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
股骨颈骨折
【一般概念】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女性多见。
主要是由于间接暴力损伤所致,由于局部血供因素,可导致骨不连接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
临床以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为主要特征。
中医护理常规
【临床表现】
患髋疼痛,髋关节运动明显受限,不能站立行走,患肢短缩,45°-60°外旋畸形,髋部有压痛叩击足跟部或大粗隆部时髋部疼痛,大转子明显突出。
【临证护理】
1.患肢制动,矫正鞋固定,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髋关节外旋
脱位。
2.卧硬板床休息。
更换卧位时,避免患肢内收,外旋,髋部屈
曲,防止移动。
3.注意观察末梢血运,正确搬运病人。
4.指导病人正确功能锻炼。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及含钙丰富之食物,多饮水。
【用药护理】
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观察用药的效果及反应。
【情志护理】
观察患者情志变化,做好心理疏导,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并发症护理】
1.知道患者呼吸,鼓励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
2.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3.指导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
4.指导患者进行有规律功能锻炼,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健康指导】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和身体的协调性,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的发生。
2.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骨折。
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4.去除牵引和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患肢太早负重。
避免坐低于20厘米的矮凳及交叉盘脚动作,6个
月弃拐逐步行走。
5.定时到医院复查。
手术护理常规
一.按骨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安慰患者,解除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给予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鼓励多饮水。
3.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发生。
4.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雾化吸入,预防坠积性
肺炎的发生。
5.采用骨牵引、皮牵引患者应按骨牵引、皮牵引护理常规。
三.术后护理
1.取去枕平卧位,禁食水6小时。
2.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心电监护。
(2)、注意患者皮肤色泽,温度及有无肿胀。
3.患者T型鞋制动,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患肢外旋,内收。
膝关节处垫薄软枕于轻度屈曲功能位,以减轻肌张力。
3.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
4.保持切口敷料的干燥,有渗出及时更换。
5.鼓励患者尽早功能锻炼,术后24小时鼓励患者活动足趾,
做踝关节的踝泵运动,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术后3天指导病人做膝关节屈伸练习,术后1周坐位练习。
术后2周在无痛范围内指导病人主动进行患髋膝屈伸练习,逐渐抬高床头高度,术后4周扶拐站立行走,避免负重。
6.骨折未愈合前切记盘腿、侧卧、上身垂直于床面90度的坐
位离床。
四.健康教育
1.卧床期间,应注意心脏、脑血管、肺部泌尿系、皮肤等并发症的发生。
2.术后注意六不要:术后6月不向患侧卧位,不盘腿,不下蹲,坐在椅子上不要身体前倾,不要弯腰捡地下东西,不要在床上屈膝。
3.避免增加髋关节负荷运动,爬山、跑步、平时步行速度放慢,上楼梯健肢先上,下楼梯患肢先下,减少以患髋的弯曲度和负重,避免体重增加。
4.保持饮食规律,定期复查。
股骨颈骨折辨证施护
股骨颈骨折是指外伤后股骨颈处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遭到破坏,属中医“骨折”范畴。
中医辩护:
1 气滞血瘀型(初期)
1.1主证:患髋疼痛,不能站立行走,髋关节运动明显受限,全身情况基本稳定或有腹胀便结。
舌淡或暗红,苔薄白,脉弦涩。
1.2 施护:
1.2.1 保持适当的体位,防止骨折移位,患肢制动,矫正鞋固定,患肢呈外展中立位。
1.2.2 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1.2.3 畅情志,避风寒,予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和疼
痛。
1.2.4 中医活血祛瘀,中药内服,早期淤肿,疼痛较剧,予桃红四物汤加三七消肿止痛。
1.2.5 中药外敷,以消肿止痛。
1.2.6 饮食调护,加强营养,多食粗纤维易消化及含钙量高的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1.2.7 指导病人功能锻炼,床上做深呼吸的运动及有效咳嗽,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保持皮肤清洁,防压疮。
2.营血不和(中期)
2.1主证:淤肿基本消退,淤痛不明显,患肢可轻度屈伸,侧方活动。
但骨折局部仍有压痛及扣痛。
全身无明显不适,或有食少纳呆。
舌淡苔薄白,脉弦。
2.2 施护:
2.2.1 卧床休息,避风寒,保证充足的睡眠。
2.2.2 畅情志,予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和疼痛。
2.2.3 中药内服,予接骨续筋口服液以淤生新,接骨续筋。
2.2.4 饮食调护,加强营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骨头汤等,以及粗纤维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如大便秘结,可顺时针按摩下腹部,可内服中药大承气汤,并观察排便情况。
3.肝肾亏虚(后期)
3.1主证:局部疼痛消失但仍活动不利,骨折初步愈合或无明
显愈合征像,全身情况稳定,饮食二便基本正常,舌淡苔薄白,脉平稳。
3.2 施护:
3.2.1 卧床休息,避风寒,保证充足睡眠。
3.2.2畅情志,予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和疼痛。
3.2.3 中药内服以补养气血,濡养筋骨。
3.2.4 饮食调护,加强营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血肉有情之品。
如红枣,瘦肉等补气之品,以及牛奶,骨头汤等含钙量高的食品以促进骨折愈合,润肠通便之品,保持大便通畅。
3.2.5 指导病人功能锻炼,预防卧床并发症。
如大便秘结,可顺时针按摩下腹部,可内服中药大承气汤,并观察排便情况。
3.2.6 理疗:可予骨折治疗仪进行治疗,促进骨折愈合。
股骨颈骨折护理质量标准
一.基础护理
1.病室安静、整洁。
温度1820%,湿度5060%空气流通。
2.根据病情要求设陪护,安防护栏,地面保持干净、无水
渍。
3.保持睡眠环境良好,夜班按时熄灯,衣物易脱,出汗时
应避免吹当头风。
4.保持头发、五官、皮肤、手足,会阴的清洁及床单位整
洁。
5.无烫伤、坠床、压疮、口腔炎、脱管的发生。
6.协助生活护理。
二.专科护理及治疗
1.观察T、P、R、的变化,观察切口有无渗出,观察患肢感觉、运动功能有无障碍、肢体肿胀等情况、并准确记录。
2.巡视符合分级护理标准,每天进行抬臀、按摩骨隆突处,每2小时一次,必要时垫气垫床。
3.易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饭食,多饮水。
4.保持二便通畅,有预防措施。
5.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锻炼,配合治疗。
6.皮牵引期间班班检查皮肤及支具松紧度,骨牵引护理:骨钉按时消毒,保证牵引效果。
7.髋关节置换术后,防止假体脱位,患肢保持外展30°中立位,患肢穿防旋鞋,两大腿之间放置软枕。
8.引流管妥善固定,负压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并准确记录。
9.及时准确用药,合理安排时间、顺序、滴速、方法。
三.健康教育
1.护士在病人入院24小时内完成入院须知内容的讲解
和演示,进行健康指导。
2.使患者了解手术方式并能配合。
3.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小夹板或骨牵引的作用及注意事
项。
4.术前训练:(1)床上大小便训练;(2)肌肉锻炼、
股四头肌舒缩练习;(3)呼吸功能训练。
5.分阶段实施心理护理。
6.术后指导患者做踝运动即踝关节背曲,趾曲练习及
股四头肌舒缩锻炼。
7.遵医嘱扶拐下地活动时,患肢由不负重至负重逐渐
增加,防止粗暴或过度活动,一般6个月后患肢负重。
8.关节置换术后半年,避免患肢内收,外旋,禁止盘
腿、坐矮凳、软沙发、侧卧、曲髋、蹬便,防止假肢脱出、
9.若发生脱位,应立即制动,及时就诊。
10.有安全防护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