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中考语文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 (5分) (2020八下·临河期末) 古诗文默写。
(1)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
(《庄子·北冥有鱼》)(2)青青子衿,________。
纵我不往,________?(子衿《诗经·郑风》)(3) 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诗人引用典故,暗示自己渴望入仕为官却没有途径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5)《卖炭翁》中描写老翁肖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2. (3分) (2017九上·虹口期末)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下列对文中划线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 觅:寻找B . 戍:守边C . 暗:黑暗D . 秋:秋霜(2)词中划线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三、课内阅读 (共1题;共7分)3. (7分)(2016·苏州模拟) 阅读《与朱元思书》选段,回答问题。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冷冷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A . 奇山异水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B . 猛浪若奔屠乃奔倚其下(《狼》)C . 猿则百叫无绝群响毕绝(《口技》)D . 有时见日才美不外见(《马说》)(2)作者表现桐庐山水运用了多种手法,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赏析。
四、课外阅读 (共1题;共4分)4. (4分) (2019八下·临河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四知(范晔)(杨)震少好学,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
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1)解释下列句子加下划线的词。
①举茂才________②闻其贤而辟之________③何谓无知________④故旧长者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②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3)本文写了杨震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可贵品质?五、现代文阅读 5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远古江南:最早的鱼 (共2题;共23分)5. (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炊烟里的母亲朱成玉①母亲老了,总是遗忘。
晾晒的衣物忘了在下雨前收回,莫名其妙就弄伤了手脚,衣服上的扣子去向不明,做饭煳锅底的次数越来越多……有人说,这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的确,现在的母亲,有时候甚至分不清左手和右手。
②唯一忘不掉的,是她自己的孩子。
忘不掉孩子们的生日,大概她也知道自己的记性不佳,便在日历上找到那些日子,然后叠起来,用以提醒自己。
③除了儿女,母亲的口袋空空如也。
如今,儿女们如鸟一样飞远,母亲的桌上只有一双孤独的筷子。
母亲,被冷落在遥远的炊烟里,一转身又是一年。
④看到炊烟,就看到母亲了。
我总是这样想。
并习惯了这样去看每个人家的炊烟:炊烟缓缓,那一定是孩子们都在母亲的怀里,母亲用她的安详笼罩着孩子们的美梦;炊烟凌乱,那一定是孩子们迟迟未归,母亲牵肠挂肚,急得在院子里打转。
⑤那时,我就是个喜欢疯跑的孩子,也是喜欢哭泣的孩子,满脸鼻涕的孩子。
可是,母亲依然会毫不犹豫地把我抱起,毫不犹豫地,深深地吻下去。
⑥一丝风也没有的时候,炊烟笔直笔直的,那很像年轻时候的母亲,身材高挑,相貌出众,被村里无数后生的眼睛偷偷地打量过。
⑦可是一阵风就会将那笔直的身段吹弯,就像现在佝偻着的母亲。
原来,炊烟也是会老的啊。
母亲,用褶皱,用后半夜的一盏油灯,用老花镜,用哆哆嗦嗦的手,用手上的针线……爱着我们,却极力不发出声来。
哪怕一声轻咳,都埋在一块柔软的巾帕里。
⑧柴米油盐,是这一生和母亲最亲密的事物。
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
即便在艰苦的日子里,母亲也总是认认真真地做饭,从来不对付。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母亲却不一样,没看见她用了多少食材,却总能变着花样地做出许多可口的饭菜来。
母亲在厨房里劈啪作响,把贫苦颠得上下翻飞,把日子炒得香滋辣味。
灶台底下的火焰,总是忍不住窜出来为母亲鼓掌。
⑨而从灶台下欢快地跑向屋顶的炊烟,是缠绕在母亲手上的戒指,一生都未曾褪下。
因为,在母亲的指缝间,我总能闻到葱花的味道,家的味道。
⑩所以,我家的炊烟是有着葱花味儿的炊烟。
我家的炊烟也是最好客的炊烟,总是微笑的。
或是点头,或是招手,欢迎你,挽留你。
⑪炊烟,就这样在我的目光里一茬一茬地熄灭,又一茬一茬地升起。
⑫今夜,我想念母亲。
可是我无法回到她的身边,唯有希望故乡的风能轻一点儿,别把我家的炊烟吹得东倒西斜。
因为母亲在炊烟里睡着,她累了,让她多睡一会儿吧,借着炊烟的暖。
⑬母亲,今夜我们梦中相见。
(选自《辽宁青年》2014年第10期,有改动)(1)作者由“炊烟”回忆了母亲的哪些活动?(2)请分析第③段中“除了儿女,母亲的口袋空空如也”这句话的作用。
(3)从修辞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
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6.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给予丹·克拉克我有一位朋友名叫保罗,在圣诞节前夕收到一辆新车,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
圣诞前夜,他从办公室出来,看见一个小淘气正在看他的新车。
小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保罗点点头,“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
你一分钱都没花?天啊!我希望……”他犹豫了一下。
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
“我希望,”小男孩接着说,“我将来能像你哥哥那样。
”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当然,我非常愿意。
”车开了一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保罗笑了,这回他想他知道这小男孩想于什么: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们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车回家的。
但是保罗又错了,小男孩请求他:“你能把车停在那两个台阶那儿吗?”车停后,小男孩顺着台阶跑进了屋,不一会儿,保罗听到小男孩又返回来了,不过这次他回来得很慢。
他背着脚有残疾的弟弟,他把他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扶着他,指着车对他说:“伙伴,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在楼上告诉你的一样?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一分钱也没花。
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车,那样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商店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保罗下了车,把那个小男孩抱进了车里,那位小哥哥也坐进了车里,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
(1)本文以“给予”为题的两个基本意义是________。
(2)本文的中心句子是________。
(3)车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4)文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重要人物是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次要人物有________。
(5)本文运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是()A . 动作描写B . 心理描写C . 语言描写D . 场面描写(6)文章所写的中心事件是()A . 哥哥送给保罗新车。
B . 小哥俩坐着保罗的新车。
C . 保罗开车兜了圈。
D . 保罗开车载着小哥俩。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7.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珍藏着许许多多来自亲人、朋友、师生甚至是陌生人的动人表情。
这些表情或兴奋,或痛苦,或惊讶,或愤怒……触动着你的心灵,描画着爱的感动,传递着正能量,鼓励着我们直面人生,振作精神,昂然前行。
请以“最是难忘那表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字数不少于500字;⑤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1、1-2、1-3、1-4、1-5、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2-1、2-2、三、课内阅读 (共1题;共7分)3-1、3-2、四、课外阅读 (共1题;共4分)4-1、4-2、4-3、五、现代文阅读 5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远古江南:最早的鱼 (共2题;共23分)5-1、5-2、5-3、5-4、6-1、6-2、6-3、6-4、6-5、6-6、六、作文 (共1题;共5分)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