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影评600字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影评600字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影评600字
《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回到法国家乡出席母亲的葬礼.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
今天,我观看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感慨颇多。

这部电影主要介绍了一个教师在一个叫做“池塘之底”的地方,作为一个音乐教师,用音乐教育哪些被其他人看作是有问题的孩子,并且最终改变了一些孩子的命运。

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我深刻的认识到教育应当做到“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在克莱门特.马修来到“池塘之底”之前,学校教育的模式是“行动—反应”,即在暴力的方式下压迫孩子,一切行动全凭主管者的主观意愿,包括随意体罚学生。

但教育不应该是这样,所以当马修来到学校后积极地去教育学生,开展各类娱乐活动,在相处的过程中以一颗包容、宽广的心去感化孩子。

教育就应当这样,不因世俗中对某些孩子的看法如何,在学校了他们都是相同的。

作为教育者,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加诸与孩子。

在知识面前,
所有人是平等的,所以应当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并且用教育的力量来改变孩子的一生。

另一个方面,“因材施教”也应当被重视,强迫着去学不喜欢或者根本就不适合的东西,对于教育来说是一种失败,我们应当积极去发现孩子的喜好、天赋并且依据此来进行教育。

因材施教更容易出现顶尖的人才,就像影片中的音乐家皮埃尔.莫昂奇。

作为一个老师应当与孩子找到共鸣。

影片中的马修和孩子们就是找到了他们共同的兴趣,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最终使这些孩子在音乐方面找到了他们的立足点,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有教无类是一种教学态度,而因材施教则是一种方式,一种教学的最好的方式。

至圣孔子也曾因发出感慨:“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故而,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当做到有教无类,充分尊重学生,不因无关学问的其它原因而歧视乃至抛弃他们。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牛顿,爱因斯坦那样的人,更不会成为全才,通才。

所以,我们要着重去发现学生的特长,优势,进而去教育他们,并将它们引领上正确的道路,这才是一个优秀的教育者。

正如马修老师一样,排练同学唱歌进而融入了他的班级,最终培育出了优秀的音乐家。

最让我感动的是影片结尾时告诉我们的关于马修老师离开“池塘之地”后的生活:他一如既往的用爱感化着其他的孩子,引
导者其他的孩子。

我想作为一个老师,在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学生事业有成跟让自己幸福的事了,所以马修老师是幸福的。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
星期四下午,我们利用第三、四节课的时间看完了这部电影。

影片的一开始,我就一直在关注学院里的那个有着天使般的面孔,却有着恶魔心灵的小男孩。

我喜欢他!虽然他很顽皮,只是顽皮而已!
这是一个恐怖而又温暖的故事。

这个学院可怕到我们不敢看它一眼,在这里,除了学生,其它人的观念都是一致的:抄作业,关禁闭,罚劳役;搞恶作剧,关禁闭,罚劳役;逃课,关禁闭,罚劳役。

无论犯了什么错误,都是重复这两个词语。

谁没有犯错误的时候呢,更不用说一群没有长大的孩子了!这样的管教方式对吗,孩子们会改变吗?这样的学校应该存在吗?不,是否定的。

要是我是那里的院长,我一定会好好与他们沟通,而不是用暴力的方式,这样只会更糟糕。

在这个恐怖的学校里,已经没有老师了。

园长只好找马修来代课,他是多么的可爱啊!他面带着微笑,走进了书本漫天飞的教室,他面对这种情况,并没有慌张,而是向同学们友好的打招呼。

但这时,那个讨厌的院长来了,他凶狠狠的大吼一声:“坐好!”没有一个人敢不听,同学们都老老实实、安安静静的坐好了。

相处了几天的时间,马修的乐谱被他的学生发现了。

本发誓再也不写乐谱的他,可是,他看到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开始有组建合唱团的想法。

这些孩子不断给他灵感。

他把这个班的孩子分成了低、中、高音,但是那个“恶魔”小男孩因为犯错而被罚劳役。

而贝比诺这个可怜的孤儿,小男孩儿却什么也不会,只能在桌子上当老师的“得力助手”。

合唱团被院长勉强同意成立后,开始了非常有效果的排练,老师努力教,学生快乐学。

有一次,马修在休息时间无意听到教室有一阵天籁之音传入他的耳朵,他被吸引过去了,他蹑手蹑脚推门进去了,男孩儿看见了,立即不唱了,可是马修说:“你从明天开始,上我的音乐课。


只是因为这样,慢慢的,男孩儿不再躲避马修了,而是努力的唱歌,使它成为了马修的“镇团之宝”,并封他为“独唱大神”,这一举动引起了一个大企业的老板的关注,她闻声来到了学院里,马修和他的学生都紧张着,也兴奋着,可是,在这之前马修与男孩儿又出现了一些问题。

于是便取消了他的独唱部分。

但在唱到那一段时,马修还是停下,让他唱了。

我从男孩儿的眼睛里读出了他那一种被别人原谅与宽恕的欣慰和兴奋,演出非常成功。

眨眼间,过去两三个星期了,马修该走了,可是他的心还留在这里,他改变了许多人:这里的学生、这里的老师、这里的院长,还有这男孩儿的母亲。

他是不留遗憾的!临走时,他翻了翻他写的乐谱,他并没有带走,而是留了下来,留个他们永久的美好回忆。

他迈着沉重担忧轻松地脚步走出了院门,他想,这些孩子是不会因为他走而来送别和伤心的。

可是,远远的,传来一阵熟悉的美妙歌声。

从天而降了一堆纸飞机,上面写满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祝福,把马修的心装得满满地。

正当马修要上车时,贝比诺风一般的来了,他要跟着他走,可是他不同意,但走了又回来,贝比诺冲上去,上车了!
而这一天,刚好是星期六,他等的人:爸爸。

没错,就是马修,这个可爱的父亲。

放牛班的春天,是暖和的,是幸福的,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春天的短暂与美好吧!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3
这个星期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电一影,很有意思-----《放牛班的春天》。

故事是有一个老师和一群学校的孩子展开的,故事情节很感人,也让我感到伤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