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2拉伸和压缩
对于拉压杆,学习了 • 应力计算 • 力学性能 • 如何设计拉压杆?—— 安全,或 不失效
反面看:危险,或 失效(丧失正常工作能力) (1)塑性屈服 (2)脆性断裂
28
• 正面考虑 —— 应力 为了—— 安全,或不失效
( u — Ultimate, n — 安全因数 Safety factor)
(1)塑性 n =1.5 - 2.5 (2)脆性 n = 2 - 3.5 •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强度条件 ——
截面法(截、取、代、平) 轴力 FN(Normal) 1.轴 力
Fx 0
得
FN P 0 FN P
5
•轴力的符号
由变形决定——拉伸时,为正 压缩时,为负
注意: • 1)外力不能沿作用线移动——力的可传性不
成立 变形体,不是刚体
6
2. 轴 力 图
• 纵轴表示轴力大小的图(横轴为截面位 置) 例2-1 求轴力,并作轴力图
哪个杆先破坏?
§2-2 拉 ( 压 ) 杆 的 应 力
杆件1 —— 轴力 = 1N, 截面积 = 0.1 cm2 杆件2 —— 轴力 = 100N, 截面积 = 100 cm2
哪个杆工作“累”?
不能只看轴力,要看单位面积上的力—— 应力 • 怎样求出应力?
思路——应力是内力延伸出的概念,应当由 内力 应力
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
1
2
§2-1 概念及实例
• 轴向拉伸——轴力作用下,杆件伸长 (简称拉伸)
• 轴向压缩——轴力作用下,杆件缩短 (简称压缩)
3
拉、压的特点:
• 1.两端受力——沿轴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2. 变形—— 沿轴线的伸长或缩短
4
§2-2 轴 力 与 轴 力 图 (Axial force graph)
21
一、轴向变形(Axial Deformation)
待求 —— 杆的轴向总变形 伸长(Elongation) 拉应力为主导 缩短(Compression) 压应力为主导
求解出发点 —— 线应变 线应变
22
P
P
Q
Q
x 点处的微小变形为
23
把所有点处的变形加起来(积分) 得到整个杆的纵向线变形
(EA — 杆的抗拉压刚度) 24
• 综上所述,挤压应力 公式属于真正的假定计算 • 许用挤压应力也是靠破坏试验确定 • 试验结果
bs (1.7 - 2.0) t
• 联接件 中通常同时出现 —— 挤压应力、切应力 • 被联接构件通常只出现 —— 挤压应力
59
例题
60
• 外载集度 p=2MPa, 角钢厚 t=12mm, 长 L=150mm, 宽b=60mm,螺栓直径 d=15mm. 求螺栓名义切应力 和螺栓与角钢间的名义挤压应力(忽略角钢与工字 钢之间的摩擦力)
a
P
a´
P
c´
c
横向变形
横向线应变
26
横向变形系数(或泊松比)—— 横向应变(Lateral strain)与 纵向应变(Axial strain)之比
实验表明,对于某种材料,当应力不超过比例 极限时泊松比是个小于1的常数
胡克定律
27
§2-4 拉 压 杆 的 强 度 条 件 ( Strength criterion)
拉压杆的纵向线变形
1、等内力等截面
P
P
2、变内力变截面
N(x)
x
dx
3、阶段等内力(n段中分别为常量)
25
二 横向变形( Lateral Deformation)
泊松比( Poisson’s Ratio)
你观察到了吗? 伴随杆的纵向伸长——横向收缩
你思考了吗? 纵向伸长——横向收缩,有什么规律性?
•观察各有几个阶段?
•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 把塑性应变 0.2%对应的应力——称为名义屈服
极限,表示为 0.2
39
2、脆性材料 (铸铁)
40
铸铁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1)应力—应变关系微弯曲线,没有直线阶段
2)只有一个强度指标 b
3)拉断时应力、变形较小
结论——脆性材料
b
41
三、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 避免被压弯,试件一般为很短的圆柱
角钢组成,P=130 kN, 30 , 求AB杆截面应力。
解:(1)计算 AB 杆内力
节点 A FY 0 得 NAB sin 30 P
则 NAB 2P 260 kN(拉力)
(2)计算 AB
AB
FN AB A
260 103 10.86 2 104
106
119.7MPa
17
二、 斜 截 面 上 的 应 力 为什么研究它? 弄清楚截面方向对应力的
许用应力 (Allowable stress)—
29
强度条件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 1)校核强度
2)设计截面 3)确定载荷
30
§2-4 材 料 在 拉 伸 和 压 缩 时 的 力 学 性 能
• 由来 —— 弹簧: 力小时,正比关系
力过大,失去弹性
胡克定律 反映的只是一个阶段的受力性能
•
现在要研究材料的整个力学性能(应力 从 受 力 很 破坏
• 局部变形阶段 ——
•延伸率 —— l1 l 100 %
l
•截面收缩率 —— A A1 100 %
A
37
• 5 % 塑性 5 % 脆性
对于低碳钢
20 30 % 60 80 %
•卸载定律 •冷作硬化
38
三、其它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1、塑性材料
高度/直径 =1.5 - 3
1.低碳钢压缩时的曲线
• 屈服前与拉伸时大致相同
• 2.铸铁压缩时的曲线
• 较小变形下突然破坏,破坏断面约45度
42
43
影响材料力学性质的因素
1。温度 钢材属于不耐火材料
2。变形速率 变形速率提高,材料有变脆的趋势 3。长期静载作用的影响------蠕变 蠕变变形为塑性变形,不会再消失
铆钉作为 联接件(Connector)
47
• 两个或多个构件相连 —— 1. 用 钉子、铆钉等联结 2. 焊接 3. 其它
• 本章只研究 几种常用的联接件——螺栓、销钉、铆钉 • 联接件体系(联接件、被联接构件)的受力特点:
力在一条轴线上传递中有所偏离(与拉压情况不同)
为保证设计的安全, 必须对联接件、被联接构件 强度计算?
b
n
n —— 剪切安全因数
试验结论
塑性 (0.6 - 0.8) t
脆性 (0.8 -1.0) t 56
3 挤压的实用计算
• 在联接件中通常同时出现 —— 挤压应力和切应力
但二者有明显区别 A
bs
Pbs Abs
bs — bearing stress
A向
B向
B
剪力V
挤压 力P
3、螺栓挤压,有可能把被联接构件端部豁开 (一般将端部设计得充分长,抵御豁开力,因而对此 不计算)
52
2 剪切的实用计算 进行强度计算:
联接件 —— 切应力,挤压应力 被联接构件—— 挤压应力 • 切应力、挤压应力的分布函数很复杂,需用有限元等 数值方法计算(如挤压应力属于接触问题) • 为了方便工程,提出实用计算 —— 假定应力均匀分布,得到名义应力;本质算平均应力 • 剪切实用计算的步骤 1、 算出剪力(根据静力平衡) 2 、计算名义切应力(或平均切应力) 3 、强度校核
53
2Fs P Fs P / 2
2、名义切应力 假定切应力均匀分布,剪力 Fs 引起的切应力
为
54
3、强度校核 若
说明设计满足强度要求 否则,需重新设计,如加大螺栓直径等
为许用切应力
55
• 如何确定许用切应力
对材料做剪切试验,可测得剪断时的切应力值 b
则该材料的许用切应力为
50
基于螺栓的受力分析,容易预测出螺栓可能的失效形式 (1)在截面mn, pq处被剪断 (2)受挤压部分的半圆被“挤扁” (近似半椭圆) 照片中的螺栓产生了塑性变形,验证了情况 (2)
还应当研究被联接构件有没有新的受力特点
51
1、 受剪力作用
2、同螺栓杆段①、②、③ 对应半圆孔受到螺栓挤压, 有可能导致变形过大而失效(变成近似椭圆孔)
弹性力学计算
max 实验测试(光弹性实验)
均匀分布的名义应力
45
§2-5 剪切和联接的实用计算
• 1 概述 • 2 剪切的实用计算 • 3 挤压的实用计算
46
1 概 述 如果受拉构件是拼接的,除了受拉, 还受什么作用?注意力转到 联接件
在 被联接构件(Connective Components) 之间,常用
7
例题 2.2
一直杆受力如图示,试求1-1和2-2截面上的轴力。
20KN
1
2
40KN
20KN
20KN
20KN
1
2
1 40KN
1
课堂练习: 1F
2
3
F
1
2
3
10KN
10KN 1
2 6KN
1
2
3 6KN
3
例题 2.3
F F
2F
2F
2F
10KN 100KN
10KN
A=10mm2
100KN
A=100mm2
标距 l 的伸长 l 随之渐增
得 p l 曲线(拉伸图) 33
为使材料的性能同几何尺寸无关: 〈将 p 除以 A〉 = 名义应力
〈将伸长 除以标距 〉= 名义应变
从而得 应力应变图,即
曲线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