三个散斑干涉图可获 得待测物面的位移。
9.4.3 电子散斑干涉测量技术
(Electronic speckle pattern interferometry,简称ESPI) 优点:
空间结构: 随机分布的颗粒形状,用二相邻亮斑间距 的统计平均值来定义散斑的平均尺寸。 对圆形照亮区域,散斑的横向平均直径为
T 0.6 sin u
结论: 散斑横向平均直径与照明区域大小有关, 大的照明区域对应大的u值,散斑变小,反 之变大。
(3)散斑的光强分布
散射波的位相是无规则地分布在0~2π范围内,且 同偏振,散斑强度概率分布为
光传感与光检测技术
辐射形莫尔条纹
单击准备演示 播放中……
54 2018/10/1
光传感与光检测技术
概念
莫尔条纹是两条线或两个物体之间以恒 定的角度和频率发生干涉的视觉结果。
55
2018/10/1
光传感与光检测技术
9. 5. 1 莫尔条纹现象
9. 5. 2 条纹形成原理
9. 5. 3 莫尔条纹的应用
两个例子
(二)爱里圆斑法
作用:精确测定微小内孔的尺 寸 基本原理:基于圆孔远场衍射
第一暗环直径
d 1.22 f a
9.2 激光扫描法
一种动态光传感技术 适宜对弹性体、柔性体、高温物体作精密测量
9.2.1
激光光点扫描技术
利用激光束的扫描运动来测定物体的尺寸。
特点:非接触、动态、远距离(>1m)
56 2018/10/1
光传感与光检测技术
•遮光阴影理论
光栅间距远大于波长,衍射效应不明显;
•衍射干涉理论
光栅间距小,衍射效应明显。
57
2018/10/1
光传感与光检测技术
1 遮光阴影理论
亮带:透光面积大 黑带:互相遮挡
(a) 光栅I
58
(b) 光栅II
(c) 两个光栅叠加的结果
2018/10/1
干涉。通过干涉条纹的检测,就可获得被测物体在
拍摄时间间隔内发生的变化。
拍摄方法:
静态二次曝光法、动态时间平均法、实时法
静态二次曝光法
再现像中光强分布
受到物体位移后产生的位相差的调制,形成干涉条纹
动态时间平均法,又称长 时间一次曝光法。用来研 究物体振动。
记录的曝光时间要大于物 体的振动周期。
光传感与光检测技术
9.5 莫尔技术
光传感与光检测技术
9. 5. 1 莫尔条纹现象
9. 5. 2 条纹形成原理
9. 5. 3 莫尔条纹的应用
51 2018/10/1
光传感与光检测技术
长光栅莫尔条纹
52
2018/10/1
光传感与光检测技术
圆弧莫尔条纹
单击准备演示 播放中……
53
2018/10/1
外差扫描法:测量微小变形,适用于振动条件下的高精
度测量,精度达0.1μm。
外差扫描法
一束细的激光束扫描有振动的物体表面 反射光的位相对应于物体表面的形状 设法组合参考光(扫描入射光)与反射的相位调制光 用外差技术检测 z ( x(t) )
9.2.3
表面特征抽取的扫描技术
应用:表面的瑕疵弊病检查、表面异物探测、形 状规则度检查; 1 反射光检测法
起初:散斑点——条纹的反差受到影响——噪声 发展:单个斑点的大小和位置随机分布 所有斑点的综合符合统计规律 漫反射表面——散斑场 物体表面上各点的运动——散斑场的运动 启发:散斑运动——物体表面的运动信息——位 移、应变、应力
(2)散斑大小 客观(直接)散斑:由粗糙表面的散射光干 涉面直接形成。 主观(成像)散斑:在成像光组像面上P点 形成散斑。
1 莫尔条纹的计数原理
光源 主光栅 透镜 指示光栅 透镜 光电元件 放整 大形 微整 分流 数字显示 电子计数器
被测物体位移=栅距×脉冲数
63 2018/10/1
光传感与光检测技术
2 莫尔形貌(等高线)技术
基本原理 通过光栅及光栅在物体表面的投影叠加形 成莫尔条纹,同级莫尔条纹就是物体表面距主 光栅深度相同的等高线分布,实现三维物体的 形貌测量。
激光衍射测量的基本思想:
把难于测量的微小尺寸W或δ,通过远场衍射转为 大尺寸xn的测量,即利用衍射条纹的精确测量达到 精密传感。
对衍射条纹的测量
记录固定的衍射强度 记录衍射分布特征尺寸——衍射分布极
点之间的距离
9.1.2 激光衍射技术
(一)间隙计量法
尺寸比较测量
工件形状轮廓测量 应变的感应器
光传感与光检测技术
条纹间距的计算
光栅I 光栅II 莫尔条纹
A D C
B
d
d
59
m
2018/10/1
光传感与光检测技术 A
a
B
c
D C
b
d
d
m
m
60
dd
2 d d 2dd cos 2
(9-1)
2018/10/1
光传感与光检测技术
2 衍射干涉理论
G1
-1
0
G2
( -1, 0) ( -1,1) (-1,2) (0,-1) (0,0) (0,1) (1,-2) (1,-1) (1,0)
1 D t 2
为保证测量精度,三点要求
(1)激光束垂直照射被测表面 (2)光束对物面作匀速直线扫描运动
(3)精确测定扫描时间
(a)转镜扫描
y R tan 2
光束在物面上的运动速 度是非均匀的,而且光 束不垂直物面。因此这 种扫描方式不能满足基 本要求(1)和(2)。
(b)反射镜准直扫描
晰度有所下降。
为什么一小块全息图能包含物体的整个三维 几何信息?
基本出发点:物体都是点的集合体。研究一个物点
的记录和再现过程。
记录
一组 同心 圆的 干涉 条纹
再现
假如点物放在O点,则O点散射波在a,b,c,……,f 点的相位分布和把再现光照射在全息图上时,全息图 上点 a , b , c , …… , f 的散射波的相位分布是完全相 同的。
干涉线投影技术
h 2sin 2
9.4 散斑法
9.4.1散斑概念及统计性质
(1)散斑现象: 当一束激光射到某粗糙表面上时,观察被照区域有许多明暗 相间、杂乱无章的亮斑和暗斑,这种现象称为散斑。 成因: 粗糙表面(或散射介质)的散射光干涉所形成的。
形成散斑的条件:
粗糙表面和相干光照射
-1级群光束 0级群光束 1级群光束
1
所有级次代数和 M i + N i 相同的衍射光束称为 (Mi+Ni)级群光束,它们有相同的传播方向。
61 2018/10/17
光传感与光检测技术
9. 5. 1 莫尔条纹现象
9. 5. 2 条纹形成原理
9. 5. 3 莫尔条纹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