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500kV联网输变电工程镇海变电站场地平整工程桩网复合地基施工方案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2016年10月23日(签字页)特殊(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措施)审批表表号: 6166目录舟山500kV联网输变电工程镇海变电站工程桩网复合地基施工方案1 工程概述1.1 工程概述本工程站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北面15km的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泥螺山围垦一期工程内,南距镇海区政府10km(直线距离),站址四周空旷,视野开阔,东临灰鳖洋,东距泥螺山围垦一期工程新建一线海堤约200m,南侧为新泓口围垦工程区,土地性质为海域, 表面为浮泥,基本被水覆盖,镇海变电站总占地地面积3.73公顷,围墙内占地面积2.93公顷,进站道路上地面积0.12公顷,挡墙护坡占地面积0.68公顷(进站道路长约118 m)。
场地采用桩复合地基,桩基施工采用级配宕渣回填外,桩网托板上部回填采用宕渣和级配碎石加土工格栅筋网回填,本工程桩网复合地基的桩体采用桩身强度较高的PHC桩。
PHC AB500桩用于35kV配电装置区、道路等区域,桩长以全截面进入(5)层1.0m控制,桩长约36m。
PHC AB400桩用于边坡区域,以(4)层和(5)层为桩端联合持力层,桩长以全截面进入(4)层和(5)层 2.0m 控制,桩长约28m~33m,本工程PHC-AB500-125共2250根,PHC-AB400-95共879根。
变电站围墙外8米为护坡,站区场地±0.00相当于1985国家高程基准3.85 m,现有水平面标高1.45 m,水深约1.2~1.5m,表层①层淤泥层厚2.1~6.7m,平均厚度为6 m,淤泥面标高为0.3~-0.3m,护坡场地管桩桩顶标高为-0.1米,站区管桩桩顶标高为0.2米。
(1) 工程地质情况站址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显示,各层特征现自上而下简述如下:1) 层淤泥,饱和,流塑,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 3.7m~6.7m,承载力特征值fak =40kPa;2) 层粘质粉土,稍密,很湿,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 5.8m~8.0m,承载力特征值fak=120kPa;3) 层淤泥质粉质粘土,饱和,流塑,该层在场地内稳定分布。
层厚11.0m~20.0m,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4) 层粉质粘土,湿,可塑为主,该层在场地内局部缺失。
层厚 1.0m~6.8m,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5) 层粉细砂,很湿,中密,该层在场地内稳定分布,层厚差异较大,层厚3.2-10.2m不等。
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6) 层砂质粉土,湿,中密,该层分布较稳定,层厚一般大于5m。
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7) 层粉质粘土,湿,软可塑,层位较稳定,层顶埋深42.5~43.0m,本次勘察未揭穿,部分钻孔有揭露,最大控制厚度12.0m。
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各地基土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推荐值见表1。
(2) 地基处理特点站址地貌单元属滨海相淤积海滩围垦区,表面为浮泥,场地内分布的特殊性岩土主要有①层淤泥和○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该两层土层厚较厚,具有高含水量、大孔隙比、高压缩性、低强度和低透水性,属于欠固结土,岩土工程性质极差。
①层淤泥层厚3.7~6.7m,○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厚10.3~20.8m。
①层淤泥地基承载力很低,承载力特征值仅40kPa,无法满足建(构)筑物和场地对天然地基的承载力要求。
1) 场地为回水淤积区,站址区域大部分为水域覆盖,施工难度大。
2) 下卧软土层厚度大,且为欠固结土,工程性质极差;3) 浅层①层淤泥抗剪强度极低,无法满足回填层填筑要求。
4) 填方厚度大,在大面积高填方和建(构)筑物荷载下,场地沉降很大;1.2 编制依据1) 《镇海变电站工程场地平整施工图》;2) 《镇海变电站工程岩土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报告》3) 镇海变电站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4) 镇海变电站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5)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7)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9)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0)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11)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XG1-20141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G409-20101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14)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1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16)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17)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2015;18)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12-2015 ;19)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技术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4-2015;20) 《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21)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7-2015;22)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流动红旗竞赛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9-2015;23) 其它有关现行规范及标准规定。
2 施工准备2.1 施工布置1) 施工道路布置:根据区域特点,采用级配宕渣回填桩基施工便道,宕渣便道面铺20厚路基板防止运输车辆沉陷。
2) 施工临时用电:按三级配电要求,从站区基建变逐级设置配电箱,桩基施工用电从开关箱并关引接到桩机设备,具体见施工用电施工方案。
3) 施工排水:围堰内积水直接采用潜水泵排入大海。
2.2 施工技术与材料准备工程开工前需针对《项目管理实规范》、《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工程质量保证等技术文件资料进行了解和完善。
需要开工前期准备的有: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各类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评定划分,各类施工技术记录表格,各类施工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等,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1) 为确保总体计划的实现,编制工程总体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总结计划检查,实行动态管理。
2)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了解地质勘察资料、施工场地的周围环境、场地临时围堰、外排水等设施;3) 围堰完成,排除场地积水,平整场地,修筑临时施工便道;4) 布设施工测量基线,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基准点进行场地高程测量;5) 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对站区内软土表层的过大扰动。
6) 围堰完成,场地积水排除完,在场内划一区域做宕渣回填试验,由建设、监理、设计等人员现场见证,确认淤泥层面铺设材料及填方挤淤沉降量。
2.3 材料准备1) 级配宕渣100000m3、宕渣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00mm,且大粒径宕渣应控制在10%以内。
石料容重≥25kN/m3,饱和抗压强度≥40Mpa,软化系数≥0.7。
2) 土工编织网,顶破强力大于2.4kN/m2,梯型撕破强力大于0.45 kN/m2。
3) 预应力管桩PHC-AB500-125共2250根、PHC-AB400-95共879根。
4) 双层土工格栅51135m2,单层土工格栅3795m2。
5) 级配碎石11000m3,级配碎石回填前需由试验检测单位做土工击实试验2.4 人员准备所有进场施工人员需进行三级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劳动力分工及责任如下:(1) 目部主要人员职责1) 项目经理1) 代表聘任单位在项目施工中行使经营、施工、材料采购供应、物资调配、项目资金使用和安全文明施工的领导决策权;2) 贯彻落实承包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等有关规章、规程及制度;3) 主持项目施工质量、进度控制和工程合同价款结算与回收及内外联络协调工作,对所施工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
4) 4、检查督促施工管理人员切实履行管理职责,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 项目总工1) 主持本项目的生产技术业务的管理工作,对本项目质量负技术责任;2) 主持编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竣工报告,负责项目成果资料整理、汇总、编写、归档等工作,参与本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3) 负责项目组织施工,检查监督项目管理层和操作层的工序质量确保工程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和文明施工;4) 负责项目技术安全交底和施工技术管理,协调项目经理处理内外关系;5) 负责公司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和技术质量标准的落实,负责生产技术措施的实施,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6) 收集汇总施工信息,定期汇报施工情况。
3) 安全员1) 监督检查现场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实现安全、文明生产;2) 配合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总结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协助进行安全检查;3) 开展日常生产中不安全问题的检查,提出改进意见和整改措施;4)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有关章节,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对贯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 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遇到严重不安全情况时有权暂停生产,并及时进行整改纠正;6) 深入基层和现场,了解掌握安全生产情况,指导开展安全技术工作,定期进行职工健康检查,抓好饮食卫生、防暑、消防工作。
4) 质检员1) 在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的领导下,负责检查监督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保证措施的实施和质量监督工作;2) 严格监督进场材料的质量、型号、规格;3) 监督班组按操作规程作业;4) 按照规范规定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检验方法和验收评定标准,正确进行自评和实测实量,填报各项检查表格。
对不符合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要求的分项工程提出整改或返工意见,并督促实施;5) 5、对工程的质量问题或事故进行现场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对工程存在的常见质量问题提出防治措施,制定新工艺、新技术的质量保证措施建议。
5) 施工员1) 在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的领导下,负责贯彻施工组织设计,对作业班组进行全面交底;2) 参与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3) 按规范及工艺标准组织施工,保证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4) 组织隐蔽工程验收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5) 组织做好进场材料的质量、型号和规格的检验工作;6) 对因设计或其他因素变更而引起工程质量、工期的增减进行签证,并及时调整施工部署;7) 组织记录、收集和整理各项目技术资料质量保证资料。
6) 材料员1) 根据现场施工生产任务的需要,做好材料、工具的采购和运输供应工作;2) 熟悉各种材料的规程验收标准,进场材料除应有出厂说明书或材料合格证外,还必须对原材料进行试验并且合格,否则禁止使用;3) 实行定额储备,计划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