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4全套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4全套教案


【探究新知】
1.我们已经知道,潮汐、钟表都是一种周期现象,请同学们观察钱塘江潮的图片(投影图
片), 注意波浪是怎样变化的?可见, 波浪每隔一段时间会重复出现, 这也是一种周期现象。
请你举出生活中存在周期现象的例子。 (单摆运动、四季变化等)
(板书:一、我们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2.那么我们怎样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周期现象呢?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
算。
过程与方法
类比初中所学的角的概念, 以前所学角的概念是从静止的观点阐述, 现在是从运动的观点阐
略解: f(11) = f(6 +5) = f(6) = f(1 +5) = f(1) = 2005
(3) 已知奇函数 f(x) 是 R 上的函数,且 f(1) = 2,f(x + 3) = f(x) ,求 f(8)
略解: f(8) = f(2 + 2× 3) = f(2) = f( - 1+ 3) = f( - 1) =- f(1) 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推广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
( 2)理解象限角、坐标轴上的
角的概念;( 3)理解任意角的概念,掌握所有与
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
角)的表示方
法;( 4)能表示特殊位置(或给定区域内)的角的集合; ( 5)能进行简单的角的集合之间运
1
水会发生潮汐现象, 大约在每一昼夜的时间里, 潮水会涨落两次, 这种现象就是我们今天要
学到的周期现象。再比如, [ 取出一个钟表 , 实际操作 ] 我们发现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
每经过一周就会重复, 这也是一种周期现象。 所以, 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周期
现象与周期函数。 ( 板书课题 )
f(x + 3T) = f[(x + 2T) +T] = f(x +2T) = f(x)
本题小结,由学生完成,总结出“周期函数的周期有无数个”
,教师指出一般情况下,为避
免引起混淆,特指最小正周期。
(2) 已知函数 f(x) 是 R上的周期为 5 的周期函数,且 f(1) =2005, 求 f(11)
P3—— P4 的相
关内容,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何理解“散点图”?
②图 1-1 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
③如何理解图 1-1 中的“ H/m”和“ t/h ”?
④对于周期函数的定义,你的理解是怎样? 以上问题都由学生来回答, 教师加以点拨并总结: 周期函数定义的理解要掌握三个条件, 即 存在不为 0 的常数 T; x 必须是定义域内的任意值; f(x +T) = f(x) 。 (板书:二、周期函数的概念) 3. [ 展示投影 ] 练习 : 已知函数 f(x) 满足对定义域内的任意 x,均存在非零常数 T,使得 f(x + T) =f(x) 。 求 f(x + 2T) , f(x + 3T) 略解: f(x + 2T) = f[(x + T) +T] = f(x + T) = f(x)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 4 教案集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 4 第一章 《三角函数》全部教案
定边中学杜卫军整理 §1.1 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周期现象在现实中广泛存在; ( 2)感受周期现象对实际工作的意义; ( 3)理解周 期函数的概念; ( 4)能熟练地判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周期; ( 5)能利用周期函数定义进行简 单运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单摆运动、时钟的圆周运动、潮汐、波浪、四季变化等,让学生感知周期现 象;从数学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就可以得到周期函数的定义;根据周期性的定义,再在实 践中加以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 使同学们对周期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而激 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 感受周期现象的存在,会判断是否为周期现象。 难点 : 周期函数概念的理解,以及简单的应用。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指导于生活。 在大千世界有很多的现象,通过具体现象让学生通 过观察、 类比、 思考、 交流、 讨论, 感知周期现象的存在。 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周期性的定义, 再应用于实践。 教学用具 : 实物、图片、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海南岛非常幸福,可以经常看到大海,陶冶我们的情操。众所周知,海
【巩固深化,发展思维】
2
1.请同学们先自主学习课本 P4 倒数第五行—— P5 倒数第四行,然后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展 开合作交流。 2.例题讲评 例 1. 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y 是时间 t 的函数吗?如果是,这个函数 y= f(t) 是不是周期函数? 例 2. 图 1-4 (见课本)是钟摆的示意图,摆心 A 到铅垂线 MN的距离 y 是时间 t 的函数, y =g(t) 。根据钟摆的知识,容易说明 g(t + T) = g(t), 其中 T 为钟摆摆动一周(往返一次) 所需的时间,函数 y= g(t) 是周期函数。若以钟摆偏离铅垂线 MN的角 θ 的度数为变量,根 据物理知识,摆心 A 到铅垂线 MN的距离 y 也是 θ的周期函数。 例 3. 图 1-5 (见课本)是水车的示意图, 水车上 A 点到水面的距离 y 是时间 t 的函数。 假设 水车 5min 转一圈,那么 y 的值每经过 5min 就会重复出现,因此,该函数是周期函数。 3.小组课堂作业 (1) 课本 P6 的思考与交流 (2) ( 回答 ) 今天是星期三那么 7k(k ∈Z) 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 ?7k(k ∈ Z) 天前的那一天是星 期几 ?100 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 ? 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1.作业:习题 1.1 第 1,2,3 题. 2.多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周期现象的例子,进一步理解它的特点. 七、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