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护中心工作计划

管护中心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度定军山镇初级中学留守儿童少年管护中心工作计划为了加强我校留守儿童少年之家的管理,确保“留守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结合我校实际,特制我校2013~2014学年度关爱留守儿童少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教育民生工程,以十八大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少年的良好氛围,切实为留守儿童少年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1、通过对留守儿童少年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少年”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2、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3、建立留守儿童少年档案,使留守儿童少年建档率、入学率均达100%。

三、主要措施(一)、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少年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少年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二)、建立健全制度,形成关爱网络1、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少年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少年的专门档案。

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姓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

各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对留守儿童少年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有关内容。

通过档案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少年制度。

在留守儿童少年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

配对帮扶教师和要经常与留守儿童少年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儿童少年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少年成长日记。

教师要随时与留守儿童少年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少年的思想、生活情况;对其他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

让留守儿童少年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少年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少年、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

要求帮扶教师每月与“留守儿童少年”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留守儿童少年”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三)、真情关爱,力争做到“三个优先”1、学习上优先辅导。

各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少年逐一进行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

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每个留守儿童少年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

教师对留守儿童少年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

留守儿童少年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3、活动上优先安排。

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少年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四)、细心呵护,开展好关爱活动1、建立好“留守儿童少年之家”留守儿童少年之家室内布置做到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置有档案资料柜并分班级存放本校留守儿童少年档案袋,有一部电话机、一台电视机和DVD机、一台计算机,有一定数量的体艺器材,有可供阅读的图书,并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留守学生在“家”中开展活动。

2、开通亲情电话学校开通亲情电话,设立专线,将电话号码公开,为留守儿童少年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3、开展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学校对留守儿童少年进行一次成绩测试,让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少年当“小老师”,帮扶一名潜能生学习,使他有成就感,给学习上有困难的留守儿童少年安排一名小伙伴——学习上是好帮手、生活上是知心朋友,上课时提醒、督促其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时帮他完成作业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快乐时和他聊天,为他排忧解难。

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4、落实爱心妈妈(或爱心爸爸)给每位留守儿童少年落实爱心妈妈,爱心妈妈每周与留守儿童少年谈一次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或家长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

5、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积极实施“生态德育”工程,开展多姿多彩的人文关爱活动。

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

6、搭建一个阳光舞台要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少年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

学校搭建阳光舞台,定期举行书画展、演讲比赛、大课间等活动,鼓励留守儿童少年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写一封亲情书信爱心妈妈监督、指导留守儿童少年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五)、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1、加强留守儿童少年之家的建设与管理。

通过广泛宣传,让留守儿童少年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

让留守儿童少年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

同时,结合留守儿童少年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少年的资助工作。

各校要对留守儿童少年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

3、定期表彰自强留守儿童少年,进行榜样教育。

对于留守儿童少年中出现的优秀学生、自强学生进行表彰,这是树立留守儿童少年自信的重要激励工作,拟在今年十一前夕表彰一批自强学生。

(六)加大社会宣传,形成工作合力学校要采取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的形式,向家长和社会宣传关爱留守儿童少年工作;及时总结关爱留守儿童少年工作的经验及做法,发掘学校、社会关爱工作典型事例,利用主流媒体及教育网站大力宣传,扩大影响面。

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五老”队伍、爱心妈妈、青年志愿者,担任留守儿童少年之家的临时父母、兼职教师和知心朋友,营造齐抓共管、齐心协力的关爱留守儿童少年工作氛围。

定军山镇初级中学管护中心二〇一三年九月2012-2013学年度定军山镇初级中学留守儿童少年管护中心工作计划为切实加强我校“留守学生”管理工作,确保“留守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计划。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指导思想,充分认识“留守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工作艰巨性,深刻理解“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是实现当前学校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通过建立责任制度,强化管理措施,落实各项工作,实现“留守学生”按要求接受义务教育、生活平稳、身心健康、学习进步的目标。

二、建立“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制度为使“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序、扎实进行,形成一级对一级,层层有责任管理机制,建立五项工作制度。

(1)层层分工责任制。

学校领导与各班班主任,班主任与监护人签订责任书,形成上下共同抓,层层有责任。

(2)建立宣传制度。

学校和政教处、少总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用定期集中宣传和阶段性宣传相结合等形式,大力宣传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目的、意义和作用。

在学校和教师中,深入学习《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

积极宣传“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典型和成功经验。

(3)建立档案和信息卡制度。

对全体“留守学生”进行认真普查,建立文化户口簿,在摸清底细的基础上,逐个建立在校“留守学生”的档案和信息卡。

档案和信息卡的基本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生活表现、家庭详细地址、家长姓名、留守原因、家长外出务工(经商)地址、联系电话及临时监护人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

档案和信息卡应随着学生学历变化及时补充和变改,并在校内建立亲情电话,和亲情视频对话室,将电话号码和QQ号告知留守学生家长。

(4)建立教育帮扶制度。

班主任教师要建立“留守学生”管理日志,掌握学生的日常表现。

寄宿在学校的学生,生活指导教师在生活方面对他一一帮扶,增强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对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方面有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倾心关爱他们,帮助他们战胜困难,解决存在的问题。

要定期召开临时监护人会议,发挥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管理作用。

(5)建立“四个五”以爱育人的制度。

倡导对留守学生进行自觉、自理、自律、自强、自信的“五自”教育目标。

对教师提出爱心、细心、耐心、匠心、恒心的“五心”教育要求。

在留守学生中开展多改正一个缺点,多做一件好事,多交一份满意答卷。

争做一名合格学生,为学校添一份光彩的“五个一”的活动。

对家长提出每周给孩子一个电话,每月一封信,每月与孩子的教师联系一次,每学期与孩子的科任教师联系一次,每年尽可能家访一次的“五个一”要求。

(6)组织“留守学生”阳光行动。

我们承诺参加帮扶活动的党员干部和教师,随时与“留守学生”保持联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与心理健康,关注他们的成长。

三、强化“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措施为保证“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各项工作和制度得到落实,取得明显成效,强化六个方面的措施。

(1)加强对“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领导。

学校成立校为组长,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小组。

要把“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开会研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2)创新“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办法。

学校每学年将制订“留守学生”教育管理计划(或列为学校学年计划中的一项内容),并认真组织实施。

要结合本校具体情况,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充分利用校外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场所,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探索“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六个一”活动。

1、建立一个“留守学生”档案。

在学生生日的当天送去祝福。

2、组建假日活动小组。

主要开展以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内容的兴趣活动,如小制作、参观、实践活动等,以丰富“留守学生”课余生活,减轻“留守学生”在假日里的孤独感。

3、设立知心姐姐信箱。

让学生的各种烦恼有地方倾诉,学校指定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活动,当学生救助而监护人又无法提供帮助时,可以通过心理治疗,为学生及时打开“心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