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折叠》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折叠》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折叠》数学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析及设计思路
1.教材解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第78、79页的《数学好玩》环节的第二课时,是在五年级下册学习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尤其是该单元第二课时《展开与折叠》的相关知识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对展开与折叠有了初步感知,本节课是进一步认识和感知展开与折叠的关系,尤其是对折叠的深入了解以及折叠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因为我所带班级之前在第二单元已经对这个知识点进行了一定的拓展,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了解,所以我对该课部分环节和习题进行重新设计。

2.体现数学好玩
本节课是《数学好玩》的一个环节,所以设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涂一涂等环节,充分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体现了数学大师陈省身的数学好玩的思想,让学生真正喜欢学习数学,这才是学习的持久动力。

3.落实生本教学
本节课的多个教学环节中均采取小组合作式学习,组员之间分工明确,自主学习,自主汇报,把课堂还给学生。

数学2011版《新课
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只是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

4.采用多种学习方式
参考了高效课堂中的独学、对学、群学学习方式,本节课中运用了多种学习方式,并辅以随机指名学习和教师带领集体交流学习等,目的是通过不同学习方式的变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过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展开图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2.过程与方法:在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过程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与态度:培养空间观念,提高合作意识及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经历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2.学习难点: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四、学习用具
PPT课件、学习任务单、折叠图形
五、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式学习、探究学习法、独学对学群学
六、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展开与折叠》相关知识的回顾,引出平面图形折叠后就是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展开后就是平面图形这个关系,今天的学习重点研究折叠,从而顺利引入今天的课题--《有趣的折叠》,并板书课题和主要内容。

(二)合作探究
1.活动一折叠的仓库
(1)让学生先观察仓库展开图,通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大胆猜测折叠后的形状,指名两到三位学生交流反馈,学生可能会说到仓库、房子、甚至五棱柱等,只要合理即可,最后统一为仓库。

(2)学生独立操作,利用裁剪好的展开图折叠成为仓库,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刚才的猜想。

2.活动二计算仓库占地面积
(1)组织学生同桌对学,互相讨论后,共同在学习任务单上写出计算仓库占地面积的算式。

(2)展示汇报,选取一对学生上台汇报,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学生可能在单位上或者计算哪个面上出现一些问题,由其他学生补充和质疑,教师也可适当提出质疑或追问,例如为什么是83而不是82或者84的那个面?
3.活动三标出位置
(1)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用图形等标出房屋立体图中的小鸟、烟囱、窗户在展开图中的对应位置。

(2)展示汇报,选取一组学生上台汇报,学生可能会对左侧有没有窗户以及烟囱所在位置是横中线正中间或下面出现一些问题,由其他学生补充和质疑,教师也可适当提出质疑。

如由于门的位置已经给定,因此,窗户、烟囱和小鸟的位置就大概确定下来了。

只要学生的表述合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折叠连线
(1)组织学生同桌对学,互相讨论后,共同在学习任务单上完成相关连线。

(2)展示汇报,选取一对学生与大家交流,正方体的折叠比较简单,直接连线下1即可,而长方体有学生可能会在下3和下4之间犹豫,这时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从侧面四个长方形的大小形状这个角度分析,最后达成共识选择下4。

2.练习二三棱柱和四棱锥的折叠连线
(1)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在学习任务单上完成相关连线。

分工合作,大胆猜想,分工合作,并利用裁剪好的三棱柱和四棱锥展开图折叠,通过实际操作验证猜想。

(2)展示汇报,选取一组学生进行汇报,而三棱柱有学生可能会在下2和下3之间犹豫,这时最好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因为上一环节练习教师已经引导从某些面的大小形状来分析,所以由学生补充分析较好。

如果进行得较顺利,没有学生出现问题,则由教师提出上面的相关质疑,最后达成共识选择下2。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要求学生掌握三棱柱与四棱锥的知识,而是借助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同时,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通过动手操作解决此问题。

(四)拓展提高
1.生活中的折叠
(1)引导观察PPT上4组图片,都是学生在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品,观察后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和空间想象,作出初步的判断并在脑海中连好线。

(2)随机指名,选取四名学生进行交流,如有问题师生集体订正。

2.神奇的折叠
(1)让学生不动手操作也不画图涂色等,大胆猜想折叠后的立体图形,这里学生可能会说出五花八门的名称来,教师都要予以鼓励。

(2)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认识正八面体的简单知识。

3.附加练习
判断正方体展开图(看时间情况而定取舍)
(1)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分工合作判断三个展开图是否可以顺利折叠成正方体,可以空间想象,也可以利用裁剪好的三个展开图折叠验证。

如果可以折叠成正方体,并由该组其他同学进行涂色,利用彩笔把正方体相对的面涂上相同的颜色。

(2)展示汇报,选取一组学生汇报。

在这里因为在第二单元已经学习过正方体展开图的数字口诀和判断相对的面的口诀,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进行会比较顺利,如有问题由其他学生补充和质疑。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学生的判断与折叠出的结果不同,要引导学生反思错误的原因,由此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