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测量》说课稿
湖北省黄冈中学徐仁华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于黄冈中学的物理教师徐仁华,今天非常荣幸能代表我们学校来这里与在座的各位专家、同行学习交流。
今天,我主要是就我们在一轮复习中关于《电阻的测量》这一块与大家共同探讨,说得不到的地方欢迎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关于《电阻的测量》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感受,我今天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跟大家共同探讨,也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几个主要环节:
1、说考纲
2、说教材
3、说学生
4、在复习《电阻的测量》时的几点看法
5、我们在复习这部分时的一些具体方案
一、说考纲
新课标下考纲对这部分知识的具体要求是:
【总结】2013年高考仍然是热点
二、说教材
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叙述这个问题:
1、《电阻的测量》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电阻测量》虽然不是高考《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学生实验,但在其他几个电学实验中都或多或少的考查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具体体现在:(1)《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着重谈了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接法和滑动变阻器分压式和限流式的选取,这也是电阻测量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核心也是导体电阻值的测量。
(3)《电表的改装》中也伴随有电表内阻的测量问题,且属于伏安法测电阻问题的变形----半偏法。
(4)《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是电阻测量的基本问题,且贯彻电阻测量中的一个基本思想----即计算法求电阻。
总结:可以说,《电阻的测量》是整个高中电学实验的核心
2、电阻的测量在高考中的地位和作用
(1)《电阻测量》不仅考查了大纲和考试说明所要求的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同时也有效地考查了电学基础知识.它所具备的双重考查功能是许多其他
实验无法替代的.
(2)电学实验肩负着考查恒定电流这一章的使命.而电学实验中《电阻测量》尤其是设计性实验题最富于变化,最能体现考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从而为
命题者提供了广阔的命题空间.
总结:所以说,《电阻的测量》是高考中的热点
三、说学生(对学生当前对这部分的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通过之前对电学实验的学习对《电阻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几种主要方法有一定
的印象,但有些方法和原理在运用的时候不够熟练。
反映学生运用这部分知识的能力非常欠缺。
2.《电阻测量》因为综合性强,考虑的因素多,对整体和局部把握的能力要求高,往
往会出现因为一个问题没有注意到而导致全盘皆输,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甚至对这类问题产生恐惧心理,使学生的学习信心倍受打击。
鉴于以上情况,对于这块知识的复习我有两点看法:
四、复习建议
1、分解难点,不能一步到位、囫囵吞枣
可以将电学实验的难点内容进行分解,然后逐个击破,在学生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再将其进行有机整合。
比如我们采用的分解方法大致将《电阻测量》分为控制电路选择、测量电路的设计、实验器材的选择等部分,今天要跟大家重点交流的主要是测量电路设计方面的内容。
这也是《电阻的测量》中最核心的内容。
2、注重“双基”落实,以不变应万变
近年来,高考实验越考越活,但不管怎么考,总离不开最基本的“谱”,都是在一个主干知识上的延伸。
所以牢固抓住并熟练掌握每一个实验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无论是对高考还是对培养学生能力都是治本的措施。
比如《电阻测量》方法非常多,变数非常大,但其根本之法还是伏安法,欧姆定律的应用也始终贯穿其中。
下面我主要就这个问题跟大家共同探讨,也是我们在进行这部分知识复习的一个思路。
五、复习设计
【设计流程和方案】首先还是将电阻的测量方案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回顾旧的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对各种方法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试图让学生寻找到各种方法的共性,从而找到“万变不离其宗”的“宗”。
同时,通过各种方法的横向比较分析再来探寻每种方法的各自特点,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和关键点,从而逐步掌握怎样去选择方法,以及每种方法所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
最后,再通过一定的练习将这种能力进行巩固和提高,争取做到熟能生巧。
基于这样的思想,我们在复习回顾各种方法的同时,除了回顾旧的知识以外,还将有意识的将重点往“提炼共性”和“寻找特点”这两个方面倾斜。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我们常说,在教学中,既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
-----就是不仅要教会他们测量电阻的几种方法,还要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他们选择合适方法的能力。
而且往往后者更加重要。
(一)电阻测量方法的汇总复习
关于电阻的测量方法,大家都很熟悉,所以在此我也不多说。
我主要是想就我们在复习各种方法的同时,如何去贯彻“提炼共性”和“寻找特点”这两个方面的一些做法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1、伏安法测电阻
【分析原理】欧姆定律:R=U/I
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测量的电路有两种:内接法和外接法。
通过与学生探讨这两种接法误差的来源,接着在这里进行一个小的拓展:----如果电表的内阻已知,就可以消除由于电表内阻所导致的系统误差。
【设问】如何消除?
随后很自然的得出:当电表的内阻未知时,就必须根据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小来选择内外接法,从而得出如何选择,以及对各自造成的误差进行分析。
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接着继续探讨大小的标准如何衡量。
通过这些环节,可以将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内容得以回顾,然后再来讨论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变形:即给两只同类电表的处理方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伏伏法”和“安安法”。
【举例】随后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其实伏安法变形其原理并没有变:欧姆定律
2、半偏法测电阻
提到半偏法的复习,我比较喜欢先问学生两个问题来加深学生对半偏法的印象:
【设问】1、“半偏”是指什么半偏?
【回答】电表的指针------所以半偏法常常用来测量电表的内阻
【设问】2、半偏之前是一个什么状态?
【回答】满偏
接下来再让学生自己尝试画出半偏法测量电表内阻的电路图
画出电路图之后,再让学生尝试找出两种半偏法原理上的共同点,从而得出:
【原理】欧姆定律
最后,再归纳总结出半偏法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以及误差分析。
随后也可以通过一个例题来巩固落实:
【举例】
3、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主要是理解“等效”和“替代”的思想,通过分析其思想得出:其实等效替代法的原理仍然是欧姆定律----在同一电路中电路结构和电流或电压相等时,电路中的电阻也相等。
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等效替代法实验器材的特别之处。
4、计算法(也称为公式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及特点是:
①开关控制电路(由开关的断开、闭合状态改变电路的结构,分别测出电
流和电压)
②列出两种状态下方程,联立方程组求解
而这种思路和特点跟《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十分相似,故两者的实验原理也是相同的-----【原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具体内容可以借助一个例题加以分析:
【举例】
5、直接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进行测量
通过复习回顾欧姆表的内部结构可以得出其实欧姆表的原理实质上还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二)电阻测量方法的总结和归纳
通过对以上电阻测量方法的总结后,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外,更要学会领悟这些方法的精髓,从而学会运用和选择。
所以,最后对各种方法进行提炼十分必要。
我们主要是从“提炼共性”和“寻找特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各种方法的共性:(1)测量的原理都是围绕欧姆定律来展开。
(2)始终追寻电流和电压两个物理量。
--------“万变不离其宗”的“宗”
2、熟悉各种方法的特点:主要是实验器材的特点、误差来源及分析等,这是解题方法
的核心思想。
(三)课后反思
最后我还想谈谈我个人通过对《电阻的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复习的两点感悟:
1、《电阻的测量》这部分内容的难点不是难在方法,而是在方法的选择上面,这说明我们教给学生的方法也不一定是越多越好,学生出现这方面的问题很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去思考:能不能找出这些方法的共性,然后通过最简单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就像科学家在探索自然界中的规律时,最终都是通过一个最简单的定律,甚至是一个公式来概括它们间存在的普遍规律,而这恰恰就是我们物理学科的魅力之所在。
2、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内容梯度的把握,不要指望一下将所有的东西都灌输给学生,要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控制和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比如:对于较难的问题要善于将难点分解,逐个击破,就好象体育老师在教学生做操时,先做分解动作,再来综合。
我们教学中也可以这么去做。
【总结】以上就是我对《电阻的测量》这部分内容在一轮复习中的几点粗浅认识,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启发,同时,讲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各位专家同行多多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