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点归纳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考点归纳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2017年分值:5分左右1.四气2017年预测:必考,四气+五味的综合运用,1分2.五味2017年预测:必考,五味的简单理解,具体考法同2016年真题,3分3.“七情”2017年预测:必考,七情的综合理解,具体考法参考2014年真题,配伍题4.君臣佐使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约在50%5.升浮沉降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50%6.功效分类题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50%,考法见2014年真题7.历代本草题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20%,考法在本草名称和特点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分值:5分左右重点:1.采收原则2.药材加工方法,其中“发汗”必考,单选/多选3.“道地药材”产地,必考,配伍题1.“道地药材”产地题2017年预测:必考4分,80%考试考点见下表2.加工方法2017年预测:“发汗”的5个药材,必考3.采收原则题2017年预测:花蕾入药,必考,单选题1分第三章中药化学分值:25分左右一、总论考点一:提取方法题(2017年必考1分)考点二:分离方法题(2017年50%,1分)考点三:结构鉴定题(50%, 1分)考点四:分子极性大小题(2017年考试频率80%)(极性小)石油醚<乙醇<甲醇<水(极性大)最喜欢考乙醇和水的极性最大考点补充:物质纯度判断方法:熔点、熔距+TLC(波层色谱)二、生物碱(中药化学重点,历年考分在5-7分)考点五:生物碱分类题(必考,配伍题2分)考点六:生物碱性质1.碱性强弱(2017年考试频率80%)碱性用pKa表示,pKa越大,碱性越强碱性强弱:季铵碱>脂肪胺>酰胺2.小檗碱、蛇根碱呈黄色,小檗碱碱性最强,利血平在紫外光下显荧光,咖啡因等个别生物碱具有升华性。

3.生物碱主要在双子叶植物中,苦味,多为无色或白色结晶,多呈左旋光性。

考点七:生物碱鉴别反应题(2017年考试频率40%)考点八:生物碱代表药材题(每年必考,配伍3分左右)三:糖和苷2017年分值:1-2分考点九:糖的分类题(2017年考试频率60%)考点十:苷的分类题(2017年考试频率40%,1-2分)苷:又称配糖体,是糖与非糖的结合体考点十:苷的水解题(2017年考试频率50%)水解易难程度:N>O>S>C酶水解:æ-葡萄糖苷水解酶:麦芽糖酶ß-葡萄糖苷水解酶:杏仁苷酶考点十一:糖的鉴别题(2017年考试频率>50%)糖的鉴别:molish反应四:醌类2017年分值:3-4分考点十二:醌的分类题(必考,2分,配伍题)考点十三:醌的酸性题(2017年考试频率50%)1.醌类酸性强弱比较含-COOH>2个以上β-OH > 1个β-OH > 2个α-OH > 1个α-OH5%NaHCO3 5%Na2CO3 1%NaOH 5%NaOH 2.升华性:所以大黄、何首乌等可以微量升华鉴别考点十四:醌的鉴别题(2017年考试频率50%,1分)五、香豆素+木质素2017年分值:1分考点十五:性质(2017年考试频率10%)考点十六:香豆素+木质素代表药材题(2017年必考,1-2分)六、黄酮2017年分值:2-4分考点十七:黄酮性质题(2017年考试频率20%,1分)酸性大小:7,4′-二OH>7-或4′-OH>一般酚羟基>5-OH考点十八:鉴别反应题(2017年考试频率60%,1分)考点十九:黄芩变绿题(每年必考,1分)考点二十:黄酮代表药材题(2017年必考,2-3分)七、萜类和挥发油2017年分值:1分考点二十一:1.萜的分类题2.挥发油组成挥发油=单萜+倍半萜+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2.药材变黑题环烯醚萜苷易被水解,容易进一步聚合,颜色变深。

地黄及玄参等中药在炮制及放置过程中变成黑色的原因。

与皮肤接触,也能使皮肤染成蓝色。

考点二十二:萜类+挥发油代表药材题八、皂苷(生物碱+皂苷是中药化学的重点,能占到考分的50%)2017年分值:2-5分补充考点:皂苷性状皂苷多辛辣,对人体黏膜强烈刺激,吸湿性,溶解于水、热甲醇,发泡性产生泡沫,溶血性。

考点二十三:人参皂苷题(2017年考试频率20%)九、强心苷2017年分值:1分考点二十四:1.强心苷结构题(2017年考试频率80%)2.强心苷中普遍具有α-去氧糖,能够发生温和酸水解。

3.含强心苷的药材:香加皮、罗布麻叶、蟾酥、十、动物药2017年分值1分考点二十五:代表药材题(必考,1-2分)十一、其他2017年分值<1分考点二十六:绿原酸题(2017年考试频率50%)绿原酸=一分子咖啡酰+一分子奎宁酸考点二十七:含马兜铃酸药材题(必考,1分)含马兜铃酸药材: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细辛考点二十八:去除鞣质方法题(2017年考试频率50%)除鞣质方法:1.冷热处理法2.石灰法.3.铅盐法4.明胶法5.聚酰胺吸附法第四章: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分值:10分左右重点:1.炮制辅料作用2.每种炮制方法的药材,其中重点是炒法、炙法考点一:辅料作用题(每年必考)考点二:炒法题(每年必考,1-2分)考点三:炙法题(每年必考,2-3分)考点四:酒炙题(每年必考,分值1-3分)考点五:煅法题(2017年考试频率70%)考点六:蒸煮法考点七:其他(每年必考1分)第五章:药材质量标准与鉴定2017年分值:2-3分重点:1.可以微量升华、色度、重金属检查的药材2.有害物质检查方法3.水分测定方法考点一:纯度检查,2017年考试频率>40%纯度检查包括:杂质、水分、灰分、色度、酸败度色度检查:白术水分测定:甲苯法(挥发油药材,肉桂),气相色谱法(辛夷)酸败度测定:含脂肪油的种子类药材考点二:有害物质检查,2017年考试频率50%考点三:数字题1.“精密称定”: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2.“恒重”: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约”是差异在±10%3.矿物磨片厚度:0.03mm4.蜂蜜相对密度1.349以上,冰片熔点205-210℃5. 葶苈子膨胀度(南3北12.)6.总灰分测定温度(500~600℃)第六章:中药药剂2017年分值:29分考点一:影响制剂稳定性因素(2017年考试频率<10%)考点二:散剂(2017年必考,1分)1.散剂特点吸湿、易氧化、刺激性大、含挥发油且剂量大的不宜做成散剂2.散剂粒度内服散剂:细粉儿科+外局部散剂:最细粉3.散剂含水量不得超过9.0%,含毒内服散剂单剂量包装。

考点三:浸出制剂(2017年必考,1分)考点四:液体制剂(2017年必考,1分)1.表面活性剂考点五:注射剂(重点,2017年必考,分值3-5分)历年必考考点:注射用水 1分,注射剂附加剂2-3分,高频考点:热源1.注射用水2.附加剂3.热源考点六:眼用制剂(历年必考1分)考试重点:附加剂,质量要求、药物吸收途径 1.附加剂2.质量要求:滴眼剂装量不超过10ml ,洗眼剂装量不超过200ml ,眼用半固体制剂装量不超过5g ,混悬型滴眼剂沉降物不应结块。

3.吸收途径考点七:外用膏剂(2017年必考,1分) 重点:膏药1分,基质1分, 知识点1:膏药知识点2:基质考点八:栓剂(2017年必考,1分) 重点:基质1分,吸收1分 知识点1:基质知识点2.栓剂吸收直肠上静脉吸收-经过肝脏直肠下静脉吸收-绕过肝脏首过作用考点九:胶囊剂(历年必考,2017年分值2分左右)重点:囊材2分,特点1分,质量要求1分知识点1:囊材知识点2:特点掩盖药物不良气味,减小刺激,溶出快,吸收好,药物填充于胶囊中提高药物稳定性,制成缓释控释胶囊。

考点十:丸剂(历年必考,2017年3分左右)重点:各丸剂特点 2分,含水量 1分,蜂蜜炼制 1分考点十一:颗粒剂2017年考试频率>70%,分值1分重点:质量要求水分:含水量不得超过8.0%粒度: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5号筛总量不得超过15%溶化性:10g加20倍水,5分钟全部溶化可缓释控制考点十二:片剂2017年必考,分值2-3分重点:辅料2分,质量要求1分知识点1:辅料考点十三:气雾剂+传统剂型考试十四:给药新途径(历年必考,2017年分值1分)1.缓释控释2.靶向制剂才具有靶向作用,其他剂型都没有3.环糊精包合技术,微型包囊技术4.给药途径吸收速度:静脉>吸入>肌内>皮下>舌下、直肠>口服>皮肤第七章:中药药理与毒理分值5分左右重点:各类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2-3分,不良反应1分,毒理1分知识点1:四气的药理作用寒凉药呈抑制作用:金银花、板蓝根、钩藤、羚羊角、黄芩温热药呈兴奋作用:麻黄、麝香知识点2:五味的药理作用知识点3:各类中药主要药理作用知识点4:不良反应(服(副)毒后药变质)1.副作用,治疗剂量下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危害不大,自行恢复2.毒性反应,大剂量或长时间用药对机体损害性反应3.变态反应,最常见是过敏反应,如虎杖引起猩红热4.后遗效应,又称后作用,停药后血药浓度至最低是残存的药物效应5.特异质反应,少数人用药后产生与常人不同的损害性反应6.依赖性,停药反应知识点5:毒理分值:35分考点一:术语题(每年必考,2-3分)“菊花心”:甘草、黄芪、防风(蚯蚓头)“星点”:大黄“云锦花纹”:何首乌“朱砂点”、“起霜”:苍术(茅苍术)“罗盘纹”:商陆“车轮纹、猪大肠”:防己“砂眼、珍珠盘”:银柴胡“金包头”:知母“怀中抱月”:松贝“乌金衣、挂甲”:牛黄“翘鼻头、佛指甲、方胜纹、连珠斑”:蕲蛇“剑脊”:乌梢蛇“合把”、“血丝”、“通天眼”:羚羊角【2015年真题】【97-98】A.全蝎B.牛黄C.蟾酥D.羚羊角E.海螵蛸97.具有“乌金衣”的是98.具有“通天眼”的是【答案】B D考点二、气味题1.穿心莲、黄连、山豆根、胡黄连、苦参:味极苦2.细辛:气辛香,味辛辣麻舌3.肉桂:气香浓烈,味甜、辣。

4.远志:嚼之微有刺喉感5.川芎:有特异浓郁香气,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味回甜。

6.辛夷:味辛凉7.豆蔻:有樟脑味8.薄荷:特殊清凉香气9.丁香:香气浓郁,味辣麻舌考点三、药用部位题帶叶茎枝:槲寄生、桑寄生茎髓:通草花蕾入药:辛夷、丁香、金银花、槐米、款冬菌核入药:茯苓、猪苓子座入药:冬虫夏草地衣体入药:松萝【2014年真题】【47-48】A.花蕾B.花粉粒C.柱头D.雄蕊E.花柱47.莲须的药用部位48.丁香的药用部位【答案】D A【2014年真题】【59-60】C.海藻D.灵芝E.松萝59.药用部位为干燥菌核的药材是60.药用部位为干燥地衣体的药材是【答案】B EA类药材(超高频,试卷中必然出现,作为答案的频率>30%,看图识药)数量:分值:20分一、狗脊考点:药材表面金黄色绒毛,饮片横切面近外皮处有一条明显突起的棕黄色木质部环纹【2014年真题】A.炮制片B.绵马贯众C.地榆D.狗脊E.白芷28.呈不规则长条形,切面近边缘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环纹【答案】D二.大黄考点1:加工题:忌用铁器考点2:术语题:髓部具有“星点”考点3:气味题:气清香,嚼之黏牙,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