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工程

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工程

防雷与接地工程
一、施工准备
a)作业条件
1、接地体安装:
(1)人工接地体:设计位置的场地没被占用,且已经清理好。

(2)利用底板钢筋或深基础做接地体:底板筋与柱筋连按处已绑扎完。

2、接地干线安装:
(1)支架安装完毕。

(2)土建抹灰已完成。

(3)穿墙保护管已预埋。

3、支架安装:
(1)各种支架已运到现场。

(2)结构工作已经完成。

(3)室外必须有脚手架或爬梯。

4、防雷引下线暗敷设:
(1)建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2)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钢筋绑扎完毕。

5、避雷网安装:
(1)支架安装完毕。

(2)具备调直场地和垂直运输条件。

(3)接地体与引下线必须做完。

6、避雷针安装:
(1)接地体及引下线必须安装完毕。

(2)需要脚手架处,脚手架搭设完毕。

(3)土建结构工程己完,并随结构施工做完预埋件。

b)材料要求
1、防雷及接地装置所有部件均应采用镀锌材料,并有出厂合格证和镀锌质量证明书。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镀锌层。

其主要镀锌材料有:扁钢、角钢、圆钢、钢管、
铅丝、螺栓、垫圈、弹簧垫圈、U形螺栓、元宝螺栓、支架等。

2、电焊条、氧气、乙炔、沥青油、混凝土支座、预埋铁件、防腐油、银粉、黑色油
漆等。

c)主要机具
1、常用电工工具:手锤、钢锯、压力案子、大锤等。

2、线坠、卷尺、绞磨(或倒链)、紧线器、电锤、冲击钻、电焊机、气焊工具等。

二、工艺流程
接地体→接地干线→支架→引下线明敷→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或均压环
三、操作工艺及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的规定。

a)接地装置施工
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埋设长度不小于2.5M,垂直接地极间距间距不应小于5m(根据当地防雷办要求)
1、扁钢与扁钢水平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2、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3、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4、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5、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6、所有焊点表面必须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7、如使用人工接地体,角钢不小于40*40*4mm,长度不小于2.5米
8、接地干线在跨越伸缩缝、沉降缝等位置应设置补偿装置,并设测量接地电阻而预备的断接卡子
9、地干线末端露出地面应不超过0.5m。

10、安装支持卡时,应弹线或拉线安装以保证其观感
b)桩基接地极施工
1、水平接地极由地梁的主筋构成,垂直接地极由每桩内2根钢筋构成。

接地极施工时,桩内的钢筋与地梁的钢筋采用不小于∮10圆钢搭接,宜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6d,单面焊接焊接长度≥12d。

柱与梁、梁与梁、柱与挡土墙地梁之间应用圆钢焊接连接,焊接必须采用双面焊,以保证总等电位连接地可靠性和安全性。

(地梁钢筋采用螺纹连接时,螺纹连接处必须用Φ10圆钢作跨接焊)钢筋弯曲半径不小于10d、特殊情况于6d
2、阀基接地极施工
水平接地极由阀板基础上部钢筋网构成,以柱筋作为垂直接地极。

在施工阀板基础水平钢筋网时,直接将其水平钢筋焊接连通,焊接长度大于140mm独基接地极施工
3、接地体核验:
接地体安装完毕后,应及时请监理单位进行隐检核验(签署审核意见,并下审核结论),接地体材质、位置、焊接质量等均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接地电阻应及时进行测试,当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为接地装置时,应在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进行测试;当利用人工接地体作为接地装置时,应在回填土之前进行测试;若阻值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时应补做人工接地极。

接地电阻测试须形成记录。

4、成品保护:其他工种在开挖土方时,注意不要损坏接地体。

安装接地体时,不得破坏散水和外墙壁装修。

不得随意移动巳经绑扎完的结构钢筋。

c)引下线施工
1、按图纸所标注位置定位引下线位置,引下线采用2根不小于Φ16的筋(如柱内主筋无Φ16钢筋则焊接4根Φ14钢筋作为引下线,直径不得小于12mm )引下线与地梁钢筋、柱筋连接采用不小于Φ12的圆钢搭接,双面焊接焊缝长度大于圆钢直径6d,圆钢弯曲半径大于圆钢直径6d,并用油漆标记(方便查找)。

(主筋冷搭接处必须焊接、丝接必须跨接焊接,当主筋连接采用压力焊时其接头处可不焊跨接线及其它的焊接处理。


2、随钢筋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并焊接出屋面一定长度的引下线镀锌扁钢40×4或Φ 12的镀锌圆钢。

(弯曲处不应小于90度,并不得弯成死角,建议弯曲角度120°)引下线应躲开人较易接触到的地点,引下线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镀锌扁钢截面不得小于48mm,镀锌圆钢直径不得小于10mm,明装引下线在地面以上2m段套上保护管,并卡固及刷红白油漆。

阀基中引下线必须与阀基底部钢筋连通。

引下线的间距按设计要求设置。

按图纸所标注位置定位引下线位置,引下线采用2根不小于Φ16的筋(如柱内主筋无Φ16钢筋则焊接4根Φ14钢筋作为引下线,直径不得小于12mm )引下线与地梁钢筋、柱筋连接采用不小于Φ12的圆钢搭接,双面焊接焊缝长度大于圆钢直径6d,圆钢弯曲半径大于圆钢直径6d,并逐层用油漆作标记。

3、成品保护:
安装保护管时,注意保护好土建结构及装修面。

拆架子时不要磕碰引下线。

d)等电位施工
住宅供电系统采用TN—s接地制式,并进行总等电位联结;卫生间应作局部等电位联结。

该等电位盒内预留-25*4扁钢。

等电位联结范围内的金属管道等金属体与等电位联结箱内的端子排之间的电阻不应大于1Ω。

总等电位应与接地网可靠连接。

局部等电位做法有两种:将卫生间底板钢筋交接处点焊,另一种将等电位预留钢筋与基础接地柱筋焊接连通,但不能与屋面避雷带连通。

e)均压环、门窗接地施工
为防侧击雷在建筑图纸设计及防雷办要求当高度超过滚球半径时一类30米,每隔6米设一均压环(每隔一层)。

均压环可利用圈梁内两条主筋焊接成闭合圈,此闭合圈必须与所有的引下线连接。

外墙门、窗框、栏杆、金属百叶的每侧至少应预留有一根≥Φ 8的钢筋,用于外墙门、窗框、栏杆的接地。

f)接闪器(避雷带)安装
1、明装屋面避雷网在土建屋面压顶施工完毕后插入,敷设于压顶外边缘不大于100mm 位置
2、明装避雷带先用电锤打出支架,然后按设计材质进行敷设避雷带,并与引下线可靠连接。

3、避雷带安装高度为女儿墙+150mm,固定支持卡直线间距1m一个,转弯中心处0.5m 一个,并涂刷红丹防锈漆两遍,最后统一补刷银粉漆。

4、阳角位置焊接避雷短针立起高度为300mm,并与压顶垂直。

5、暗装避雷带在土建屋面压顶浇铸施工完成后进行,敷设于压顶外边缘不大于20mm 位置,敷设厚度不大于20mm,阳角位置焊接避雷针立起高度为300mm,并与压顶垂直。

6、突出屋面及外墙的金属构件应全部与避雷带焊接连通屋面避雷网搭接焊接长度L=6D,双面施焊,焊接方式为重叠焊接,严禁水平焊接。

7、避雷带安装高度为女儿墙+150mm,固定支持卡直线间距1m一个,转弯中心处0.5m 一个,并涂刷红丹防锈漆两遍,最后统一补刷银粉漆。

焊接应顺直、支架高度一致、油漆涂刷光亮、无流坠。

8、成品保护:
遇坡顶瓦屋面,在操作时应采取措施,以免踩坏屋面瓦;不得损坏外檐装修;避雷网敷设后,应避免砸碰;避雷网敷设完毕后,应注意保护,防止外墙装修污染避雷线。

h)竣工测试
施工完毕后进行测试,并做好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