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伴热带 恒温电伴热带

工业伴热带 恒温电伴热带

自限温电伴热保温系统




一、电伴热的工作原理
自控温电伴热技术主要是运用高分子导电塑料为发热元件,采用并联线路设计,使每根电伴热带内母线之间的导电电阻、发热功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实现了电缆自身的温度感应和全自动的温度调控
(详见图1:安瑞自控温电伴热带原理、结构及特性曲线)。

a.当电伴带周围的温度降低时,导电材料的分子收缩,分子间的碳—碳间距变小,从而材料的电阻减小,流经材料的电流增加,使得电伴热带的输出热量增加。

b.当电伴热带周围的温度升高时,导电材料的分子膨胀,分子间的碳—碳间距变大,从而材料的电阻增加,流经材料的电流减小,使得电伴热带的输出热量降低。

镀锡铜母线导电塑料聚乙烯绝缘层内层金属
屏蔽护网含氟加强层
电阻功率
温度温度
图1:自控温电伴热带原理、结构及特性曲线
二, 设计选型:
已知条件:
1. 当地最低环境温度: -40℃
2. 保温温度:0℃
3. 选用型号:低温防爆防氟型(DBR-PF46)
根据参数计算,直径:1.8米,高:5米,一周约需6米,间距十个公分,共需电热带300米,保温材料岩棉。

采用插入法计算,自控温电热带应选用维持温度下的功率大于等于所需伴热量。

采用螺旋缠绕式或平铺。

南京市安瑞电缆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自限温电伴热带广泛应用于民用太阳能、地热采暖,消防、石油、化工、钢铁、电力等工业企业的管线、储罐的伴热保温、抗凝、防冻。

该电伴热带适用于普通区、危险区和腐蚀区等。

产品型号:DBR(DWK,DXW,DKW)(DBR-J、DBR-P、DBR-P/J)相对应国外型号BTV系列
温度等级:低温(D)系列
结构型式:基本型(J)、基本防腐型(JF)、屏蔽防爆型(P)、屏蔽防腐型(PF)、防爆防护型(P/J)、防爆防腐型(P/JF)
电压等级:12V、24V、36V、110V、220V、380V
标称功率:10W/m、15W/m、20W/m、25W/m、30W/m
电缆结构:
1、铜芯导线:7×0.3
2、7×0.42、7×0.50、19×0.32
2、导电塑料层:普通PTC、阻燃PTC、含氟PTC
3、绝缘层:改良性聚烯烃、阻燃聚烯烃、含氟聚烯烃、全氟材料
4、屏蔽层:镀锡软圆铜线,覆盖密度80%
5、护套层:改性聚烯烃、阻燃聚烯烃、含氟聚烯烃、全氟材料
技术指标:
1、标准颜色:黑色
2、温度范围:最高工作65±5℃;最高曝露温度85℃;最高承受温度:改良性聚烯烃105℃、阻燃聚烯烃105℃、含氟聚烯烃180℃、全氟材料205℃
3、施工温度:最低-40℃
4、屏蔽层:镀锡软圆铜线,覆盖密度80%
5、护套层:改良性聚烯烃、阻燃聚烯烃、含氟聚烯烃、全氟材料
三、自限温电热带的特点
电热带相应被伴热体系具有自动调节输出功率,因此不会因自身发热而烧毁,却因实际需要热量进行补偿,故为新一代节能型恒温加热器。

低温状态、快速起动,温度均匀,因每一局部皆可因其被伴热处的温度变化自动调节。

在选用电热带的最长使用长度内任意剪断使用,重叠、交叉等使用。

自限温电热带经过辐照可以增加使用寿命和发热温度的稳定性,但此类产品在长期使用中有功率的衰减趋向。

五,怎样安装与测试
(一,) 单根电热带施工法
1、玻璃纤维压敏胶带或铝胶带每隔约50Cm处将电热带固定于管道上。

2、平敷时尽可能将电热带附在管道的下45度侧方。

3、在线路的第一供电点和尾端各预留1m长的电热带。

4、按设计图所示[缠绕系数]布线(系数为整数应平敷以利减少接点)。

5、所有散热体(如支架、阀门、法兰等)应按设计图要求预留所需电热带长度,将此段电热带缠绕于散热主体上并固定。

下列各点应注意:
*散热体应有设计所需电热带的长度。

*电热带可互相重叠或交叉。

*缠绕方法应尽可能使散热体必要时随时可拆除进行维修或更换而不损坏电热带或影响其它线路。

*在使用二通或三通配件处,电热带各端应预留40cm长度。

(二)螺旋缠绕
如缠绕系数为1.4,即5m管道需要布7m的电热带,施工时先将7m长的电热带两端固定于一段长度为5m的管道上,然后将松驰的电热带缠绕在管道上,并加以固定。

(三)配件安装
*按设计图要求选用配件。

*所采用密封圈需与电热带相配并和防水封胶结合。

*供电接线盒尽可能接近管道线路供电端。

*按配件安装说明书准备线口。

*每一线端应预留一小段电热带以便将来维修时用。

六安全注意事项
1.安装过程中,直流高压发生器的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2.安装区域应设围栏,并设专人监护。

3.电缆两端人员应联络通畅,命令确认后方可开始安装。

4.安装前应确认高压安装区域无人后,方可开始安装。

5.安装人员应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精力集中。

6.正确操作仪器,安装后应及时拆除所做措施。

7.安装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断开电源,并经放电接地后方可进行检查。

参考文献:
ISO9001-2000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IEC61000-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 /T 2951-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GB /T 2952-1989 电缆外护层
GB /T 3048-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 /T 3956-1997 电缆的导体
GB 6995.1 -19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1部分:一般规定
GB 6995.3-19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T19666-2005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GB/T17650.2-1998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
GB/T17651.2-1998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
GB/T18380.3-2001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GB/T19216-2003电线电缆耐火特性试验方法
GB/T19216.23-2003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第23部分
IEC60332-3-25:2000电缆或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25部分产品“CCC”认证标志
GB13033-91额定电压750V及以下矿物绝缘电缆及终端
IEC60702-2002额定电压不超过750V的矿物绝缘电缆及终端
BS6207-2001额定电压750V及以下矿物绝缘电缆
GB/T16985.15-2002建筑物电气装置-布线系统载流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