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易无线遥控开关的设计与调试实训报告

简易无线遥控开关的设计与调试实训报告

简易无线遥控开关的设计与调试实训报告一、实训内容1、实训目的和选题的意义2、实训要求3、实验前资料查询43、实验电路原理及原理图4、安装和调试5、实验ⅠⅠⅠ结果分析6、实训心得和体会7、参考文献一、实训目的和选题的意义掌握电子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技能。

巩固、扩大已获得的理论知识。

了解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信学院开展了一次为期一个星期的实训。

作为通信工程马上进入大三的学生,我们将要学习高频电子等一系列的专业知识。

而无线遥控装置则是高频电子最基本的电路之一,借助这次实训来为我们马上就要学习的专业课作准备,也让我们来对自己的专业有更多的了解,同时增强我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要求能认真遵守实验室的要求,积极动脑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

在使用试验仪器时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因仪器使用不当而造成的烫伤等。

注重团队合作。

三、提出选题实验方案1,通过电路板焊接利用高低电平确定地址码和数据码2,两个电路板都通电,发射器接受数据码所包括的数字信号,并通过解码转换成模拟信号(无线电波)3,接受电路板确认为无线电波中的地址码,通过,则利用编码器将无线电波的模拟信号转换成高低电平的数字信号4,通过LED灯的显示来确定每个对应的二进制数码信号的接受状态5.方案图如下编码单元—→发射单元—→接收单元—→解码单元同时会有电源给其供电。

四、安装并调试无线电遥控电路是利用无线电信号作为遥控指令来完成各种指定动作的,简易的无线电遥控装置电路由无线电发射器与接收器两大部分组成。

实验仪器电烙铁,F05p ,J04v,芯片PT2262,芯片PT2272,电阻,二极管,电容,LED灯,带皮导线等。

实验原理1、发射电路1.采用单片机控制2.用PT2262进行编码码芯片PT2262发出的编码信号由:地址码、数据码、同步码组成一个完整的码字,解码芯片PT2272接收到信号后,其地址码经过两次比较核对后,VT脚才输出高电平,与此同时相应的数据脚也输出高电平,如果发送端一直按住按键,编码芯片也会连续发射。

当发射机没有按键按下时,PT2262不接通电源,其17脚为低电平,所以315MHz的高频发射电路不工作,当有按键按下时,PT2262得电工作,其第17脚输出经调制的串行数据信号,当17脚为高电平期间315MHz的高频发射电路起振并发射等幅高频信号,当17脚为低电平期间315MHz的高频发射电路停止振荡,所以高频发射电路完全收控于PT2262的17脚输出的数字信号,从而对高频电路完成幅度键控(ASK调制)相当于调制度为100%的调幅F05P采用SMT工艺,小体积,低功耗,声表稳频,适合短距离无线遥控报警及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

F05P具有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ASK方式调制,单片机的数据可直接通过串口进入数据输入端。

F05P在无数据输入时单片机为低电平状态,数据信号停止,发射电流为零。

其主要特点是:体积小、功耗低,采用声表稳频,ASK方式调制,无数据时发射电流为零,具有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

3.F05P 有4 个功能引脚,因为体积小,功耗底无天线只能满足短距离使用,而天线对距离起着很大的作用,天线能否匹配也是很关键,匹配良好的天线能增加几倍的距离,匹配不好的天线效果很差甚至会引起频率漂移。

天线的长度应取发射频率的1/4 波长,可以用一根直径0.5-1 毫米,长度(433M)18 厘米;( 315M)24 厘米的漆包线代替。

但天线必须拉直,指向无所谓。

短于1/4 波长或弯曲的天线效果会很差。

F05P 应垂直安装在印板边部,应离开周围器件5mm 以上,以免受分布参数影晌而停振。

FO5P 发射距离与输入信号,发射电压,电池容量,发射天线及发射环境有关。

在障碍区由于折射反射会形成一些死区及不稳定区域,不同的收发环境会有不同的收发距离,F05P 最佳有效工作距离为100M 左右.4. +3-12v 三态编码开关2接收装置—无线接收模块J04vJ04V 工作频率为315MHz 及433MHz,可以定做300--470MHz 之间与声表面波谐振器对应的频率。

J04V 工作电压范围:2.6---3.6V;2.6V 时工作电流在0.15mA;3V 时约0.2mA;3.5V 时约在0.3mA。

J04V 适合电池或线性电源,可采用3.7K-4.7K 电阻从5V 取得3--3.5V,再加220UF 电解电容滤波,电解电容的接地点必须靠近J04V 的地,J04V 输出能力可驱动一支发光二极管。

如果从6V 以上的电压用电阻降压会引起工作电压的不稳定。

也可以从220V 用电容降压整流滤波后用7805 取得5V 再用3.7K-4.7K 电阻降压滤波取得3.3V。

不适合用稳压管串联分压。

接收模块的电源直接影响到接收电路的稳定性,也是接收电路的主要干扰源,J04V 不适合开关电源也不适合用实验室大整流电源做试验。

J04V 不适合与发射用同一电源做试验。

J04V 顶部镀银电感不要碰压,否则会引起频率偏移距离变近。

J04V 内部具有放大整形电路,只适合数据信号的接收而不适合模拟信号。

J04V 在A 处点可根据需要接一支470K-1M 的电阻可使J04V 输出更干净,但接收灵敏度会降低。

J04V 应按装在印板边部并离开周围器件5mm 以上,要垂直于线路板,否则会引起频率偏移。

如果器件较多还必须注意地线布局合理,如果有晶振或其他信号源必须远离J04V,否则会引起很多无法排除的干扰致使接收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J04V 可外接天线提高接收灵敏度,天线长度不限。

PT2272解码芯片有不同的后缀,表示不同的功能,有L4/M4/L6/M6之分,其中L表示锁存输出,数据只要成功接收就能一直保持对应的电平状态,直到下次遥控数据发生变化时改变。

M表示非锁存输出,数据脚输出的电平是瞬时的而且和发射端是否发射相对应,可以用于类似点动的控制。

后缀的6和4表示有几路并行的控制通道,当采用4路并行数据时(PT2272-M4),对应的地址编码应该是8位,如果采用6路的并行数据时(PT2272-M6),对应的地址编码应该是6位。

PT2262/2272芯片的地址编码设定和修改:在通常使用中,我们一般采用8位地址码和4位数据码,这时编码电路PT2262和解码PT2272的第1~8脚为地址设定脚,有三种状态可供选择:悬空、接正电源、接地三种状态,3的8次方为6561,所以地址编码不重复度为6561组,只有发射端PT2262和接收端PT2272的地址编码完全相同,才能配对使用,遥控模块的生产厂家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出厂时遥控模块的PT2262和PT2272的八位地址编码端全部悬空,这样用户可以很方便选择各种编码状态,用户如果想改变地址编码,只要将PT2262和PT2272的1~8脚设置相同即可,例如将发射机的PT2262的第1脚接地第5脚接正电源,其它引脚悬空,那么接收机的PT2272只要也第1脚接地第5脚接正电源,其它引脚悬空就能实现配对接收。

当两者地址编码完全一致时,接收机对应的D1~D4端输出约4V互锁高电平控制信号,同时VT端也输出解码有效高电平信号。

用户可将这些信号加一级放大,便可驱动继电器、功率三极管等进行负载遥控开关操纵。

设置地址码的原则是:同一个系统地址码必须一致;不同的系统可以依靠不同的地址码加以区分。

实验步骤1,根据电路图选择器件,并将其焊接在电路板上2,首先在不连接收发装置的情况下将收发双方共地,并分别接电源。

从发射端的17引脚DOUT端引出导线直接接在接收端的14引脚DIN端,再用发射端的14引脚TE接地,此时应该有接收器中的B灯还有LED灯亮,而第A、C、D灯不亮。

3,再把收发装置连接到电路中,利用F05P和J04V来实现无线收发。

这时收发双方各自接电源和地,发送17引脚TE端再碰地,B和LED灯亮,一旦第一次出发后,由于2272内部有一个锁存器,所以B灯会一直亮,而LED在每次触发时都会闪亮。

五、实验结果分析在进行调试后,我们的电路板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可能是我们在焊接电路的时候有些原件没有焊接到电路中。

并且由于电路发射接收有一定方向性,也因此调节距离并不准确。

六、实训心得和体会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在校学习,具有了对电子电路设计基本的理论知识。

但是对于具体的实验设计和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还是处于模糊状态。

这次实训,让我懂的了很多。

首先,一个完整的实验设计,必须集合大家的力量,团队协作是一个实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每一步我们都必须认真仔细,每一步我们都必须确保它的正确性。

期间我们也有把原件焊接错误,可是我们没有气馁,焊错了就重新再来。

组员们相互鼓励打气,更让我们懂得了团队的力量。

虽然最后板子焊的有些丑,但这毕竟是我们的劳动成果。

而且通过自己亲自动手之后,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

焊接挑战了我的动手能力,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则挑战我的快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在我过去一直没有接触过印制电路板图的前提下,用几个下午的时间去接受、消化老师讲的内容,不能不说是对我的一个极大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主要是锻炼了我与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因为我对电路知识不是很清楚,可以说是模糊。

但是当我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去向其他同学请教时,即使他们正在忙于思考,也会停下来帮助我,消除我得盲点。

当我有什么想法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会不因为我得无知而不采纳我得建议。

在这个实习整个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同学之间友谊的真挚。

虽然一周实训不是很长时间,但对我今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这只是起点,终点离我们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还是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去走以后的路。

而我们要把握好每一次的机会,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七、参考文献【1】铃木雅臣高低频电路设计与制作。

【2】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3】夏守行防丢器设计【4】万福君单片机原理系统设计与应用【5】张洪润单片机应用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