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①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②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③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④GDP衡量的是一定时期内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⑤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⑥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2.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转移支付只是简单的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4.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5.边际消费倾向MPC是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6.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7.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8.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9.货币需求动机:①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大。
②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
③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10.流动偏好陷阱,即凯恩斯陷阱: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
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
11.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
12.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稳态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13.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两个百分点。
14.摩擦性失业是由于正常的劳动力周转所造成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技术或经济结构变化导致工作所需技能或工作地域变化所带来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一个经济周期内随经济衰退而上升,随经济扩张而下降的波动性失业。
15.通货膨胀: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或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
16.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17.充分就业在广泛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18.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
稳定物价。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19.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20.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①失业保障机制。
②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③所得税税收体系。
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21.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22.货币政策工具:①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
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②法定准备金率。
③再贴现率。
23.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定:①经济由一个部门组成,该部门生产一种既可用于投资也可用于消费的商品。
②该经济为不存在国际贸易的封闭经济且政府部门被忽略。
③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④该经济的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及资本折旧的速度都由外生因素决定。
⑤社会储蓄函数为S=sY。
24.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或劳务。
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的产品。
25.乘数:每单位外生变量的变化所带来的引致变量的变动情况。
26.汇率:货币兑换比率,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
间接标价法指以外币为本币标价。
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27.小型开放经济:资本自由流动的,对世界经济无影响的一国或一地区经济。
28.斟酌使用财政货币政策: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根据经济形势的判断,逆经济风向行事,主动采取一些措施稳定总需求水平。
在经济萧条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