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课时作业命题人:李益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氧气易溶于水B、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D、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变为淡蓝色液体,也可变为雪花状淡蓝色固体2、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A.O2 B.N2 C.C02 D.空气3、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甲烷燃烧B、酒的酿造C、食物腐烂D、动植物呼吸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 ) A.镁条 B.红磷 C.木炭 D.硫磺5、将燃着的火柴a、b分别放入下图两个集气瓶,出现的现象是( )A.a熄灭、b变旺 B.a更旺、b熄灭 C.a、b都变旺 D.a、b都熄灭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A、铁丝B、木炭C、白磷 .D、硫粉7、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在瓶底留些水或铺一层细沙的是()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硫磺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B.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C.化合反应的共同特征是两种物质反应而生成另一种物D.不论是否有氧气参加,只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就属于化合反应11、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我用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
C操作,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
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12、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气体,把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试判断A、B、C、D个是什么物质。
请把答案填在空格内。
A是______;B是_______;C是______;D是_______。
你能用符号把它们表示出来吗试试看:A是______;B是_______;C是______;D是_______。
制取氧气1.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2. 下列含氧化合物,不需要加热就能够直接产生O2的是()A、H2O2B、MnO2C、Fe2O3D、KClO33.小亮同学设计右图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气体,你认为他能制得的气体是()A.用KMnO4粉末制取O2B.用KClO3和MnO2制取O2C.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4.过去教材中实验室制氧气,常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从预热到收集满一瓶(250mL)氧气大约需8~10分钟,从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比较困难,曾有同学去闻自己收集到的氧气,想找找吸氧的感觉,结果却闻到刺激性气味(少量氯酸钾发生副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
现行教材已改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都有哪些(1)(2)(3)(4)5.在下列中学化学实验常见的实验装置中。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 ;②__(2)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 (填序号,下同)。
(3)在常温下,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 ;由于二氧化硫是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所以应用__ 装置进行收集,以便将尾气吸收处理,避免造成大气污染。
6. 请结合图10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b 。
(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10中 (填标号,下同)与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
燃烧与灭火1、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B.火柴梗着火点高C.火柴梗着火点低 D.火柴梗接触不到氧气2、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3、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4、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C.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D.贵重设备失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5、下列各组混气体中,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 CH4和O2 B.H2和CO C.CO2和CH4 D.CO2和O26、下列有关爆炸的说法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只有点燃火药才能发生爆炸现象B.只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后才可能发生爆炸C.空气与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微粒混合,在有限空间中遇明火很有可能发生爆炸D.只要将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就一定发生爆炸7、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C.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D.做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8、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D.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9、向沸水中加入一块白磷,白磷不能燃烧的原因是()A、没有点燃B、未与氧气接触C、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D、水的温度太低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 B.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1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2、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
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13、在煤矿的矿井里,为了防止瓦斯爆炸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A、进矿井时先做灯火实验B、准备好灭火器材C、通风并严禁烟火D、戴装有活性炭的面具14、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的原理的是()A、住宅着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B、烧菜时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方的小片树林砍掉15、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A. 提供可燃物B.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 提供氧气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6、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最确切的是()A.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 B. 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C. 可燃物不进行点火是不可能燃烧的D. 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化学式与化合价1.金属元素M只有一种化合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O,则下列化学式中错误的是()A. MCl2 B. MCO3 C. MSO4 D. MOH2.硝酸的化学式为HNO3,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3 B. +2 C. +3 D. +53.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nROn+1,则R的化合价为()A. n+1 B. n+2 C. n﹣1 D. n﹣24.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氧化铁的化学式为() A. FeO2 B. FeO C. Fe2O3 D. Fe3O45.已知锌的化合价为+2价,硫的化合价有﹣2、+4和+6价.根据此处提供的化合价,某同学认为锌与硫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有①Zn2S;②ZnS;③ZnS2;④ZnS3.其中正确的是()A.①和② B.仅是② C.②③④ D.全是6.微型录音机需使用高性能的磁带,这种磁带上涂布的磁粉中,主要成份是化学式为CoFe2O4的化合物.又知 Co(钴)和Fe都有+2、+3两种化合价,且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都只具有一种化合价,则CoFe2O4中Co和Fe的化合价分别是()A. +2,+3 B. +2,+2 C. +3,+3 D. +3,+27.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①5个氢气分子 _______ ;②一个铜原子 _________ ;③碳酸根离子 _________ ;④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______⑤过氧化氢的化学式 ______ ;⑥硫离子 ______8.写出下列化学符号的含义:① H ② H2③ 2H ④ S⑤ Mg2+⑥ O2-⑦9.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各数字的含义:① 3H2SO4② Mg2+③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