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视制作中镜头剪辑的基本原则

影视制作中镜头剪辑的基本原则


2018 年 12 月 22 日
思考
影视制作中,镜头剪接的技巧有哪些?
影视制作中镜头剪接的
基本原则
1 2
镜 头 的 剪 接 要 合 乎 逻 辑
镜头的剪接遵循“轴线规律”
遵循“动接动、静接静”原则 景 别 的 过 渡 自 然 、 合 理
3
4
5
光 线 、 色 调 的 过 渡 要 自 然
1
镜头的剪接要合乎逻辑
叙事因素 传达作品的艺术含义
造型因素
视觉因素(屏幕造型) —— 构图、色彩、运动、节奏、剪辑… 非视觉因素 —— 语言、音响、音乐
a. 动接动 如果前后两个镜头,同一主体或不同主体的动作是连贯的,可以用 动作接动作。 b. 静接静 如果前后两个镜头的主体物运动是不连贯的或它们中间有停顿的, 那么,这两个镜头的剪接必须在前一个镜头的主体做完一个完整的动 作停下来后,接一个从静止开始的动作。 例子
3
遵循“动接动、静接静”原则
B.对镜头运动
表现为视听一体化的综合,创造着屏幕的世界
1
镜头的剪接要合乎逻辑
引起兴趣
观察动作
观察表情
通过屏幕
(1)让观众了解画面内容 (2)了解事件环境与进程 (3)引起观众感情上的共鸣
1
镜头的剪接要合乎逻辑
叙事因素的衔接必须合乎逻辑
符合生活的逻辑
依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空间关系和事物 之 间的相关性去结构镜头。
正确把握景别的变换,首先要了解不同景 别及其组合在表达意义中的作用。 远、全、中、近、特 —— 表意功能?
4
景别的过渡自然、合理
剪接时,景别的变化: 叙事性的剪接
情绪性的剪接
叙事性的剪接,景别过渡要自然合理, 景别变化要明显 平稳、流畅的视觉感受 相同景别剪接在一起 产生跳动感
4
景别的过渡自然、合理
顺切:两镜头间主体方向、速度、屏幕内外地点、 色彩及大致矢量强度都具有连续性。
4
景别的过渡自然、合理
不顺畅的切换:主体运动方向突然改变,而景别变化不大
4
景别的过渡自然、合理
景别相差太大——主体不连续
4
景别的过渡自然、合理
情绪性的剪接
考虑: 景别
视觉感受强度
同类景别镜头剪接在一起
积累的效果
心理感受
视觉震惊
4
景别的过渡自然、合理
聚合矢量之间的切可以产生高强度的屏幕事件
5
光线、色调的过渡要自然
相邻镜头的光线和色调不能相差太大,否则会导致突然的变化, 给观众视觉上的不舒服的感觉。 在教育类的影视作品中,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和思维。


影视制作中镜头剪接的基本原则:
(一)镜头的剪接要合乎逻辑 (二)镜头的剪接遵循“轴线规律” (三)遵循“动接动,静接静”原则 (四)景别的过渡要自然、合理 (五)光线、色调的过渡要自然
在轴线一侧180º 内设 置机位
镜头应带有主观 参与意识——在介 绍完关系后,就应 及时转到“过肩镜 头、近景” (主观镜头、交叉 拍摄) 长时间在轴线 垂直点上设置机位 就缺少参与意识。
2
镜头的剪接遵循“轴线规律”
2
镜头的剪接遵循“轴线规律”
同轴拍摄
跳轴拍摄
3
遵循“动接动、静接静”原则
A.对运动的主体
镜头的剪接遵循“轴线规律”

• • • •
轴线:被摄主体的朝向、运动方向、运动轨迹 和两个以上静态主体每两者之间联系构成的一条 假想的线。 “轴线规律”即 在轴线一侧范围内设置摄影角度(机位) 方向轴线 运动轴线

关系轴线
2
镜头的剪接遵循“轴线规律”2镜头的剪接遵循“轴线规律”
2
镜头的剪接遵循“轴线规律”
符合观众观看作品时的心理逻辑
1
镜头的剪接要合乎逻辑
比较人们的两种观察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
从屏幕中的观察
如:物体的相对位置、运动的方向性、运动状态、 视觉注意中心、视线的方向、……
1
镜头的剪接要合乎逻辑
在剪接中,
(需要)利用一定的造型特点
及画面造型之间的关系。
—— 适应人们日常心理体验。
2
a.
动接动
若前一镜头无落幅,下一个镜头则无需起幅;
b. 静接静 若前一镜头有落幅,下一个镜头必须有起幅。
3
遵循“动接动、静接静”原则
C.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的剪接
静接静 a. b. 固定镜头 + 运动镜头(有起幅) 固定镜头
运动镜头(有落幅)+
例子
4
景别的过渡自然、合理
景别: 画面中表现出的视域范围的大小。 不同的景别 —— 传达不同性质的信息 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