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层次药学从业人员看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的构成摘要:对高层次药学科技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构成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高层次药学科技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文化素质、创新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对造就培养高层次创新科技人才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层次药学;科技创新人才;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人才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性资源和决定性因素。
因此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科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创新人才是什么样的,或者说创新人才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对于这种目标性的问题,认识的全面和确切,在使用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诸多问题中,无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本文以科技创新人才为例,通过对高层次药学从业人员的素质特征的分析,探讨创新人才的素质构成。
一、知识文化素质知识文化素质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
一个人要取得高深造诣,就应知识广博。
文化知识基础宽厚,这是高层次药学从业人员素质的一个共同特征,也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的一个基本特征,其重要标志之一是学历层次高,知识面宽,功底扎实。
以药学发展成熟的美国为例,美国大学设置药学学士学位Bachelor of Pharmacy degree,如今随着药学专业的升温,该学位已不再提供。
代之的是药学博士Doctor of Pharmacy(Pharm. D.),Pharm. D.是参加美国各州执业药师考试的唯一认可学位,因此要想在美国拿到药剂师执照,获得药学博士的学位是必经之路。
高层次药学从业人员的学历和知识结构明显表明,这个群体的知识基础是一流的。
需要指出:知识基础的宽厚与博士学位没有必然联系。
但我们要强调的是,如果不下功夫使自己具备宽厚的知识基础,而企图成为高层次创新人才,那只能是一种时髦的空谈或空中楼阁式的臆想。
这不仅因为,不同学科之间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而且还因为,只有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立体作战,才能形成强势,攻克难关。
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知识基础理所当然地应该包括前沿知识,因为“创新”的前提条件是知道何者为“新”。
而“新”——新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设施等的认知与把握,是与文化知识基础宽厚、功底扎实密不可分的。
二、创新素质创新素质不是独立于人的一般素质之外的素质,它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
高层次创新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即必须具备矢志不渝的创新精神、不同常人的创新思维和卓越的创新实践能力。
(一)矢志不渝的创新精神。
药学专家﹑民营企业家﹑上海荣神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定恩教授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篇资料,证明卵白蛋白的氨基酸配比和人体血清白蛋白相似。
此刻,一个大胆想法在他脑海里浮现:如果能用卵白蛋白替代人体血清白蛋白,那么就很有可能治疗肝硬化。
偶然机会转变为大胆想法,这是何等执着的创新精神!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的一个突出特征。
100年来全世界各种新药的产生,可以说是20世纪药学领域发展历程的缩影,也是一部创新发展的历史。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创新,科学的生命在于创新,科学家的贡献在于创新。
(二)不同常人的创新思维。
所谓创新思维,一般说来,就是创新人才在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锐性、思维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预见性等思维品质。
它是创新性人才在已有经验信息的基础上,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筛选、加工、制作时的新的判断、新的思路、新的结论。
创新活动,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表现为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对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揭示。
它需要走前人、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提出前人、别人没有提出过的想法和见解。
要做到这些,就要求创新性人才具有创新性思维的品质。
就要求创新性人才具有创新性思维的品质。
(三)卓越的创新实践能力。
科技创新人才应该不仅能够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而且应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实践能力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以发现用卵白蛋白代替血清白蛋白,研制治疗肝硬化新药安泰胶囊的王定恩教授为例。
在实验初期,为了寻找最佳酶解方法,王定恩要参考酶的选择、酶解的时间、温度、生物反应的酸碱度以及酶的配比5个参数配比的排列组合,实验难度很大。
王定恩以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天天泡在实验室里,找了不下十几种物质,最终找到了符合他要求的木瓜酶。
木瓜酶中含有5种酶,并且从水果中提取,天然无毒,是最理想的物质。
木瓜酶解卵白蛋白的方法诞生了,并获得了国家专利,他再接再厉,利用进一步的硬摩擦酶解技术,将珍珠粉中的珍珠壳角蛋白酶解成了人休容易吸收的珍珠多肤。
历经两年多,终于如愿以偿,研制成功了无毒无副作用、对修复肝细胞有很好疗效、甚至具有保健、安神作用的多肤性产品—安泰胶囊。
三、心理素质古今中外的药学大家可以发现,他们大都有着如下共同的特质:难以满足的好奇心、对科学的强烈爱好和浓厚兴趣、善于联想和想象丰富等可贵的心理品质。
(一)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好奇特质。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人对新异刺激的一种探究反应,它在科技创造活动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因为,好奇心可以激发人们的求知欲,促使观察力敏锐化,启发人们进行独立思考,增强创造能力,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不满足于旧有的、一成不变的事物、现象和行为,高科技创新人才就应该喜欢寻根究底,并往往从常人看来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和其中所包含的特殊意义。
(二)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兴趣特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持久的驱动力。
对科学的强烈的爱好和浓厚兴趣,是高层次药学从业人员的又一个共同心理特征。
对科技的创新、追求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研究者付出常人难以想象,也难以忍受的汗水。
只有对科技,对创新具有强烈兴趣,才会使他们获得追求创新的长久激励。
大量事实表明,对科学研究的强烈爱好和浓厚兴趣是科学家们取得成就的重要心理因素。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积极研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当这种认识进一步发展成为从事实际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爱好。
对某种事有兴趣,对某些活动特别爱好,这对于提高活动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兴趣、爱好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
人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就等于是从事自己的爱好,把工作当作一件乐事,在身心愉悦的前提下工作,往往会使人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精力充沛自然创造能力就高,创新能力就大。
二是,兴趣、爱好可以有效激发人的耐力。
从事科技创新工作是件需要付出很大体力、脑力劳动的事情,它需要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持久的毅力。
兴趣则可以有效激发人的耐力。
(三)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无庸置疑,高度的创造能力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有所成就者共同所具有的最突出的心理品质。
一般认为,科技创造力的外延比较丰富,包括与科技创新活动有关的所有能力,如智力、毅力、情感、兴趣等多层次、多方位的品质。
我们这里所说的创造能力,主要指科技创新人才具有的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联系能力。
这种创造力使科技创新人才具有敏锐的直觉能力和多发创新灵感、善于捕捉创新机会。
可以这么说,想象力是科技创新所必备的最实在的因素,它贯穿整个创新过程。
创新科技首要的问题是提出新颖的、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其次需要理解和记忆相关资料,联系和分析相关领域和事实。
而这些都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也正因为如此,具有高度创造性的科技创新人才往往都具有丰富想象联想力等素质。
四、道德品质素质诺贝尔奖的原先宗旨是促进科学的发展,为全人类谋利益,因此它的评定标准,不仅重视科学家的杰出成就,而且注重科学家的道德品质。
浏览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道德品质材料,这些科学家不仅国籍、语言不同,而且思想信仰、行为特点也各异。
寻找其道德品质方面的特征,可以列出许多,但比较集中的是具有高度责任心、协同精神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一)高度的责任心。
我们认为高度责任心这应该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特征。
居里夫人和丈夫一同发现人工放射性、创造人造同位素是在1933年,但两人没有急于公布于众,而是做了许多实验验证,1934年初才公布了自己的成果。
(二)协同精神。
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过程。
因此,要实现某一科技创新,往往需要多个研究者的参与。
这时,科技创新人才的协同精神就显得必不可少了。
协同精神就是同相关主体主动配合、团结合作的精神。
能够很好的“协同”,往往可以决定一个研究团队的成败。
在获诺贝尔奖的成果中,合作成果越来越多,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都是团体合作的结晶。
从20世纪开始,科学研究就已经进入了“大科学”时代,任何一项创造发明,几乎都离不开前人的劳动和今人的相互合作,“合作、探索、创新”已作为先进的学习、科研理念。
1828年,贝采里乌斯和俄国多尔巴特大学的化学教授奥桑(Osann,G.W.)到乌拉尔山的铂矿去考察。
他们研究了用王水溶解粗制铂后的残渣,贝采里乌斯从中取得钯、锇、铑、铱四种金属。
奥桑则不同,他以为自己发现了三种新金属,并命名为Pluranium、ruthenium、Polinium。
1840年克劳斯对铂溶在王水中的残余物深感兴趣。
他从彼得堡的一名炼铂匠那里购来铂渣两磅。
经分析后,从中不仅提出微量的钯、铑、锇、铱等金属、并取得百分之十的铂。
这个分析结果克劳斯呈报政府矿物当局,财政大臣康克林伯爵完全赞成克劳斯的研究报告。
政府矿物工程师主任契夫金赠给二十磅铂渣作为礼物。
克劳斯将铂渣、苛性钾、硝酸钾混在一起,放在银坩埚中加热烧红,约经过一个半小时,把反应后熔块投到大量水中,放在黑暗的地方静置四昼夜,入硝酸酸化,可见柔软的黑色沉淀物(二氧化锇)析出(其中含有部分氧化钌)。
克劳斯将黑色沉淀物与王水一同蒸馏,可得黄色晶体(四氧化锇)。
在蒸馏后所余的残渣中加入氯化铵溶液,得到一种盐(氯钌化铵)。
锻烧此盐,得到海绵状的金属。
克劳斯出于爱国的热情,同时也为了表彰奥桑的工作,新金属的名称仍保留Ruthenium(钌)字,意即“俄罗斯”。
钌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温度达100℃时,对普通的酸包括王水在内均有抗御力。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时代,个人的力量越来越小,单靠个人能力解决大科研问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借助集体的智慧、团队的力量,需要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完成。
(三)献身科学的精神。
为了探索研究,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大都过着如同苦行僧一般的生活而无怨无悔;为了创造发明,他们锲而不舍,上下求索,勇于献身,百折不挠。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盖达塞克与普鲁西纳,他们一个揭示了蔓延在土著人中间的“库鲁病”的病因,揭开了对慢性病毒病研究的序幕;一个揭示了震撼英伦三岛并蔓延欧洲大陆的疯牛病有共同病原体的克-雅氏病的病因,揭开了对非传统意义的病毒研究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