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矿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GIS 课程设计姓名:学号:学院:环测学院班级:测绘11-1班目录1.数据格式转换 (1)2.市区择房分析...................................3.学校选址........................................4.寻找最佳路径....................................5.GIS地形表面空间分析............................6.入城高速公路配套定车场的分析....................1 数据格式转换1.1实验要求1.2实验思路1.3实验步骤打开ArcMap,加载实验用到的全部数据。

图1-1 加载实验用到的原始数据选择系统工具箱,Conversion Tools,转出至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 | CAD 至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工具,打开“CAD 至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对话框;在“输入 CAD 数据集”文本框中选择需要转换的CAD 文件,在“输出地理数据库”文本框确定输出的地理数据库的路径与名称,设置必要的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转换操作。

图1-2 CAD转至地理数据库图1-3 转至地理数据库的结果与图1-1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幅图像几乎相同,除了颜色有一些差别。

可见地理数据要素类不仅可以用CAD格式表示,也可以用个人地理数据库表示,不过他们有不同的优缺点,实际应用中要进行比较选择最适合的。

此外可以按照上面的步骤,选择要素转栅格工具,可以将不同的要素类转换为栅格。

图1-4 要素转栅格设置图1-5 polygon 转为栅格1.4实验总结2 市区择房分析2.1实验要求2.2实验思路2.3实验步骤打开ArcMap,加载实验所需要的四个要素数据。

2.3.1建立主干道噪音缓冲区在交通网络图层(network.shp)上右键选择“打开属性表”,浏览属性表,单击“表选项”按钮,选择“按属性查询”,打开“按属性查询”对话框。

在 SQL 表达式中,设置查询条件表达式:″TYPE″=′ST′(需单击“获取唯一值”将TYPE 的全部属性值加入上面的列表框中),单击“应用”按钮,选择出市区的主要道路,然后仅适用所选择的要素建立缓冲区,单位为米,指定距离为200. 图2-1 选择主干道图2-2 主干道噪音缓冲区的建立2.3.2 商业中心影响范围的建立按照与2.3.1相同的方法,对图层中的要素Marketplace建立缓冲区.图2-3 Marketplace的影响范围2.3.3 名牌高中影响范围的建立按照与2.3.1相同的方法,对图层中的要素类School建立影响范围的缓冲区图2-4 School的影响范围2.3.4名胜古迹的影响范围按照与2.3.1相同的方法,建立图层要素famousplace影响范围的缓冲区图2-5 Famousplace的影响范围2.3.5 进行叠置分析,求出满足上述4个要求的区域2.3.5.1 求取 3 个点图层缓冲区的交集区域打开 ArcToolbox,选择分析工具 |叠加分析| 相交命令,打开交集操作对话框,依次添加商业中心的缓冲区、名牌高中的缓冲区和名胜古迹缓冲区,指定输出文件路径和名称,在“连接”文本框中选择 ALL。

图2-6 添加缓冲区图层图2-7 3个点图层缓冲区的交集区域2.3.5.2 求取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的区域打开 ArcToolbox,选择分析工具| 叠加分析|擦除命令,打开图层擦除操作对话框,在“输入要素”文本框中选择三个区域的交集数据,在“擦除要素”文本框中选择主干道噪音缓冲区数据,指定输出输出文件路径和名称。

图2-8 同时满足4个条件的区域2.3.6 对整个城市区域的住房条件进行评价分别打开商业中心,名牌高中和名胜古迹影响范围的缓冲区图层的属性列表,分别添加 market,school 和 famous 字段,并全部赋值为 1,向主干道噪音缓冲区图层的属性列表中添加 voice 字段,全部赋值为-1,打开ArcToolbox,选择分析工具|叠加分析 | 联合命令,打开图层合并操作对话框,依次添加 4 个缓冲区图层,设定输出文件的路径和名称,在“连接属性”文本框中选择 ALL。

图2-9 四个区域的叠加结果对区域叠加的结果进行分析,打开生成的叠加结果文件图层的属性列表,在属性表中选择选项卡增加字段,添加一个短整型字段 class,在“编辑器”工具条中,选择编辑器 | 开始编辑…,在属性列表中的 class 字段上单击右键,选择“字段计算器”,在打开的“字段计算器”对话框中,输入运算公式:[famous]+[market]+[school]+[voice]。

应用 class 字段的属性值进行符号化分级显示。

图2-10 整个地区居住适宜性的分级图图中紫色区域最适合居住。

2.4实验总结3 学校选址3.1实验要求3.2实验思路3.3实验步骤3.3.1打开ArcMap添加实验所需要的数据图层,加载 Spatial Analyst 模块设置空间分析环境,主要注意的是在“处理范围 Analyst Extent”下拉框中选择“与图层 landuse 相同”,在“环境设置”对话框中的“栅格分析”的“像元大小”选项,在下拉框中选择“与图层 landuse 相同”。

3.3.2 从DEM提取坡度数据集选择 DEM 数据层,单击 ArcToolBox 下的“3D analyst工具->栅格表面->坡度”命令,生成 Slope_dem1 数据集。

图3-1 Slope_dem1数据集3.3.3 提取娱乐场所直线距离数据选择“rec_sites”数据层,选择 ArcToolBox->Spatial Analyst 工具->距离分析->欧氏距离命令,生成 disre-csites 数据集。

图3-2 娱乐场所欧氏距离分析3.3.4 提取学校直线距离数据集选择 School 数据层,选择 ArcToolBox->Spatial Analyst 工具 -> 距离分析-> 欧氏距离命令创建数据层,得到dis_School 数据集。

图3-3 School数据层欧氏距离分析3.3.5 重分类数据集3.3.5.1重分类坡度数据集对坡度数据重分类,得到坡度适宜性数据集。

对平坦的地区赋予较大的适宜性值,对较陡峭的地区赋予较小的适宜性值。

图3-4 坡度重分类结果3.3.5.2 重分类娱乐场所直线距离数据集按学校距娱乐场所的距离对disre-csites 进行重分类,得到娱乐场所适宜性图 reclassdisr。

距离娱乐场所最近适宜性最高,赋值 10;距离最远的地方赋值 1。

图3-5 重分类娱乐场所直线距离3.3.5.3 重分类现有学校直线距离数据集对距离学校最远的单元赋值 10,距离最近的单元赋值 1。

得到重分类学校距离图 reclassdiss。

图3-6 重分类学校距离图3.3.5.4 重分类土地利用数据集对Landuse图层分为10类,深色部分为比较适宜区,浅色部分表示适宜性比较差,白色表示该处不允许建学校。

图3-7 重分类土地利用数据3.3.6 适宜区分析单击[Spatial Analyst 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命令对各个重分类数据集的合并计算,最终适宜性数据集的加权计算公式为:Suit (最终适宜性)=reclassdisr (娱乐场所)*0.5+reclassdiss (现有学校)*0.25+reclassland土地利用数据)*0.125+reclassslope(坡度数据)*0.125。

图3-8 栅格计算器图3-9 适宜性数据集Suit将大于 7.5 的区域提取出来,得到 Suitsite,确定其为最佳选址区域.图3-10 最佳选址区域(绿色部分)3.4实验总结4 寻找最佳路径4.1实验要求4.2实验思路4.3实验步骤4.3.1运行 ArcMap设置必要的参数加载 Spatial Analyst 模块,单击“文件”菜单下的“打开”命令,打开加载数据或地图文档对话框,选择 road.mxd,按要求设置空间分析环境,“图层范围”设置为“与图层DEM相同”,“栅格分析”的“像元大小”选项设置为“与图层DEM相同”。

4.3.2创建成本数据集4.3.2.1坡度成本数据集选择 DEM 数据层,单击[3D Analyst 工具->栅格表面->坡度]命令,生成坡度数据集,选择Slope 数据层,单击[Spatial Analyst 工具->重分类->重分类]命令实施重分类,得到坡度成本数据:图4-1 坡度成本数据 reclass -slope4.3.2.2 起伏度成本数据集选择 DEM 数据层,选择[Spatial Analyst 工具->邻域分析->块统计]命令,按要求设置参数,单击 OK 按钮,生成起伏度数据层,记为 QFD。

对该数据层进行等距离重分类,得到地形起伏成本数据。

图4-2起伏度数据层图4-3 地形起伏成本数据4.3.2.3 河流成本数据集选择 River 数据层,选择[Spatial Analyst 工具->重分类->重分类]命令,按照河流等级如下进行分类: 4 级为 10;如此依次为 8, 5, 2, 1,生成河流成本数据集。

图4-4河流成本数据4.3.4 加权合并单因素成本数据选择[Spatial Analyst 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命令合并数据集,计算公式如下:Cost=reclass_river (重分类流域数据) + (reclass_slope (重分类坡度数据) *0.6+reclass_QFD(重分类起伏度数据)*0.4),得到最终成本数据集。

图4-5 最终成本数据集4.3.5 计算成本权重距离函数选择[Spatial Analyst 工具->距离分析->成本距离]命令,按要求设置参数单击“确定”按钮。

生成成本距离图,其中浅色为源点。

图4-6 成本距离图4.3.6 计算权重距离函数选择[Spatial Analyst 工具->距离分析->成本回溯链接] (定义在最近源的最小累积成本路径上为下一单元的相邻点)命令,按要求设置参数,单击“确定”按钮。

生成成本距离图,其中浅色为源点,尖点为源头。

图4-7 路径权重距离函数4.3.7 求取最短路径选择[Spatial Analyst 工具->距离分析->成本路径]命令;按要求设置参数,单击“确定”按钮,生成最终的最短路径图,其中紫色细线部分为确定的路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