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库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油库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油库安全应急预案2014年4月油库安全应急预案一、事故处理原则事故处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维护周边地区的安全和社会稳定。

应急救援原则: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为尽快阻止事故进一步蔓延,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处理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急人员必须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处理事故;(2)所有应急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安排;(3)发生事故在进行自救的同时要及时报警,尽最大可能减少事故损失;(4)在处理火灾事故时,要尽力保护火灾周围的机、电、仪等设施不受损害;(5)在处理可燃性物质泄漏事故时,泄漏点周围要设置可靠的警戒区,区域内严禁产生静电火花、电器火花、明火等火源,严禁使用手提电话等非防爆通讯工具;(6)进入有毒、浓烟、有限空间等场所,必须配戴有效的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避免人员伤亡;(7)眼睛受到刺激性液体的接触或被浓烟熏烤感到不适,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上下活动眼球,保证冲洗干净,严重时及时联系医生;(8)操作人员衣物、身体受到酸液及毒物的污染时,将污染衣物迅速除去,浸到身体上时,要及时淋浴;(9)发现中毒者失去知觉,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联系急救中心,并逐级汇报;(10)及时向附近单位、居民区通报情况,做好人员紧急疏散的准备。

二、紧急停工1.切断电源;2.现场操作人员立即关闭电源3.油品有泄漏时,用消防沙对泄漏油品进行围堵、回收,无发回收的用沙土等进行覆盖防止泄漏范围的扩大。

检查并确定泄漏点后,对泄漏部位进行抢修;4.在油库附近设立警戒线,禁止与抢险救援无关的车辆和人员进入;指挥库加油车辆驶出该区域;5.停止一切收发油作业,关闭油罐闸阀;6.疏散加油油车辆及驾驶员。

三、事故联络在发生事故、报警、处理事故的过程中,需联络的相关方和联络方式如下图四、应急事件根据风险评价和分析结果,对以下危险事件制定应急计划:1.火灾事故2.油品泄漏事故3.自然灾害事故4.其他事故(一)火灾事故汽柴油的火灾特性:1.油罐着火爆炸a.事故现象油罐有明火。

b.事故原因⑴罐体导静电设备失效;⑵雷击;⑶静电;⑷计量操作违规;⑸输送油品流速过大;⑹检维修作业中使用非防爆工具;⑺罐区内违章用火用电;(8)存在易燃易爆物质。

c.事故确认油罐燃烧、爆炸,油品外溢起火。

d.事故处理A级操作B级操作(1)报警[1]—向消防部门报警[2]—报告安全领导小组(2)停泵、关闭闸阀[1]—停泵[2]—关闭事故罐相关闸阀(3)火灾扑救[1]—消防器材、沙土扑救地面、房屋初期火灾[2]—启动固定灭火设备进行扑救的同时对相邻设施采取保护措施e.火灾事故的部位容易着火部位是:呼吸阀、采样口、泡沫产生器口、进出口管线、阀门、法兰、罐区周围的、避雷防静电设施等,这些部位由于大量可燃气泄漏遇高温、明火、静电、雷击等极易发生火灾爆炸。

f.扑救注意事项(1)汽油、煤油等轻质油品储罐发生火灾时,存在二次爆炸或罐壁破裂、变形的危险,在火灾初期应对罐壁实施强力冷却,防止赤热化所致的壁板变形及油品流出;(2)灭火战斗中,当将水或泡沫注入热油层时,水分急剧蒸发,而在油面产生紊流,热油层下面的冷油急剧膨胀挤到油面上会发生溢出现象(高液位时);(3)当热波到达储罐底部的存水层时,水将剧烈蒸发,大量蒸汽冲击油层,而在巨大火焰上喷的同时携带油品冲出储罐外;(4)水流要射在油罐上部,冷却要均匀,不能出现空白点或间断冷却水;(5)油罐爆炸着火,罐顶及固定灭火设备遭到彻底破坏。

罐内油多,呈敞口烧杯型燃烧,不能盲目进行扑灭,首先应对着火油罐及相邻罐进行降温,防止产生连锁燃烧、爆炸。

二是统一指挥,待灭火人员、材料、器材全部到位后,集中灭火力量形成包围,力争一次灭火成功;(6)罐区发生大面积、多罐燃烧,首先要冷却燃烧的油罐和相邻罐,对燃烧油罐逐个扑救,并从上风方向向临近未着火油罐威胁最大的一个先行扑救。

在增援力量未达到前,先组织现有力量用于冷却油罐和保护油罐。

增援力量达到后,把力量集中起来,逐个扑救;(7)在使用泡沫灭火时,不能将冷却水射入罐内,以防止降低泡沫灭火的效能;(8)冷却燃烧油罐的用水量,不低于规定标准,遇有大风时,冷却水上风和下风方面的油罐用水量可适当增减。

冷却用水标准:燃烧罐每米周长0.5I/s;临近罐按每米周长0.2I/s(只冷却着火方向的半面);(9)在总攻命令下达后,泡沫和水的供应不能中断,供应量要均匀,保持压力的稳定,火灭后,仍要继续保持一段时间,防止复燃。

g.事故预防(1)严格遵守《防火防爆十大禁令》,严禁烟火,油罐区内严禁一切能产生火花的作业,严禁非计划用火或违章用火。

严禁除消防车以外的其它车辆进入罐区;(2)油罐必须有良好的接地,必须有安全可靠的防雷防静电设施,定期检查维护;(3)严格遵守《防止储罐跑油的十项规定》,杜绝油罐区跑、冒、滴、漏事故发生,作业后设备复位;(4)严格遵守储罐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规定,不违章操作,严防瘪压、超高,一经发现,立即采取措施消除,保证油罐区安全;(5)严格把好油罐施工质量关,对油罐上安全附件要经常检查维护,保证灵活好用,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6)对油罐上的消防设施,经常检查,定期运行,防止生锈失灵,消防道畅通无阻,防火堤应严密,电气设备、照明、电筒要符合防爆要求;(7)安全总巡检员、安全监督员在巡检、复检时要认真细致,不留死角,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上报;(8)操作人员穿戴防静电服装、鞋帽,严禁携带火种、钥匙及其它金属上罐。

严禁使用化纤物擦拭计量、测温、采样工具;(9)作业人员上罐前释放人体静电;(10)计量、测温、采样要紧贴导尺口落下和提起,不能猛拉快落;大风雷雨天气严禁计量、测温、采样工作。

晚间进行计量作业必须使用防爆灯具,并注意不可失落。

h.油罐的危险性和防火对策2. 油泵房火灾、爆炸事故a.事故现象油泵房有明火。

b.事故原因(1)作业前未对泵房内的设备设施进行严格检查,设备带病运行,轴承润滑不足或润滑油不清洁,造成轴承变形、碎裂或轴壳咬死,摩擦产生高热或碎片挤轧产生火花引燃油气;(2)工艺流程阀门未开启产生憋压致使管路、密封设备产生渗漏;油泵空转造成泵壳高热,引燃油气;(3)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火防爆要求,设备陈旧、老化,电机超载发热;(4)设备检查人员对设备运行监管不善;(5)违反操作规程;(6)违章作业、非计划动火、撞击或静电放电。

c.事故确认油泵房着火燃烧、爆炸。

d.事故处理A级操作B级操作(1)报警[P]—向消防机构报警[P]—报告安全小组组长(2)停泵、关闭闸阀[P]—停泵[P]—关闭通往泵房内的所有闸阀[P]—断电(3)火灾扑救[P]—启动固定消防系统[P]—消防器材扑救泵房初期火灾[P]—电机、电器设备着火立即停电,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P]—冷却保护设备、管线、阀门e.事故预防:(1)加强对油泵房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保证油泵、阀门、管线不渗不漏;附件仪表齐全,并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2)泵房通风良好,防止爆炸性气体滞留聚集;(3)泵房内严禁安装临时性、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敷设临时管道。

不得采用皮带传动装置;(4)消防器材、静电接地装置要经常校验、检查、保养;(5)泵房内动火应办理动火作业票,进行爆炸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

(6)泵运行平稳,无异常的振动、杂音和撞击现象。

压力、真空、流量、电压、电流、功率和转速或往复次数等运行参数,都在规定范围内;(7)操作人员穿戴防静电服装、鞋帽,严禁携带火种、钥匙及其它金属对象进入。

严禁在泵房内用化纤织物及轻质油擦洗设备和地面;(8)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9)作业人员进入泵房前释放人体静电。

(二)油泵房跑、冒、漏油事故a.事故现象(1)油泵房油品泄漏;(2)油气浓度增大;(3)泵房周围管沟、隔油池油品积聚。

b.事故原因(1)作业前未对泵房内的设备设施进行严格检查,设备带病运行;(2)工艺流程阀门未开启产生憋压致使管路、密封设备产生渗漏;(3)设备陈旧、老化;(4)司泵工作业时未坚守岗位,对设备运行监管不严;(5)违反操作规程。

c.事故确认油泵房内油品泄漏。

d.事故处理A级操作B级操作(1)报警[P]—向消防部门报警[P]—报告安全领导小组[P]—报告办公室(2)停泵、关闭阀门[P]—停泵[P]—关闭通往泵房内的所有阀门[P]—断电(3)处置[P]—堵塞油泵房排水沟[P]—查找泄漏点[P]—使用木塞、快速堵漏剂堵漏[P]—回收油品管线漏油。

d.事故处理A级操作B级操作(1)报警[P]—向消防机构报警[P]—报告安全领导[P]—报告办公室(2)停泵、关闭阀门[P]—停止油品输转[P]—关闭管线两端阀门(3)处置[P]—堵漏[P]—抢修[P]—回收跑损油品e.事故预防(1)按时放压或及时扫净,使管线处在常压状态下;(2)加强维修保养,对陈旧管线进行更新尤其是地下管线;(3)发现阀门、法兰等密封处有渗漏时应立即更换垫片。

(三)自然灾害事故1.洪涝灾害a.事故原因因暴雨造成洪灾。

b.事故处理:(1)当暴雨袭击时,油库应立即打开所有排水口及泄洪阀,并且保持排水沟畅通;(2)当水势较大时,指挥组调度指挥切断危险目标电源,防止事态扩大;(3)为避免因储油罐区排水沟排水不及时,造成罐区水位上升从而使空罐脱离基础漂浮、跑油、拉裂输油管线,消防泵房值班员在防汛领导组的指挥下向空罐注水;(4)收卸油泵房值班员应停止一切作业,关闭电源、抽空管线余油、关闭输油管线闸阀,将消防沙棚的沙袋堆码在泵房门前,阻止洪水流入泵房,并对室内的水进行排除;(5)将抢险所需器材、工具运送至现场,将抢救出的物资转运至安全地带;(6)抢救伤员并在危险区域外对伤员进行救治或视情转送医院。

c.事故预防(1)成立防汛抗灾指挥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措施计划;(2)根据应急措施计划,准备好抢救设备和器材;(3)汛期增加值班值宿人员,增加巡检人数和次数;(4)加强通讯联络,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公司报告灾情,合理争取外援或执行援助外单位的任务;(5)夏季应经常维修清障、清淤,保证防洪系统的畅通完好。

2.地震a.震前预防(1)对已建工程全面进行抗震鉴定,做好抗震加固;(2)检查罐前金属软管,做好必要时拆断输油管线的准备;(3)保持救灾设施、物资齐全并能随时启用;(4)能够调出的油品,尽可能调出,作业结束后,管线中的油品尽可能放空;尽可能腾空危险房,关闭或堵塞防火堤排水口;(5)制定关键要害岗位人员避震措施,确定避难场所和合理疏散路线;(6)增加驻库人员,增加巡检人员和巡检次数。

b.震时应急救灾(1)应急人员应立即到岗,立足自救;(2)保持通讯设施完好及信息畅通;(3)油罐、库房建筑、管线等安排专人仔细检查;(4)地震当中和震后二、三天内,不论动转和不动转油罐都要坚持每天计量一次,并做好记录;(5)根据灾情及时制定消防、医疗救护、人员疏散、抢险抢修、物资供应等应急对策;(6)及时向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和上级报告灾情,合理争取外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