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201-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1.8岁的小明因一次意外不幸使得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他的
①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②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③体温调节受到影响④
血糖调节受到影响⑤水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⑥言语活动功能障碍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2.为证明“甲状腺激素有提高物质代谢的功能”,切除甲状腺的鼠,其物质代谢与未切除鼠相比降低了,血液中也不能检出甲状腺激素。
从手术后第5天起的后5 d内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10 d后物质代谢水平不发生下降。
注射时将甲状腺激素溶解于某种溶剂中。
实验应同时设置的对照组是
A.不切除甲状腺,也不注射甲状腺激素
B.注射甲状腺激素,手术第5天再移植甲状腺
C.仅注射该实验中所用的溶解甲状腺激素的某溶剂
D.可注射不同于某溶剂的任何其他溶剂
3.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4.某人因为交通事故导致脊髓胸部折断、大脑皮层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下列现象会出现的是
A.听觉丧失而听不懂他人讲话B.不能发生膝跳反射
C.刺激下肢有感觉但不能运动D.大小便失禁
5.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A.感受器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D.效应器
6.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
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7.下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
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
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
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8.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9.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10.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保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注:图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A.图中①是胰岛B细胞,②是胰岛A细胞,③是肾上腺
B.③所分泌的物质⑥和②所分泌的物质⑤在功能上有着相互协同的关系
C.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D.②所分泌的物质⑤若增加,则将抑制①分泌物质④
11.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
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下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
12.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ATP的合成和水解
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13.细胞通讯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是一种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
下图中,甲、乙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
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丙、丁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图示体液调节,则参与这类信号分子分泌的细胞器肯定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结构看,②属于传出神经
C.若丙图所示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其所接受的信号分子应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人体性腺所分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应为丙
14.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A.①→④B.②→③C.③→② D.④→①
15.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
B.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
C.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浆细胞或记忆细胞
D.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可能是垂体细胞
16.对健康的实验小鼠依次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先静脉注射放射性碘,待小鼠平静后再静脉
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
随后定时测定甲状腺中的放射性强度。
则下列各图能反映其变化规律的是
17.细胞间和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中,需要受体对信号的识别。
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
下列有关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细胞膜上的受体、细胞质受体和核受体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
B.雌性激素只能与特定的受体结合,从而使雌性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C.人体内其他激素的作用机制与图甲相似,即通过细胞内受体识别特定的激素
D.若图乙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方式,其中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
18.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②过程可以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6分)
19.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________结合后,一方面促进________________合成,另一方面使________________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
除此之外,胰岛素的作用还表现在能促进________,同时抑制非糖物质(脂肪、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
(2)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
若给其注射胰岛素________(能,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此外也作用于胰岛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或血管内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
因此血糖平衡受________的调节。
(4)胰岛素是由________细胞分泌的,与胰岛素作用相互拮抗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
20.下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
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联系图解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⑤(代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腿上肌肉)称为,③称为。
(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用字母表示)。
(3)甲图中总共有个突触。
(4)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 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
提供。
(5)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⑨] 中释放的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
2015届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高二第一学期10月月考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9.(1)胰岛素受体蛋白质、脂肪、糖原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葡萄糖的利用(2)不能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3)血糖浓度神经—体液调节
(4)胰岛B 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