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冕之王——陈一冰他在2006、2007、2010、2011年世锦赛吊环项目上四次夺得金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吊环项目上夺得金牌,并在2012伦敦年奥运会吊环项目上夺得银牌。
他是队长,带领自嘲为“臭茄子和烂土豆”的中国男子体操队多次夺冠。
他是奥运冠军,但他也是一个早产儿,出生的时候重量只有4斤多,在保温箱里呆了一个星期,当时差点没能活下来。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他以近乎完美的动作捍卫了自己的吊环荣耀,成为人们心中公认的无冕之王。
面对不公,陈一冰表现得非常大度,脸上洋溢着笑容主动去拥抱并祝贺巴西选手。
这一刻,他“输”掉了比赛,却赢得了全世界。
他的微笑,他的从容,他的大度,他所弘扬的体育精神已经令任何奖牌黯然失色。
此时此刻,他战胜了最大的对手——自己,向全世界诠释了何谓“王者风范”,他——无愧于“吊环王”!他就是中国体操队运动员、奥运冠军陈一冰。
中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她有着典型的中国现代女军人形象:身材高挑,理着干练的短发,一身戎装,行如风,站如松。
她有着如阳光般和煦灿烂的笑容,无论何时,这笑容都在绽放,如玫瑰盛开。
她还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1997年成为中国第七批女飞行员,2009年成为中国第一批女航天员,2012年,随着神舟九号的发射,她成为中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女航天员。
也正是在2012年6月“神九”的飞天任务中,她的笑容通过视频信号,传到全国上下、每个人面前,定格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时代的幸运儿”,她这样总结自己的种种经历,充满感激之情。
面对荣誉,她说:“荣誉是属于我们全体航天人的,属于对我们国家航天事业支持和关注的大家。
”面对梦想,她说:“在我们国家大发展的时代里,祝福青年朋友们能有更大的舞台,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她,就是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洋。
最美“90后”代表——铁飞燕她与奥运冠军陈若琳是2013年两会仅有的两名90后代表。
2010年5月6日傍晚,因河面上十米多高的脚手架突然倒了,为了救掉进河里的施工工人,那毫不犹豫的纵身一跃让她“一举成名”。
她只有21岁,未婚,却因为收养一个弃婴,成为一个4岁孩子的“母亲”。
她叫铁飞燕,有着铁一般的性格,如燕一般的欢乐。
在她的人生里,似乎这一切都是必然,却成就了她生命当中太多的偶然。
她就是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公路收费站收费员、最美“90后”代表铁飞燕。
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在当下,坚持儿童文学创作,愈加珍贵。
她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即坚守着儿童文学阵地,守护着童年梦想,为无数孩子编织着美丽童话;她用一种个性化的语言,恰到好处地传达出幽默和温暖,充满温情却绝不甜腻,讲究趣味而绝不轻浮,被孩子们亲切地成为知心老师;她的作品,给了无数人童年的一双翅膀,被誉为“有光芒的写作”;她先后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等奖项,2010年底以新作《奇迹花园》,再度斩获中国儿童文学界的最高奖项;她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十分关心孩子们的生长坏境和心理健康,提了许多关于青少年方面的提案,为孩子们更健康快乐的生活奔走呼号。
她就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
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
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
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在多处负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
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
雷锋帮大嫂买火车票有一次,雷锋外出执行任务,在沈阳火车站换车,在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中年妇女,妇女的背后还背着一个小孩呢。
这个妇女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雷锋上前询问怎么回事,这女的才哭哭啼啼说了事情经过,原来她娘家在山东,可她不小心将火车票丢了,身上又没钱,已经在车站饿了一天。
雷锋一听,赶紧去买了一张去山东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还顺带着十元钱。
大嫂激动的说::“大兄弟,你真是好人啊,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雷锋背残疾人过河有一次,雷锋和战友执行森林防火巡查任务,在一个深山里,有一个小山村,一条小河从村中间穿过,以前这条河上有一座木桥,可不久前被河上游漂下来的木头给撞跨了。
村民就只好从水里的石头上过河。
雷锋和他的战友经过这条河时,看到河上没有桥,有只好从水里的石头上过河。
雷锋正在过河的时候,河边来了一个人,一个残疾人,从地上爬过来的。
雷锋的战友看到这个人都捂着鼻子,赶紧走开。
因为这个人一身猪粪狗屎,披头散发。
那个残疾人在河边停下来,嘴里喊:“解放军同志们,帮帮我,我要过河!”其他的战友都躲,这人太脏了,只有雷锋不躲,他一把将残疾人背过河,还专门等这个人办事完,又帮忙把他背回来。
战友们都对雷锋同志竖起大拇指,说:“雷锋同志真是好样的!”抗日小英雄——海娃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
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
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
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
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
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
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
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
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
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
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小兵张嘎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
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
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
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
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
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
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
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
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抗日,据传说确实是有不少青少年为给八路军送信,从而出现不少有趣又有智慧的出色表现。
在那种全国人民皆兵的抗战中,展现了中国人民中生存的智慧与希望。
两个小八路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
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
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
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
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
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
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
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
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
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
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
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
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
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钱学森“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远在1950年,被外国人称为“能抵五个师”的钱学森博士,已是美国大学的终身教授和实验中心主任。
他配备有世界第一流搞科研的技术设备,享有非常优裕的生活条件。
如果从追求个人的科研成果来说,那真是“得天独厚”。
但他毅然冲破美国的种阻挠,回到祖国,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创造中国人的火箭、导弹事业。
有人问他为什么归心似箭,他说:“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有人问他中国既无人才又无设备,搞火箭导弹能行吗?他回答是:“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钱学森的誓言实现了,中国卫星上天了,洲际导弹可以同外国“比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