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文化潮流、技术进步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0843023002 李凡诚艺术史家杜安·普雷布尔说: “设计的欲望是我们每个人天生的。
我们在选择、排列、造型的过程中决定我们生活的质量。
即使我们实际上设计的物品很少,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是在不断地卷入这种过程的, 我们影响着他人的设计, 同时也受到他人的影响。
”
那么,工业设计也是一样,它的出现,不断的深化和补充而成为国家经济、改善国民生活质量,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生活中,无论是对哲学、对文化潮流、科学技术还有生活最后那个的各个方面都具有着很大的影响。
同样,反过来说,在这些不同的层次方面,都对工业设计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一、在哲学方面,哲学的传承和发展对工业设计发展的影响(以中国哲学为主)
“意象”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审美范畴,它包含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两个层面的含义。
所谓“意”是指意图、意向;“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
“意象”是在心与物互相交融,在物象感知之上而产生的,它产生和存在于工业设计的审美活动之中,是一种理性化的科学命题。
因此,研究“意象”对工业设计的影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意象”是整个现代美学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亦为造型设计美学的核心概念,工业设计是“意象”的思维结果。
从中国的传统美学来讲,“意象”相近于想象,也可以认为是想象中的“艺术”。
而工业设计是产品设计师物化想象产品艺术化、人性化的具体体现,它直接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工业设计过程中的“意象”实际上就是设计者大脑中产品模型“情、景”的体现,它直接关系到产品设计的成效;“意象”与工业设计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二者具有因果关系,缺一不可,互为系统。
“
二、在文化潮流方面,对工业设计发展的影响
不用的地区有其他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状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等不同。
表现在设计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夜色和差异性。
日本的工业设计是从模仿学习西方走向自己的风格,虽然其产品形式上和传统文化没有直接联系,但设计的基本思维还是受到传统美学的观念的影响,如小型化,多功能化及对细节的关注等。
气候干燥,多山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严谨的德国人,因而,德国的设计体现出严谨、重功能的品质,就连较为倾向于艺术性的平面设计在这里也自由不起来,包豪斯就是其中的代表。
文化含量高,知识面广是推动社会经济的两大重要因素。
因为,构建工业设计的文化支点,对工业设计的发展尤为重要。
因为,文化的核心是创造,它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许多传统工业社会的制造业变成了智力行的工业,知识含量的日益增多,各种高科技的应用,促使一些行业的设计方式,生产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工业设计发展的影响
现代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工业设计的面貌。
工业设计本身就是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产业变化而产生的,因此,工业设计与科学技术的任何进步都有密切的关系,根本无法分开。
80年代以来,个人电脑开始迅速地进人日常生活,信息交流的日益迅速和信息量的规模巨大,电脑的绘图、制作模具等功能也大大地简化了设计的手续,缩短了设计的时间,同时使设计事务所的人员编制再也不要如同以前那么庞大了。
个人电脑(PC)的迅速发展,以及它的不断改进的各方面的设计,是现代科学技术和设计密切合作的最好例子。
其中,美国的苹果电脑公司的设计和开发具有很重要意义。
1971 年,美国的因特尔公司发明了第一部微型处理机,这种微型处理机的基本结构是
基于一个集成电路版上的,类似微型计算器。
从总的来说,工业设计师们开始在三个方面受到微型处理技术的影响:产品微型化、微型化同时使一些产品的价值大幅度的下降和微型处理技术同时影响了设计师的技术本身,原来对于手工技术的高度要求,现在基本上全部可以利用电脑解决。
材料的发展,是工业设计的重要发展依据之一。
1945 年以来,泡沫塑料开始发展,无论从性能还是从价格上讲,它都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它的性能特征特别受到某些工业设计家的喜爱。
早期的塑料使用都是比较注意采用脱模较方便的圆角、有机外型,但是,随着工艺的不断发展,对于塑料材料的细节处理,特别是精细的表面处理,开始引起广泛重视。
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科学的进步、加工技术的提高、设计手段的进步,这些因素,对于工业设计的进一步完善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