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俄语写作错误倾向
[摘要]大学俄语写作是大学一外本科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之一,在我国目前高校实际情况是:教师尽力了、学生努力了,写作效果不佳,原因多方面,但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在大学俄语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写作的错误倾向,主要有: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俄语写作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注意积累语言素材,不习惯俄语思维,缺乏写作练习,不认真审题。
[关键词]大学俄语写作错误倾向
《大学俄语教学大纲》规定:“大学俄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
”“能按照规定题目,在30分钟内完成80~100词的短文,内容连贯,无重大语法错误。
”《大学俄语四级统一标准考试》1990年起统考到1998年,历年的统一标准考试成绩统计结果是作文的平均分数徘徊在6分左右,然而作文满分为15分,这反映出写作的水平与写作的要求有差距.为什么会存在差距?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应试的检验表明目前学生在俄语写作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如下错误倾向应予以纠正和改进。
一、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1.轻视语音知识
高中毕业升入大学第一外语为俄语的考生入学后,让他们读一下单词、对话或课文,部分学生竟然错读甚至不会读,对元音的弱
化,辅音的清化和浊化,以及一些辅音音组的读音规则掌握不够熟练甚至完全不知道,于是在书写的时候违反规则,导致系列拼写错误,这些错误主要有:非重读元音字母的界限不清,后缀中双辅音字母的漏写,末辅音字母的漏写。
2.词汇量不够
大家都知道,单词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不知道单词的意思,阅读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写作。
《大学俄语教学大纲》词汇表共收单词5007个,主要根据各词的使用频率选收.其中达到四级为基本要求,词汇领会式掌握约3800个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约2500个)及这
些单词构成的常用词组。
达到六级为较高要求,词汇领会式掌握约5000个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约3000个)及这些单词构成的常用词组。
上述两种词汇都要求具有运用基本构词规则识别生词的能力。
按常理说,在大学俄语基础阶段学生掌握上述词汇并非难事,因为学生在入学前应领会式掌握约1700个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约1200)个。
从差额中可以看出,实际要求掌握的词汇并没有那么多,但学生为什么会记不住、记不准呢?主要原因大致有:一是只默背不写,二是只看不出声朗读,三是只记忆不实际运用.将单词孤立起来,当然从记住到掌握到灵活使用,差距拉大,要想在短时间的应试过程中,做得恰到好处,天衣无缝,实属不可能。
只要正确认识、态度端正,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和技巧,充分调动机体各
器官,协同活动,就会记住单词,使用单词,充分掌握词汇,立于外语学习的主动地位,写作自然不成问题。
3.忽视语法知识的学习
中学生巳把俄语的主要语法学习了,升入大学后,语法项熟悉,对扩展的语法一看就明白,不存在过多理解的问题,但一合上书又感到陌生,实际上并未掌握,有的学生这山望那山高,就连俄语的词形变化都不大十分清楚,然而俄语与汉语、英语相比较,词形变化是俄语的一个主要特点,也是学生学习时的主要难点,熟巧地掌握词形变化,是学好俄语的关键.学生对基本的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会引发一系列的错误:写出错误的词组,造出不正确的句子,形成错误百出的段落。
由此一来,无法写出层次分明、中心明确,用词准确的有质量的好文章。
二、对俄语写作缺乏正确的认识
大学生对俄语写作在心理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词汇量大小是决定一篇文章好或坏的关键。
只有少部分学生用俄语写东西,多数学生不写或少写,认为词汇量太小,写不好而不写。
对文章内容的忽略使不少大学生的俄语习作所表达的内容只是学龄前儿童的想法。
结果教师评阅作文苦不堪言、味同嚼蜡。
事实上,学生对俄语写作的本质认识是否正确直接关系他们俄语写作学习的成败。
“学习者形成的学习理论对他们自身的学习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调整学习者的语言行为,必须使他们的观念发
生变化。
”
三、不注意积累语言素材
无论是精读课、阅读课,还是听力课、习题课,都会遇到好的句子、名言、格言、成语、谚语、俗语等,教师常常建议学生把它划下来或者用一个笔记本把它抄录下来,大量背诵,反复学习,灵活地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去,使自己的作文有血有肉,情真意切。
这样做,无论是在节约时间上,还是在避免错误方面,都可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
然而,有的学生听不进去或者怕暂时的麻烦,对教师的话和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不以为然。
事实上,学生若是能做到积累大量的现成语言素材,写作水平自然而然会提高。
四、不习惯俄语思维
一般学生的通病是:写俄文的时候,总是经过一道翻译。
他们先用汉语去想,想好之后,再从汉语译成俄语,在心理上绕了—个大圈子。
既费脑筋,又花时间。
好比织布,既巳组织了这种花样,又把它东剪一块,西剪一块,或整个拆碎,再拼成那种花样。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练习写作的时候,应该把想到的东西直接用俄语表达出来,要逐渐养成用俄语思维的习惯,思想要在俄语里活动。
否则,完全不管表达方式,而硬要俄语去迁就他的汉语。
其实,这既不是真正的翻译,也不是写作,不是良好的习惯。
写俄语而不用俄语思维,可以说思想定错了路线。
五、缺乏写作练习
虽说高校师生对大学俄语写作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但因为在大学俄语教学中,写作教材不合适,课时要求不配套,以致学生严重缺乏写作指导及练习,外加部分学生主动性差,即使有范文和常用的句套子提供,也懒得模仿、套用,不愿写或者应付教师作业就算完事,惰于思考,很少落实到笔头。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写作使人精确。
”要想精通俄语,必须达到精确掌握,灵活运用。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尤其要加强用俄语写作的训练。
六、不认真审题
一部分学生在写俄文作文时,由于担心时间不够用,往往急于求成,看到作文题目后,不仔细审题,还未看明白题目的含义,挥笔就写;想一句,写一句,思路不清,涂来涂去,其后果是写出来的短文要么不扣主题,要么错误百出。
因此一定要学会正确领会作文题目及
用汉语提示的作文内容。
这是使短文内容切题的关键。
例如,“我的大学生活”或“我们的学校”这两个作文题目有许多相似之处。
短文内容应紧紧围绕学校的基本情况、教学工作、业余生活以及对学生生活的简单评价。
与题目无关的内容不要涉及。
两个题目的内容各有侧重。
前者更突出作者本人的大学生活,而后者则强调学校的概况。
所以说,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考生要做的就是按照题意构思写作。
七、结束语
俄语写作是指正确运用已经学到的词汇、句型、语法知识和习惯用语来叙述一件事或表达一种思想。
因此,可以说作文是一项综合能力的测试,它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词汇量、基本语法知识和遣词造句的能力。
要具备上述能力,需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加强阅读,抄录
常用的句型及精彩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直至背诵,以读助写;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写作训练,多做练习,一点一滴地积累俄语实力。
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一定会提高,真正达到要求,适应国家对俄语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红云.词汇困惑与英语写作技能的提高[c].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王鹤乔.大学俄语四级考试模拟及指导[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
[3]范存忠,解楚兰.写作的训练(识途篇)[m].商务印书馆,1998.
[4]钱晓慧.199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俄语考试指南[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5]大学俄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俄语教学大纲[m]. 高
等教育出版社,1991.
[6]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组.大学俄语
课程教学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云南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