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挤压型材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铝合金挤压型材生产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
(3)建设单位:桂林兴城福铝业有限公司。
(4)建设投资:1.8亿元人民币。
(5)建设地点:桂林永福苏桥经济开发区。
(6)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为83490.7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8175m2(7)建设内容:铝合金挤压型材生产项目位于桂林永福苏桥经济开发区。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为83490.71平方米。
本项目产品为铝型材产品,共有全自动挤压生产线12条,氧化电泳线1条,喷涂线4条,木纹转印线2条,以及其他配套辅助设备。
(8)规划布局:厂区呈“规则长方形”,坐北朝南;按物流顺畅,运输快捷的规划原则,总体工艺流程从北向南推进;厂区东侧由北向南依次布置挤压车间及成品库、办公大楼和宿舍楼;厂区西侧由北向南依次布置氧化电泳车间、喷涂车间、成品库及发货区和宿舍楼和休闲场所。
厂区正中是一条主通道,四周为消防通道。
配电房等辅助设施紧靠负荷设备,减少能源消耗;模具房设在挤压机附近减少物料搬运的浪费,原材料仓库在各车间内在使用区域就近布置。
2.环境现状(1)空气:所有监测点SO2、NO2、TSP和PM10的Pi值小于1,超标率均为0,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2)噪声:各测点昼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类标准,表明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3)地表水:1#、2#、4#监测断面水质除4#监测断面氨氮超标外,其他监测因子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要求,3#监测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要求。
(4)地下水:各监测点各项监测因子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的限值要求,地下水水质较好。
3.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3.1施工期3.1.1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施工期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地面扬尘污染,污染因子为TSP。
本评价利用建筑施工场地的类比调查资料对大气环境进行影响分析。
以测定时风速为2.3m/s,测试结果如下:建筑施工扬尘严重,工地内TSP浓度相当于大气环境标准的1.4~2.5倍;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达下风向150m处,施工及运输车辆引起的扬尘对路边30m范围以内影响较大,路边的TSP浓度可达10mg/m3以上。
2.1.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施工工地产生的污水含有大量的淤泥,尤其在雨季,施工工地将有较大量的工地污水产生,若不处理直接排放容易引起河道淤积。
施工期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将会影响周围地表和地下水体的水质。
2.1.3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施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是各种高噪声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
这些机械的单体声级一般均在80dB(A)以上,这些设备的运转将影响施工场地周围区域声环境的质量。
现场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很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是各种机械同时工作,各种噪声源辐射的相互迭加,噪声级将会更高,辐射面也会更大。
根据建设项目现场情况,项目区周边声环境敏感点距离厂界较远,昼间施工机械噪声在约150m处可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中相关限值要求(达标范围因施工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150m为结构阶段近似达标范围)。
施工期噪声对周围敏感点影响较小。
2.1.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施工期建筑垃圾主要为无机类废物,施工中的下脚料,如弃土砖瓦、混凝碎块等,对于这些固体废物应集中处理,及时清运出施工区域,如处理不当,不但影响景观,还会影响周围的环境,特别是遇到大风干燥天气时,容易引起二次扬尘污染。
施工垃圾也包括一些装饰材料中的有机成份,如废油漆、涂料等,这些为危险废物,必须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理。
施工期生活垃圾以有机类废物为主。
这类固体废物的污染物含量很高,如处理不当,不但影响景观,散发臭气,滋生蝇、鼠,而且其含有的BOD、COD、大肠杆菌等会对项目所在地附近的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2营运期2.2.1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酸雾处理塔排放硫酸雾在下风向的最大浓度为3.72×10-3mg/m3,占标准率为1.24%,NO x在下风向的最大浓度为1.13×10-4mg/m3,占标准率为0.05%,出现在下风向1000m处;食堂燃烧天然气排放TSP在下风向的最大浓度为2.70×10-4mg/m3,占标准率为0.03%,SO2在下风向的最大浓度为3.07×10-4mg/m3,占标准率为0.06%,NO x在下风向的最大浓度为 2.45×10-2mg/m3,占标准率为1.14%,出现在下风向318m处;挤压车间(1~3)燃烧天然气排放TSP在下风向的最大浓度为2.62×10-3mg/m3,占标准率为0.29%,SO2在下风向的最大浓度为 2.62×10-3mg/m3,占标准率为0.52%,NO x在下风向的最大浓度为2.62×10-3mg/m3,占标准率为9.82%,出现在下风向283m处;挤压车间(4)燃烧天然气排放TSP在下风向的最大浓度为1.62×10-3mg/m3,占标准率为0.18%,SO2在下风向的最大浓度为1.62×10-3mg/m3,占标准率为0.39%,NO x在下风向的最大浓度为1.51×10-2mg/m3,占标准率为6.06%,出现在下风向155m处;表面处理车间燃烧天然气排放TSP在下风向的最大浓度为2.47×10-3mg/m3,占标准率为0.27%,SO2在下风向的最大浓度为2.47×10-3mg/m3,占标准率为0.49%,NO x在下风向的最大浓度为2.31×10-3mg/m3,占标准率为9.23%,出现在下风向170m处,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2.2.2营运期水环境影响项目排水全厂实行雨污分流,雨水排入厂区雨水管网,生产性废水实行清污分流。
含镍废水采用化学沉淀法预处理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对第一类污染物的限值要求排入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其他生产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后,部分循环使用,部分排入污水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对区域内水环境质量影响不大。
2.2.3营运期噪声环境影响在厂界噪声各监测点处,本项目噪声贡献值为36.10-42.90dB(A),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的要求;说明本项目建成投产后,生产噪声不会对厂界的声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2.2.4营运期固体废物影响本项目投产后,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固体废物以及生活垃圾、生活废水处理污泥。
固体废物总产生量为8153.865t/a;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596.695t/a(均为I类废物),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529.17t/a,生活垃圾产生量为695t/a,详见工程分析章节表3.7-4。
厂区设有单独的一般固体废物临时贮存场和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占地面积各为400m2);一般固体废物主要为废铝、氧化铝,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I类固废,其中废铝和氧化铝全部外卖给铝棒加工再回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临时贮存场严格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I类场的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和管理。
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529.17t/a。
沉渣和废水处理系统污泥均由有资质单位派专用车量定期清运、处置,不可再生树脂由厂家定期回收。
场内设有专用的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其设计、建设和管理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进行,根据拟建厂址的地形及总平面布置,该堆场拟建在厂区东南面靠近废水处理设施处,设有防风、防雨、防渗漏等防护措施。
2.2.5营运期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表明:含镍废水处理系统泄漏发生后,镍的影响范围从废水处理站向外,强度由大到小,影响范围很小。
连续泄漏发生后,区域地下水中的镍浓度逐渐增加,连续泄漏4天后,镍浓度在下游5m处的浓度达到3.7×10-6mg/L。
瞬时泄漏镍迁移强度远远低于连续泄漏,区域地下水质仍可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对区域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生产废水综合处理系统泄漏发生后,COD影响范围从沉淀池向外,强度由大到小,影响范围很小。
连续泄漏发生后,区域地下水中的COD浓度逐渐增加,连续泄漏4天后,COD在下游5m处的浓度达到0.0009mg/L。
瞬时泄漏COD迁移强度远远低于连续泄漏,区域地下水质仍可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对区域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同时加强日常的生产管理和维护,认真做好地下水日常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因此本项目建设对区域地下水环境影响很小。
3.拟采取的环保措施3.1施工期3.1.1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在施工建设期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地面扬尘,这些扬尘尽管是短期行为,但会对附近区域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施工期间,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尽量减少扬尘的产生,如喷水,保持湿润,及时外运等。
在建设场地的四周应设有围护装置,防止扬尘的扩散。
同时:(1) 施工作业区应配备专人负责,做到科学管理、文明施工;在基础施工期间,应尽可能采取措施提高工程进度,并将土石方及时外运到指定地点,缩短堆放的危害周期。
(2) 对作业面和临时土堆应适当地洒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减小起尘量,施工便道应进行夯实硬化处理,减少起尘量。
(3) 露天堆存的沙子、水泥等易扬尘材料应加盖帆布之类围布,防止扬尘的扩散。
(4) 施工材料运输车辆应保持良好的状态,运土方和水泥、砂石等时,不宜装载过满,同时要采取相应的遮盖、封闭措施(如用苫布);对不慎洒落的沙土和建筑材料,应对地面进行适当的清理。
(5) 合理安排施工运输工作,对于施工作业中的大型构件和大量物资及弃土的运输,应尽量避开交通高峰期,以缓解交通压力。
同时,施工单位应与交通管理部门应协调一致,采取响应的措施,做好施工现场的交通疏导,避免塞车和交通阻塞,最大限度的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
3.1.2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和雨天的地表径流。
由于施工期较短,施工人员均住在厂区附近,产生的生活污水进入自建的化粪池集中处理。
施工期间开挖的地面裸露面积比较大,应避免雨天进行基础工程的施工,在下雨前应对易被雨水冲刷的区域进行遮盖,建议在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沉淀池,对污水进行简易处理,并在排水口设置格栅,拦挡大的块状物以及泥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