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卷 第1期
2006年2月
鸡西大学学报
JOURNAL OF J I X IUN I V ERSI TY
Vol .6 No .1Feb .2006
作者简介:刘文平,福州大学管理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州。
邮政编码:350002
文章编号:1672-6758(2006)01-0038-2
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
刘文平 郑珍远
摘 要:随着中国加入W T O,国外的竞争者涌入中国金融市场。
国外竞争者拥有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独特的企业文化。
面对这些强有力的竞争者,我们应该构建适合自己金融系统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企业文化;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经济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不同形式的
博弈,金融企业间的博弈就是各种银行文化的博弈。
银行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决定金融企业兴衰的基本因素,是金融企业发展的源泉、动力,是博弈的致胜因素。
凡是具有科学和谐的银行文化的金融企业在博弈中必定获胜。
一 金融企业文化内涵
银行文化是一种经营哲学理念,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灵魂,随着银行的经营发展而不断完善。
银行文化指所有员工从创业到长期经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遵守的理念,是具有高层次管理思想的文化价值,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其中物质文化处于文化最表层,包括:银行名称、标识、办公环境、自然环境、企业服饰、文化体育生活设施等;行为文化属于次表层,指员工在从事银行业务过程中产生的活动以及人际交往文化。
包括:1.银行日常经营过程中的活动,如储蓄、信贷、中间业务、同业拆借等活动及在此过程中形成交往的各种活动。
2.银行内部人的行为活动,如在日常业务中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的人际关系协调活动、教育宣传活动、文娱活动等。
银行行为文化不以既成的静态形式的文化成果存在,而是以动态的形式存在。
行为文化一方面受精神文化的指导,另一方面又不断影响和创造着新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处于中层,包括:一般制度、特殊制度、企业风俗;银行的精神文化处于核心层,由银行宗旨、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内容构成。
其中企业精神是文化的精髓,是全体员工共同具有的经营理念、理想追求、行为准则,企业精神富有鼓舞性、号召力,随着银行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企业个性,贯穿于银行经营的始终。
纵观世界有名的外资银行如花旗、汇丰、渣打银行等能在激烈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无不得力于所拥有的独特的深深植根于员工心里的科学、和谐的银行文化。
二 我国商业银行文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系统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而不断发展壮大,但由于长期不重视银行文化,对银行文化缺乏理性认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如下问题:
1.注重文化的物质层。
表现为注重短期文化行为,忽视长远规划,概念混淆,把银行文化建设等同思想政治工作,追求短、平、快,强调形式主义,搞花架子工程。
把追求办公楼的豪华漂亮、员工着装、营业场所装修等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来完成,结果外表看起来热闹,实际上还是依然故我,陷入了形式化、肤浅化的误区,给建设科学和谐的银行文化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忽视银行文化核心层。
①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银行文化,缺乏鲜明的富有个性的银行哲学,银行文化处于松散的状态,员工如一盘散沙,各行其是,难以形成凝聚力。
②最高目标不明确。
我国以前一直是以计划经济为主,金融系统对于国家政策具有强烈的依赖性,银行领导缺乏战略意识,思想僵化,缺少对市场应有的反映力,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最高目标,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不能形成统一清晰的战略目标,犹如大海中漫无目的的行舟。
3.忽视银行文化行为层。
表现为不重视银行道德、银行风气的建设。
目前金融系统的道德观只是一种松散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对领导与员工不具强制性约束力,缺乏良好的文化风气,容易使领导和员工受到外面糜烂思想的侵蚀,造成劳动积极性降低、人际关系紧张、队伍涣散等后果。
4.简单化银行文化制度层。
表现为缺乏“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采用过去政治工作的方法,方式简单粗暴,制度管理松散。
我国封建等级思想严重,领导与员工缺乏沟通,员工从入行到退休,认识上级行领导的概率很小,更不用说上级行领导与大家坐在一起谈论本行的发展、了解员工的思想、把本行文化灌输给员工、到员工家“家访”,使员工感受到银行家文化的温暖,帮助员工树立“以行为家、行兴我兴、行衰我衰”的思想。
从马斯洛需求理论来说,人在满足基本需求后都有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最高要求,我国金融系统
・
83・
没有为员工创造实现自我的良好氛围,不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员工要实现自我就如望梅止渴,这也是目前银行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三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1.银行文化的核心层(精神文化)是银行博弈中获胜的最主要、最关键的因素,搞好核心层建设可以辐射其它方面,提高博弈的筹码。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①树立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员工,建立独特的全新团队,使员工的价值观和银行的价值观融为一体。
按照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长度,但是一只木桶的容量还取决于木板和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
这就是说团队文化的重要性。
因此在员工入行时,就向他们灌输本行的精神文化,因地制宜建立员工活动场所、举办员工读书年度活动、带领员工旅游,减轻工作压力、放松心情、寓教于乐,使员工树立“我是xx 行人”的观念,从而增强银行凝聚力,使员工与本行同呼吸、共命运,牢牢树立,“行兴我兴、行衰我衰”的思想,建立全新的1+1>N >2团队。
②坚持“以人为本”,营造科学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创造员工实现自我的氛围,把员工自身,促使员工产生归属感。
人既是银行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客体,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
花旗银行认为只有优秀的“人”才能使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同时也只有不断发展的企业才能留住优秀的“人”。
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视人、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式,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思路贯彻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使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
积极创造科学和谐的环境,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使员工产生对银行的忠诚。
要重视员工的满意度。
美国的企业家认为“要推广微笑服务,必须首先造就快乐的员工”,人只有在快乐时才会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会热情为他人服务,只有员工发自内心的微笑才会使银行生机盎然。
③重视家园文化,换位为员工着想。
以“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家的氛围,播撒家的温暖,为员工的前途着想,使员工感受到银行的信
任,努力实现自我。
④以优秀民族文化为土壤坚持与时俱进,保持创新精神,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凝聚成新的价值和职业理念,形成具有国际性、民族性、金融特色的银行文化。
2.加强银行文化的中层(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全新教育模式。
对领导从战略角度培养他们的全局观念、敏锐的视角和创新精神;对客户经理从战术方面培养,对其进行营销培训、人际交往指导;对普通员工从微观角度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使他们能迅速适合新业务的发展,搞好窗口服务,树立良好银行形象。
搞活制度,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坚持“不兼容”原则,严格操作流程;坚持行务公开,增加行务透明度,积极创造阳光工程;坚持干部员工平等对话制度;推行领导家访员工,消除“勿以事小而不为之”的思想,处处关心员工疾苦。
3.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领导要言传身教,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把正确的符合本行的价值观念传输给员工,使员工知道哪些行为可为、哪些不可为,从而使员工价值与企业价值同步。
4.完善银行文化物质层建设。
以情留住优秀人才、吸引人才,不断完善员工办公环境,积极营造欢快祥和健康向上的和谐文化氛围,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意识到家的关怀,从而产生积极向上为家奋斗的潜意识。
四 结论
经济全球化必将带来金融市场的竞争,要想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金融系统就要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建立适合本行独特的文化,才能在一片“狼声”中壮大。
参考文献
11张德:企业文化[M ],清华出版社,2003年
21郑国中:关于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 ].中国金融电脑,2004(1):86
31张景明刘潇: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新突破口[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4(6):18-2041马香花:浅谈商业银行金融企业文化建设[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54
Culture Constructi on of M erchant Bank
L iu W enp ing Zheng Zhenyuan
Abstract:W ith the entry of China int o W T O ,foreign competit or s war m int o domestic money market .They have abundant cap ital,advanced technol ogy and unique enter p rise culture .Facing these competiti on,we should set up enter p rise culture which adap ts t o our own money markets .
Key W ords:enter p rise culture;merchant bank C l a ss Nu m ber:F830133 D ocu m en tM ark:A
・
93・第1期 刘文平等: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