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大纲

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大纲

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估初中学生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所规定的化学毕业水平的程度。

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指导思想(一)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应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化学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考试命题应该体现基础性。

要求初中毕业生掌握最基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运用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和解释有关的社会现象。

(二)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应有利于引导化学课程的实施,全面落实化学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

考试内容和要求应与化学课程标准的规定相一致;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注重探究过程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杜绝超过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拔高。

(三)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应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考试命题应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要坚持能力立意,应灵活多样地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化学学科教学,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体现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正确导向。

(四)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应有利于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考试命题要体现课程理念,注重从实际中选取素材,以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达成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目标。

(五)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应有利于普通高中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学生。

考试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命题,并在《标准》所规定的范畴内适当设置开放性和发展性试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表现水平,确保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水平。

三、考试依据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大纲是以教育部制订的《标准》为依据,结合广东省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而制订的。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一)考试目标与要求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应体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以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目标。

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考试内容要求达到的目标层次表述解析如下:目标层次具体要求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主要成分2.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3.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4.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5.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6.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知道认识知道理解模仿操作认识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根据仪器装置图解答问题水与常见的溶液1.水的组成2.硬水与软水的区别3.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4.溶解现象5.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6.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也是常见的溶剂7.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8.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9.结晶现象10.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11.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认识知道认识认识知道知道认识理解独立操作知道知道认识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解答问题金属与金属矿物1.金属的物理特征2.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3.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4.-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5.可用铁矿石炼铁6.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7.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8.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9.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认识认识认识知道知道知道知道认识认识实验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生活中常见的化合1.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酸碱的腐蚀性3.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4.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5.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6.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认识知道独立操作认识(独立操作)知道认识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1.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2.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3.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4.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5.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6.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7.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8.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9.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10.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11.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12.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13.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14.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认识认识认识认识认识认识认识内化知道认识知道认识认识认识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1.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2.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知道认识认识化学物质与健康1.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2.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3.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5.化学科学发展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认识知道知道认识认识保护好我们的环境1.处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必要性及一般原则2.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3.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4.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5.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认识认识认识内化认识五、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试题内容应科学、正确,表述应清晰无误;试卷的题量要适中;试卷结构要科学、合理,难易程度要适当。

(一)考试方式1.根据《标准》并结合广东省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制订,对《标准》中未颁布的内容不作考查要求。

据《标准》的要求,考试方式包括纸笔、实验操作等形式,鼓励考试方式多样化,具体做法由各地级以上的市统一确定。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考试,都应有书面笔答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的内容。

2.纸笔考试一般采取闭卷形式,试卷满分一般为100分,答卷时间一般不超过80分钟。

(二)试卷结构1.自行组织命题的市的试卷结构由各地级以上市统一确定。

2.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命制的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卡,分开印刷,试题不留答题位置,答案必须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方式由各地级市确定并公布;试卷结构如下。

(1)试题类型试卷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综合能力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

选择题是四个选项的单项选择题,在有必要使用否定式题目中,题干中的否定词有明显标记。

填空题是在文字陈述、图形或表格中留有适当的空缺,要求学生补充完整。

综合能力题是侧重考查提取信息、分析推理、归纳解释等能力的试题。

实验探究题是对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探究和实验设计等的考查。

计算题是要求学生通过简单的计算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试题要求,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2)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40%。

中等难度题:约40%。

较难题:约20%。

(3)试题内容比例身边的化学物质:约35%。

物质构成的奥秘:约20%。

物质的化学变化:约30%。

化学与社会发展:约15%。

说明:不孤立进行探究方法的考查,而将“科学探究”内容的考查落实在上述四个主题的考查中。

②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能论种,不能数数目。

③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④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氦最外层电子数是2)是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是非金属元素。

⑤元素组成物质。

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前四位元素分别是:。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3.元素分类:可分为元素、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大类。

4.元素符号写法: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来表示,如果第一个字母相同,还需附加一个小写字母以示区别。

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由小到大排列(即原子序数),每一横行叫一个,每一纵行叫一个(第8、9、10三纵行除外)。

周期表中一共7个周期和16个族。

2.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右图)3.元素周期表的规律(1)原子序数= = 。

(2)同周期的原子相同。

(3)同主族的原子最相同。

(4)每一周期的元素种类变化规律: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一、2.氧、硅、铝、铁氧钙3.金属非金属二、1.周期族2.右图填空: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3. (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电子层数(3)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和化学式一、化合价1.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二、气味沸点硬度密度酸碱性还原性认识几类化学反应一、化学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称为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中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可能是单质。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称为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它不可能是单质。

3.置换反应:一种与一种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称为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1)两种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

(2)复分解反应要满足的条件:生成物中必须有、或生成。

(3)中和反应:与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它是复分解反应的特例。

5.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仅以得氧、失氧的观点了解)(1)氧化反应:物质跟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物质得氧它就被氧化了。

例如:S+O2点燃SO2( 被氧化) 2CuO+C△2Cu+CO2↑( 被氧化)(2)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走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物质失氧(部分失去或全部失去)它就被还原了。

例如:CuO+H2△Cu+H2O(被还原)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和催化剂等。

2.催化剂、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里能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作用。

一、2.化合物3.单质化合物4. (1)化合物化合物(2)沉淀气体水(3)酸碱5.(1)氧S C(2)CuO二、1.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2.改变质量化学性质催化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书写一、质量守恒定律1.参加化学变化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2.质量守恒原因:化学变化前后:(1)六个不变:①原子(三不变)——原子的不变;②元素(两不变)——元素的不变;③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一不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