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义和团运动(修改)
义和团运动
一、反对外国教会侵略斗争的新高涨 二、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及发展 三、八国联军侵华和清政府宣战 四、东南互保与自立军勤王 五、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辛丑条约》
的订立
一、反对外国教会侵略斗争的新高涨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 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典型教案:天津教案 巨野教案 大足教案——余栋臣起义1898年
如何理解“扶清灭洋”这一口号
既是民族矛盾逐渐激化的结果,又是大多数 中国人对中外反动派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的产 物。
继承了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逐渐形成的“灭 洋保国”的朴素认识。
反映了没有新的经济基础的广大小生产者无 法冲破皇权主义的思想枷锁,不可能在救亡运动 中提出一个超越陈旧皇权主义的救国方案
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河 南
北京
廊坊 天津
隶 运
大沽
朱红灯 起义地区
渤 海
1899.10 平原
河
黄
济南 河山
东
东
胶州湾
海
江苏
如何理解“扶清灭洋”这一口号
口号的两面性:扶清具有保卫中国的意义,也有扶保请王朝的意 义,扶清口号的提出,反映了中国社会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变化, 帝国主义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的矛盾。这一 口号的提出,广泛争取了清朝爱国官僚、士大夫和清军将士的同 情,从而扩大了义和团运动的群众基础。然而扶清的概念模糊了 对请王朝的认识,以致于被清政府利用和出卖。 灭洋就是反对和消灭外国侵略者,反映了中国人的民气和不甘受 侵略和压迫的斗争精神。然而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和打击一切洋 人、洋教和洋人、洋教有关系的人和事务,带有盲目的排外倾向, 从而扩大了打击面。 诸如留洋的学生,主张向外国学习的人,分别冠于二毛子、三 毛子的称号,从西洋学来的铁路、电线、机器等都在反对之列, 从现代化的角度看是对现代化的反动。可以说是清政府内部的顽 固派利用了下层人民群众的落后性而进行的一场反现代化运动。
关于对义和团的研究和评价,忽高忽底,文革前任意拔高,与太平天 国一样高的不能再高了。文革中又被林彪、四人帮集团所利用,成为造反 派的楷模和榜样。文革后又被贬低,视之为封建蒙昧主义。我们的态度是 实事求是,客观的认识这一历史事件。
参考书目: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9年 廖一中、李德征等:《义和团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1年 牟安世:《义和团抵抗列强瓜分史》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 路遥:《义和团研究100年》,齐鲁书社2000年 李德征:《八国联军侵华史》,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 周锡瑞(美):《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李文海:《义和团运动史事要录》,齐鲁书社1986年
东南互保是在清政府与列强宣战的前提下,地方督抚采取的自由
行动,他们与列强妥协,防止义和团扩大到东南地区。但也有制止 列强侵略扩大到东南确保东南地区稳定的一面。义和团时期,东南 地区的稳定确保了中国政局没有全局糜烂的态势。
2、自立军勤王或者说起义
义和团兴起后,在海外活动的保皇派康有为、梁启超等
积极活动,试图乘局面混乱的情况下,得到英国的支持, 迎接光绪皇帝南迁,在南方建立政府。于是派骨干唐才常 回国组织军队勤王。唐才常于1900年在汉口组织自立军, 设立自立军总部,准备在8月9日同时在湖南、湖北、江西、 安徽大举。但由于康有为的经费没有到达,起义一再延期。 而安徽没有接到通知,按期起义,很快失败。唐才常无奈, 准备于8月23日在武汉三镇同时起义,21日唐才常被捕, 起义失败。这又是康有为的一次天真浪漫的武装斗争。
东南督抚代表与驻上海的各国领事签订了《东南互保章程》和《保 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主要内容是上海租界归各国保护,长江及 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这就是所谓的东南互保。最初参加互保的 主要是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不久,两广总督李鸿章、 山东巡抚袁世凯、闽浙总督许应骙等也参加进来,使互保范围达十 余省。
第六讲
第六讲 义和团运动
概言
这一部分时间也不长,1898-1901,处于19、20世纪之交的时期,也 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时期,帝国主义的侵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 中国的狂潮,震惊、震撼了中华民族,各个阶级、各个阶层都曾提出挽救 民族危机的方案和措施,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革命救国的方 案,资产阶级维新派尝试变法维新,走的是改革的道路。而以下层农民为 主的劳动群众,则以义和团的组织形式,直接举起了扶清灭洋的大旗。实 际上中国历史的发展,决非如此简单。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是毫无疑问 的,代表了中国的民气。但这种落后的方式是不足取的,帝国主义借口帮 助清政府镇压义和团,八个列强发动了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更大 的灾难。清政府、西太后在此期间扮演了一个非常可耻的角色,利用义和 团以发泄与列强矛盾的私愤,出卖义和团以与列强妥协。义和团期间的社 会矛盾是极其复杂的。
廊坊 天津 大沽
隶
运
张德成渤、曹福田和聂士成 在天津抵抗八国联军
1900年6月罗荣光 海在大沽炮台为国捐驱
西
河 南
平原
河
东
济南 河山
黄 江苏
黄
胶州湾
海
都统衙门
被联军轰毁的北京民房和正阳门
四、东南互保与自立军勤王
1、东南互保 当北方军民与侵华的侵略者进行浴血奋战之时,1900年6月26日,
三、八国联军侵华和清政府宣战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 下,从大沽登陆,挑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侵略者所到之 处,烧杀劫掠,中国人民遭受到空前的蹂躏。
京津军民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形势图
义和团和清军围攻 使馆和教堂
山 义和团和清军在直廊坊
顽强阻击八国联军
北京
1900.6
二、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及发展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基本原因:
是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日益深入的 政治、经济、文化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 群众的强烈反抗,即是中外民族矛盾的 产物。
直接原因:
是外国在华教会势力对中国城乡民 众的压迫激起反抗。
义和团运动形势图
山 直189西6-1899年秋 Nhomakorabea义和拳主要 活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