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指标:1总大肠菌群:在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监测中,普遍采用正常的肠道细菌作为粪便污染指 标,而不是直接测定肠道致病菌。
2耐热大肠菌群:作为一种卫生指标菌,耐热大肠菌群中很可能含有粪源微生物,因此耐热 大肠菌群的存在表明可能受到了粪便污染,可能存在大肠杆菌。
但是,耐热大肠菌群的存在并不代表对人有什么直接的危害。
3大肠埃希式杆菌:即大肠杆菌,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
但若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 炎症。
若在水和食品中检出此菌,可认为是被粪便污染的指标, 从而可能有肠道病原菌的存 在。
因此,大肠菌群数(或大肠菌值)常作为饮水和食物(或药物)的卫生学标准。
(国家 规定,每升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数不应超过3个) 4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 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间、 PH 值、需氧性等)所取1ml ( g )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
主要作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对食品被污染程序的标 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 供依据。
毒理指标:1砷:砷化合物有剧毒,容易在人体内积累 ,造成慢性砷中毒。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水体中砷的最高饮用标准值为 0.0lmg/L ,我国的最高饮用标准值为0.05mg/L 。
饮水除砷是防治 地方性砷中毒的关键措施。
2镉:毒性是潜在性的。
即使饮用水中镉浓度低至 0.1mg/L ,也能在人体(特别是妇女)组织 中积聚,潜伏期可长达十至三十年, 且早期不易觉察。
所以国家对镉的限制非常严格,饮用水控制在0.005mg/L 以下。
3铬(六价):六价铬是一种常见的致癌物质,对人体和农作物均有毒害作用。
它能降低生 化过程的需氧量,从而发生内窒息,铬盐对肠胃均有剌激作用。
铬的化合物在工业上应用较 多,如电镀、化工、印染等行业都含有三价铬或六价铬的废水排出,使局部地区受到铬的污 染。
废水或者雨水等的冲刷,使铬侵入饮用水中,国家规定饮用水中含铬(六价)量不得超 过 0.05mg/L 。
4铅:很多工业废水、粉尘、废渣中都含有铅及其化合物,进入饮用水可造成污染。
铅可与 体内的一系列蛋白质、酶、氨基酸的官能团相结合,干扰机体许多方面的生化和生理活动。
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人体每人每周耐受量为0.3mg ,研究表明,饮用水中铅含 量为0.1mg/L 时,可能引起血铅浓度超过 30卩g/100ml ,这对儿童是过高的,成人每日摄入 铅量大于230卩g ,则超过人体耐受量。
我国规定饮用水中铅含量不得超过 5汞:人的中毒剂量为 0.1〜0.2g ,致死量为0.3g 。
有机汞的毒性比无机汞大。
要是无机汞,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汞,并可通过食物链在水生生物(如鱿、 内富集,人食用后,可引起慢性中毒,损害神经和肾脏,如日本所称的“水俣病” 毒理性和蓄积作用,标准限值为0.001mg/L 。
6硒:水中硒除地质因素外,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
硒是人体必备元素,对人体中辅酶 生物合成很重要,而辅酶 Q 存在于心肌,可防止血压的上升。
硒的化合物对人和动物均有毒,有明显的蓄积作用,可引起急、慢性中毒,破坏一系列的生物酶系统,对肝、肾、骨骼 和中枢神经系统有破坏作用。
根据硒的生理作用及毒性,标准限值为0.01mg/L 。
7氰化物: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对人的致死剂量为 1mg/kg ,污染来源于电镀、炼金、热处 0.01mg/L 。
饮水中的汞主 贝类等)体 。
基于其理、煤气、有机玻璃、苯、照相及农业生产的废弃物中。
氰化物进入人体,快速从黏膜吸收,在血液中生成血红蛋白而呈中毒症状, 可引起细胞内知悉,组织缺氧,导致脑组织首先受损, 而呼吸中枢麻痹常为其中毒的致死原因。
动物实验表明:氰化物剂量为0.025mg/kg 时,大 鼠的过氧化氢酶增高,条件反射活动有变化,剂量为化物毒性很强,标准限值为 0.05mg/L 。
8氟化物:地面水中氟含量偏高往往是由于工业废水污染的结果,氟是人体微量元素,能 保护牙齿,抑制细菌引起的糖分解所需的酶, 饮水含氟量低于0.5mg/L 时易产生龋齿,高于1.0mg/L 时又容易发生氟斑牙。
综合考虑饮水中氟含量为1.0mg/L 时对牙齿的轻度影响和氟 的防龋作用,以及我国广大的高氟区饮水进行除氟或更换水源的经济代价,标准限值为1.0mg/L 。
9硝酸盐:有资料表明,当饮用水中的硝酸盐大于 10mg/L 时,对儿童可能有危害,是因为 其还原成亚硝酸盐之后, 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
因地下水的含量比地面水高, 综合考虑硝 酸盐标准限值(以 N 元素计)为地面水 10mg/L ,地下水20mg/L 。
10三氯甲烷:即氯仿,有潜在的致癌危险性,一般是因饮用水氯化物消毒而残留于水中,会对动物和人的肝和肾造成损伤与破坏,包括坏死和硬化,基于此结合我国国情, 对三氯甲烷标准限值为0.06mg/L 。
11四氯化碳:具有多种毒理效应,包括致癌性、对肝和肾的损害,急性中毒症状为呼吸困难、紫绀、蛋白尿、血尿、黄疸、肝肿大等,以前我国规定每升水不得超过0.003mg ,现在则规定不能超过 0.002mg/L 。
12溴酸盐:水中一般不存在溴酸盐,但矿泉水之类的饮用水通常用臭氧消毒,可产生无机 消毒副产物溴酸盐,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将其列为2B 级致癌物,长期摄入会大大 增加肾癌、甲状腺和腹膜间皮瘤的发病率。
参照WHO 的建议,我国将水中溴酸盐标准限值 定为不得超过0.01mg/L 。
13甲醛:饮用水中甲醛的来源主要是工业废水的排放和水中天然有机物 (腐殖质)在臭氧化,氯化过程中氧化的产物。
IARC 将甲醛列为2A 类致癌物,我国规定饮水中甲醛含量不得超 过 0.9mg/L 。
14亚氯酸盐、氯酸盐:是由于使用二氧化氯对饮水进行消毒所产生的产物,一般来说对人 体产生的损害不大,长期大量饮用会产生血红素增高,但仍在正常范围内,IARC 将亚氯酸 盐列为对人的致癌性尚无法分类(3类)。
我国根据 WHO 的建议值规定饮用水中亚氯酸盐 不得超过0.7mg/L 。
感官性质和一般化学指标:1色度:色度通常来自带色的有机物、金属或高色度的工业废水污染。
色度大于 (铂钴色度单位)时,多数人可察觉,大于30度时,所有人均可察觉并感到嫌恶。
因此,标准限值为15度。
2浑浊度:浑浊度是由于水中存在泥沙、胶体物、有机物、微生物等造成的,它与河岸 的性质、水流速度、工业废水的污染有关,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浑浊度在10度(散射浑浊度单位/NTU )时,使人普遍感到浑浊, 超过5度即可引起人们的注意, 我国现行标准限值为 1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 5度。
3水的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或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 所致。
饮用水正常味道的改变, 可能是原水水质的改变, 或者处理不充分,也可能因受二次污染所致。
嗅味是人们饮水时最直接最早的质量参数之一,出现异常嗅味可能是水 质污染的信号,故规定正常饮用水不得出现异嗅、异味。
0.05,mg/kg 时无异常变化。
考虑到氰 15度4肉眼可见物:水源水中的肉眼可见物包括各种可能的杂质。
如果自来水含有这些物质则可能引起用户不满,常见的肉眼可见物有,悬浮固体、水面飘浮物、沉积物、微生物和未成熟的幼体等,这些物质可能导致疾病流行等,故饮水标准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
5pH :天然水的pH 值在6.5~8.5之间,在水的净化处理过程中,由于投加处理剂、液氯 等,可使pH 值发生变化,碱性水有倾向沉淀作用,但对氯化消毒的效果有所降低,酸 性水有侵蚀作用,影响水质。
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限值为 6.5~8.5.0.2mg/L 。
7铁: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天然水中广泛存在,饮用水含铁量增高可能来自铁管道以及含铁的各种水处理剂。
含铁量过高的水在管道内易生长铁细菌, 增加水的浑浊 度,当含铁量在0.3mg/L 时,色度为20度,在0.5mg/L 时,色度大于30度,在1.0mg/L 时,水有明显金属味,难以饮用。
铁的标准限值为 0.3mg/L 。
8锰:锰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水中的锰来自自然环境或工业废水污染。
锰在水中较 难氧化,在净化处理过程中较难去除,水中有微量锰时,呈现黄褐色。
水管内壁上逐步沉积,在水压波动时可造成黑水现象。
锰在浓度超过 是衣物和固定设备染色,在较高浓度时产生不良味道。
故标准限值为9铜:水中铜多数来自工业废水污染,或用以控制水中藻类繁殖的铜盐。
铜是人体必需 的微量元素。
铜的毒性小,但过量的铜是有害的,如口服 100mg/L 可引起恶心、腹痛,长期摄入可引起肝硬变和神经系统失常病状。
资料表明:水中含铜量达5mg/L 时,水 显色并带有苦味;达1.5mg/L 时,有明显的金属味;超过 1mg/L ,可使衣物器皿染成绿 色。
故标准限值为 1.0mg/L 。
10锌:天然水中含锌量很低,饮用水中含锌量增高可能来源于镀锌管道和工业废水。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锌的毒性很低,但摄入过多则刺激胃肠道和产生恶心,口服1.0mg/L 。
11氯化物:地面水和地下水都含有氯化物,水中的氯化物来自流过含氯化物的地层, 海洋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污染,自来水采用液氯消毒时,能增加氯化物的含量。
氯化物是人体需要的元素,氯过高会对配水系统有腐蚀作用,故对氯化物的限值为250mg/L 。
12硫酸盐:天然水中普遍含有硫酸盐。
硫酸盐过高,主要是矿区重金属的氧化或工业废水污染的结果,水处理中硫酸铝净水剂的使用可明显地增加硫酸盐浓度。
硫酸盐过高 易导致锅炉结垢,引起不良的水味和具有轻泻作用, 一般而言,饮用水中硫酸盐浓度大于750mg/L 时有轻泻作用,浓度为300~400mg/L 时,开始察觉有味,在 200~300mg/L 时无明显异味,故标准限值为 250mg/L 。
13溶解性总固体:水中溶解性固体主要包括无机物,主要成分为钙、镁、钠的重碳酸盐、氯化物和碳酸盐,高于 1200mg/L 可产生苦咸味,故规定标准限值为 1000mg/L 。
6铝:天然水中的铝含量很低,饮用水中的铝多数来自含铝的水处理剂。
有资料表明:铝与老年痴呆有关, 且可抑制胃液和胃酸的分泌,使胃蛋白酶活性下降, 导致甲状旁腺的亢进。
鉴于此,我国规定饮用水中铝的标准限值为 锰的氧化物能在 0.15mg/L 时,能O.1mg/L 。
1g 的硫酸锌可引起严重中毒,水中含锌 10mg/L 时,呈现浑浊;5mg/L 时,有金属涩味 和乳白光色,故标准限值为14总硬度:水的硬度是由溶解于水中的多种金属离子产生的,主要是钙,其次是镁。
人饮用高硬度的水可引起胃肠功能的暂时性紊乱,据国内报道,饮用总硬度为707~935 mg/L的水,第二天人出现不同程度腹胀、腹泻和腹痛等肠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