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PPT课件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PPT课件


九、长株潭一体化
• 1. 2007年2月14日,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成 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 套改革实验区。 • 长株潭经济高速发展、密切联系和协作,成为湖 南经济龙头。
十、独特的民俗风情
• 。②女书:女书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女性 使用的文字,只在湖南江永县上江圩一带 妇女之间传承使用。③盘王节是瑶族最隆 重的节日
二、行政 区划: (1)共辖 14个州市 (2)省行政 中心: 长沙市
三、人口与民族
1、人口较多(总人口全省6768万), 分布不均,湘中、东、南、北地区人口较 多 湘西地区人口偏少。 2、主要民族:汉、土家、苗、侗、瑶、回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湘东地区,且 西部多,东部少,偏远山区多,平原地区少。
洞庭湖:
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由东洞庭湖、南 洞庭湖、西洞庭湖组成。洞庭湖平原农业发达,有 “洞庭鱼米有何特征?为什么?
2.洞庭湖平原是我国商品粮基地,有哪些有利因素?
六、气候,农业,灾害和防治
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地区,湿润 地区) 2.特色农产品:莲子:产量居全国首位。茶叶、 柑橘:居全国第二;苎麻:产量居全国第一。 3.自然灾害与防治: 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坍塌 (山区) 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寒潮
四、地形
• 1、地势: 东、南、西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 “马蹄形”盆地。 •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区 面积占全省的 五分之四。(山区包括山地和丘陵 (1)西部:湘西山地。 (2)南部、东部:湘南、湘东山地。 (3)中部:湘中丘陵。 (4)北部:洞庭湖平原。
• 五、洞庭湖水系:
• 1、湘江——“母亲河” 流经的城市: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 • 2、资江——有著名的柘溪水电站,流经邵阳、 益阳两市。 • 3、沅江——省内水能最丰富,有湖南最大的五 强溪水电站。流经常德市。 • 4、澧水——在四水中最短,旅游资源丰富,上 游茅岩河有“百里画廊”之称。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乡土地理
新化县圳上镇海龙中学
一、湖南省的地理位置:
1、湖南省因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名湖 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贯穿其境,故简 称湘;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东临江西,西 靠渝黔,南连粤桂,北接湖北,长沙是湖 南的省级行政中心 2、经纬度: 东经108度47分——114度15 分 北纬24度39分——30度09分(亚热带)
(二)旅游风景名胜: 1、张家界武陵源(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 2、莨山: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 区) 3岳阳楼(岳阳)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4、南岳——衡山, 5、韶山:毛泽东故居,伟人故里。 6、桃花源:位于常德桃源——人间仙景 7、娄底:曾国藩故居(双峰),水府庙;冷水江 波月洞;湄江;紫鹊界秦人梯田;梅山龙宫;大熊 山
七、自然资源与工业
• 1.矿藏:钨、锑、钒、锡、石墨、重晶石 • 2.“有色金属之乡”:——柿竹园(世界有色金 属博物馆”)的钨、锡、钼,锡矿山的锑 (世界锑都),水口山的铅锌(世界铅 都)。 3、湖南的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区:长沙和株 洲。
八、交通与旅游
• (一)交通 • 1.铁路 (1)形状:“田字形”
洛 湛 线
(2)铁路线: 南北:京广线、武广高速、焦柳线、洛湛线 东西:湘黔--浙赣线、湘桂线、渝怀线、石长线。 (3)铁路枢纽:株洲(湖南最大);怀化、娄底 (火车拖来的城市 2、高速公路:京珠、衡昆、上瑞 3、航空:长沙(黄花机场);常德(桃花源机场) 张家界(荷花机场) 4、水运:城陵矶,岳阳(巴陵)
5、洞庭湖 (1)地位: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2)洞庭湖湖面缩小的原因: a,长江来水和湘、资、沅、澧四水带来 的泥沙在湖泊中淤积。 b,人为的围湖造田。 (3)洞庭湖湖面缩小的危害: a,对长江的水量调节能力大大减弱。 b,湖泊周围的生态环境恶化。 c,洪涝灾害频繁。 (4)措施:退耕还湖、移民建镇。
4、湖南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 (1)气候: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适合种植 水稻。 (2)地形:中部丘陵盆地,北部是平原, 有较广阔的耕地。 (3)河流:有洞庭湖、四水及支流,水系 发达,适合农业灌溉和发展淡水养鱼。 5、 洞庭湖平原是我国商品粮基地,有哪些 有利因素? 1、种植业历史悠久,农业发达 2、地势平坦,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适宜 机械化开展作业 3、水源充足 4、气候适宜,雨热同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