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大合集

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大合集

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 , ?7.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词是: , 。

8.《归去来兮辞》表现陶渊明在回家途中,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是: , 。

10.《归去来兮辞》中“ , 。

”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11.《归去来兮辞》中“ , 。

”两句写作者在庭园中的散步,情景交融,作者似已悠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悠然地享受涉足庭园的乐趣。

12.《归去来兮辞》中“ , 。

”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13.《归去来兮辞》中“ , 。

”两句写天色已晚,作者 “ ,16.《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跟乡里故人和农民的交往的句子是: , 。

17.《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驾车出游。

表现出游方式的句子是: , 。

表现游历经过的句子是: , 。

表现游中所见的句子是: , 。

表现游中所感的句子是: , 。

18.《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自己问自己为什么心神不定,不知道要到哪儿去,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 , 。

19.《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 , 。

”20. 《归去来兮辞》中“ , !”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

21.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生长的名句,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

” 2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

”几句描写了23.《归去来兮辞》中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与亲戚们愉快地谈心,怡然自得地读书弹琴的句子是: , 。

24. 《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 心得到了得到 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 , 。

”《逍遥游》理解性默写(一)1. 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幻莫测的句子是 , ;, 。

, 。

2.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 , 。

3.文中描绘鲲鹏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4.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类比的句子是:,,。

5. 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禁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6. 文中以杯子、草芥为舟,来说明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7、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8.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9.《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__,。

10.庄子在奇妙莫测的描写后具体描述了现实社会的四种人,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

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文中描写四种人句子分别是:,,,。

11.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12. 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三类人的句子是:,,。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深秋山水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表现年老不改初衷,困境不弃远志的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直接描写滕王阁雄伟壮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登上滕王阁放眼远望,山川景象是:“_______,________。

”5、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了滕王阁所在地人烟阜盛,富庶祥和的气象。

6、“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渔人悠扬的歌声与天空大雁清脆的叫声交织成一首动人的交响曲,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美图景。

8、王勃借用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的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借用冯唐、李广的典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9、王羲之记述兰亭集会的盛况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王勃也记述了滕王阁集会时的盛况:“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

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11、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12、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13、王勃《滕王阁序》用,;。

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

14、王勃《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

15、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

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

”16、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曾出现过“,”.17.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有:,。

18.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

19.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观的句子是:,。

描写滕王阁周围景物的句子是:,。

20.描写当地繁华富庶的句子是:,。

21.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

22.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

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23.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

24.用历史典故暗示宴会豪华、人物高雅的句子是:,。

25.感叹宇宙之大、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26.作者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反衬人生渺小的句子是:,。

27.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绪的句子是:,。

28.直抒胸臆,写自己报国无门的句子是:,。

29.运用典故来表现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慨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无奈的句子是:,。

?30.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

31.表达自己乐观开朗情怀的两句是:,。

32.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33.用古人的典故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的句子是:,。

34. 《滕王阁序》中以“嗟乎”发端,从消沉中振起。

“,。

”是比较现实的认识,将人生的穷通得失看作常态;“,。

”则是从历史上撷取的两个实例,以此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

《陈情表》情景默写1.《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

2.《陈情表》用“,”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3.《陈情表》用“,”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4.《陈情表》用“,”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5.《陈情表》用“,”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6.《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7.《陈情表》中作者用“,;,。

”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8.《陈情表》用“,”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9.《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四句是“,,,”。

10.《陈情表》中李密用“,”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11.《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

12.《陈情表》中用乌鸦反哺的典故写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13.《陈情表》中李密用“,”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14.《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俩句是“,”15.《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16、李密《陈情表》中开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自己坎坷命运。

用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表明家门冷落,人丁稀少。

17、李密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陈情表文笔简洁流畅,语言生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祖母垂危之状。

19、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

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

她悯孙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

二人关系正如李密所言: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_____ _____,______ ____。

”21、《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位,对晋武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无比荣幸,所以不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疑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