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21-2022高一化学下学期四月调研试试题(实验班,含解析)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S-32 Cl-35.5 K-39 Ca-40一、单项选择1.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开发出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固体碳,这种新的碳结构称作纳米泡沫,它外形类似海绵,密度极小,并且有磁性。
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的关系是()A. 同素异形体B. 同分异构体C. 同位素D. 同一物质【答案】A【解析】【详解】A.同素异形体即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很明显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因此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A项正确;B.同分异构体是有机化学中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物质,很明显不符合定义,B项错误;C.同位素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很明显不符合定义,C项错误;D.纳米泡沫碳和金刚石是不同的物质,D项错误;答案选A。
2.最近发现一种新微粒O4,有关这种新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它的结构与P4相同B. 它的摩尔质量为64C. 它是由两个氧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新微粒D. 它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答案】D【解析】【详解】A.每个氧原子需要成2个键,而每个磷原子需要成3个键,因此二者的结构不可能相同,A项错误;B.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B项错误;O是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一个整体,C项错误;C.4D.4O 和2O 一样,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形态的单质,因此互为同素异形体,D 项正确; 答案选D 。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碳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 2CO 32Na ++CO 32-B. 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 2C. Mg 2+的结构示意图:D. H 2O 的电子式:【答案】D 【解析】【详解】A .碳酸钠为盐类,电离方程式为:Na 2CO 3=2Na ++CO 32-,故A 错误;B .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官能团不能省略,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2,故B 错误;C .Mg 2+中质子数为12,外层电子失去2个电子,其结构示意图为:,故C 错误;D .H 2O 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D 正确;故答案为D 。
4.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乙醇和乙酸 B. 和CH 3CH 2CH 2CH 3C. 12C 与14CD. 金刚石和石墨【答案】B 【解析】【详解】A .乙醇和乙酸所含官能团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 不符合题意; B .和CH 3CH 2CH 2CH 3化学式相同,结构相似而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 符合题意;C .12C 与14C 所含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故C 不符合题意;D .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
5.下列反应或过程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A. 可燃物的燃烧过程 B. 手机锂电池充电过程 C. Mg +2HCl=MgCl 2+H 2↑ D. H 2SO 4+2KOH=K 2SO 4+2H 2O【答案】B 【解析】【详解】A .可燃物的燃烧过程属于放热反应,故A 不符合题意;B .手机锂电池充电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进行电量储存,吸引吸收能量,故B 符合题意;C .Mg +2HCl=MgCl 2+H 2↑为金属单质与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C 不符合题意;D .H 2SO 4+2KOH=K 2SO 4+2H 2O 为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
【点睛】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等;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③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 和CO 2的反应等。
6.在第n 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与n-1层相同,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最多能多10个,则此电子层是( ) A. K 层 B. M 层 C. L 层 D. N 层【答案】B 【解析】【详解】n 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所以n -1层应为8个电子,为L 层,则n 应为M 层;若n 为次外层,则n +1为最外层,则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为10+8=18,则进一步证明n 为M 层,答案选B 。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B. 从Li→F,Na→Cl,元素最高化合价均呈现从+1价→+7价的变化C.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关D. 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其最外层电子数均从1个到8个呈现周期性变化 【答案】C【解析】【详解】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正是因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导致的,二者为因果关系,A项错误;B.氟元素无正价,B项错误;C.一般情况下原子最外层有几个电子,则其理论上就能失去几个电子变为正几价,C项正确;D.该说法仅对主族元素和稀有气体成立,对于过渡金属来讲不成立,D项错误;答案选C。
【点睛】一般认为氧无正价,但是如果氧和氟反应,因氟的氧化性更强,氧也可以失电子变为+1价或+2价,这也就说明了氧化剂和还原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8.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A. B、C、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 Na、Mg、A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C. Be、Mg、Ca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D. Li、Be、B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答案】D【解析】【详解】A.B、C、N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3、4、5,A项正确;B.Na、Mg、Al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为+1、+2、+3,B项正确;C.Be、Mg、Ca的电子层数分别为2、3、4,C项正确;D.Li、Be、B属于第二周期的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项错误;答案选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氟元素为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氟无正价B. 第ⅠA、ⅡA族元素都具有较强的金属性C. 非金属性:F>Cl>Br>I,则酸性HF>HCl>HBr>HID. 碱性:NaOH<Mg(OH)2<Al(OH)3【答案】A【解析】【详解】A.氟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没有其它物质能让氟失电子,故氟无正价,A项正确;B.第ⅠA族中的氢元素为非金属元素,不具有金属性,B项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只能说明其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不能说明酸性越强,C项错误;D.由于金属性:Na>Mg>Al,故碱性:NaOH>Mg(OH)2>Al(OH)3,D项错误;答案选A。
【点睛】C项是易错点,事实上因为HF的稳定性过强,在水中不易电离,因此HF是弱酸,而HI稳定性较差,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因此HI反而是强酸。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B. 离子化合物不可能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C. 离子化合物均能溶于水D. 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答案】A【解析】【详解】A.只要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A项正确;B.离子化合物也可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如NH4Cl,B项错误;C.像BaSO4等离子化合物难溶于水,C项错误;D.金属单质在熔化状态下也能导电,D项错误;答案选A。
11.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A. NaCl、HCl、H2O、NaOHB. Cl2、Na2S、HCl、SO2C. Na2O2、H2O2、H2O、O3D. HBr、CO2、H2O、CS2【答案】D【解析】【详解】A.NaCl中含有离子键,NaOH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A项错误;B.Na2S中含有离子键,B项错误;C.Na2O2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C项错误;D.该项中的所有物质均只含共价键,D项正确;答案选D。
12.CO2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金属镁反应,干冰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形成CO2气体,这两个变化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作用力分别是()A. 化学键,化学键B. 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C. 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D.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C 【解析】【详解】2CO 与金属镁反应时,由于旧物质消耗,新物质生成,因此要断裂化学键;而干冰即固态的2CO ,变成气态的2CO 过程中,2CO 分子本身不会改变,只有分子间作用力被破坏,答案选C 。
13.下列化学式表示物质分子的是( ) A. Na 2SO 4 B. SiO 2 C. Al D. H 2SO 4【答案】D 【解析】【详解】A.硫酸钠是离子晶体,无分子一说,A 项错误;B.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无限堆积形成的,无分子一说,B 项错误;C.铝是金属晶体,无分子一说,C 项错误;D.硫酸是由硫酸分子组成的,D 项正确; 答案选D 。
1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的熔点高于后者的是( ) A. 干冰与固态二硫化碳 B. 晶体硅与金刚石 C. NaCl 晶体与KCl 晶体 D. 干冰与碘晶体【答案】C 【解析】【详解】A.2CO 和2CS 均为分子晶体且结构相似,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分子量越大则熔沸点越高,因此后者高于前者,A 项错误;B.二者是结构相似的原子晶体,结构相似的原子晶体,成键原子越小则熔沸点越高,因此后者高于前者,B 项错误;C.二者是结构相似的离子晶体,结构相似的离子晶体,成键原子越小则熔沸点越高,因此前者高于后者,C 项正确;D.二者结构不相似,无法比较,但是2CO 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碘则为固体,故后者的熔沸点高于前者,D 项错误; 答案选C 。
【点睛】实际上,原子晶体的熔沸点取决于其共价键的强弱,共价键越强则越不容易被拆开,而成键原子半径越小,成键数越多,共价键的强度就越强。
1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 -1·s -1是指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 -1C.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D.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答案】D 【解析】【详解】A.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以某物质单位时间内的浓度变化量来表示,A 项错误; B.反应速率为0.8mol·L -1·s -1表示1s 内某物质的浓度平均变化了0.8mol·L -1,而不是1s 时的瞬时浓度,B 项错误;C.反应速率有时不一定能察觉,如酸碱中和反应瞬间即能完成,但几乎没有明显现象发生,C 项错误;D.化学反应速率正是用于衡量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D 项正确; 答案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