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姑苏风光 (14)

姑苏风光 (14)

三、本单元总结
再听,学生轻声哼唱旋律,唱歌曲两边
学唱高声部,分组练唱,再唱低声部, Nhomakorabea组练唱有条件的班级进行二声部合唱,结合录音范
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设计多种表演方案,在交流中相互评价。
师:本单元,我们通过欣赏、演唱,了解了我国北方音乐的大致分类以及作品的风格。北方民歌如同北方人民一样,粗犷、高亢、豪爽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民歌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思想、精神凝聚而成的艺术成就,它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传承于民间,下节课,我们将继续领略朴实无华、风格多样的中国民歌。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程序
师生活动
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介绍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1、组织学生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师:请同学们完整听赏一组同一风格区的
音乐作品,然后概括这一风格区音乐作品的
特点。
4、复习歌曲
5、听:安第斯排箫——排箫是高原最古老
的乐器之一。其演奏手法多样:有时用来演
奏旋律,有时像低声吟唱,有时又像在模仿




听:安第斯排箫,钢鼓音乐
唱:鸟儿多美丽




1.进一步了解中国北方民歌的分类,加深对北方民歌豪爽、高亢风格的认识。
2.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音乐眼界,丰富学生的歌曲储备。





乐曲听赏重点是聆听乐器音色、掌握三拍子的韵律特点




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这一民歌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的黄河上游地区,有汉、回、土、撒拉、保安、东乡、藏、裕固等民族聚居的区域。自古以来属于半农半牧文化范畴。历史上曾经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东西文化交流较早,由于长期的多民族交化交融,产生了八个民族并有的歌种——“花儿”。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这个民歌区主要处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民歌为代表。蒙古族历来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草原文化民歌的共性是表现出草原牧民的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情感与性格。
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这个民歌区地处新疆,以维吾尔、哈萨克民歌为代表,它受过来自中亚伊斯兰传统文化的影响,与阿拉伯音乐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歌舞艺术以“十二木卡姆”闻名于世。民歌有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四大类。维吾尔民歌在音调方面包括了中国音乐、阿拉伯、欧洲三种音乐体系,它是中国民歌音调多元化来源最突出的一种。
风声。
听:钢鼓音乐——钢鼓是一种具有独特音色的打击乐器,它由与西方音价相同的十二个音所构成。然后它与一般乐器不同的是,它并非以音价顺次排列,而是依据音响原理而排列。
要求:先听赏作品,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乐器,然后再了解乐器的历史及其风格。
6、学唱:鸟儿多美丽
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三拍子的韵律感,并可进行律动表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