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第一讲什么是VF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第一讲什么是VF

特点
数据共享性高 数据冗余度小 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高
数据库系统阶段
程序1 程序员1
程序2 程序员2
程序n 程序员n
统一存取
数据1
数 据2
数 据n
四.数据库系统(DBS)
概念:引进数据库技术后的计算机系统 1.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2.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库系统逻辑图
应用程 序1
(2)专门运算
选择运算:对已有的数据进行选择性处理 投影运算:对表中垂直操作或运算 链接:对两个有相同字段的二维表中记录相同值进行水平方向的链接。
1.人工管理阶段
时间: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背景
计算机重要用于科学计算
特点
数据不保存 数据冗余度大 数据与程序之间依赖性大
人工管理阶段
程序1 程序2 程序n
编程员1 编程员2 编程员n
访问 访问 访问
数据 1
数据 2
数据 n
2.文件系统阶段
时间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后期
统 数据库 管理系

操作 软件
硬件
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① 实现数据高共享,减少数据冗余 ② 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 ③ 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④ 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五.数据模型
1. 实体的描述 2. 实体间联系及联系的种类 3. 数据模型
1.实体的描述
实体
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实体属性
属性 名名
元组:二维表中水平方向的行
属性: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 元组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属性 值
表结 构
2.关系运算
(1)传统运算 进行并、差、交集合运算的两个关系,必须具有相同的关系模型
并:对两张相同结构的二维表中元组合并的运算 交:去掉不相同的记录,留下相同的记录 差:去掉相同的记录,留下不相同的记录
应用程 序2
……
应用程 序n
数据库系统逻辑图
DB
MS
DB
1.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① 硬件设备 ② 数据库集合(DB) ③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及相关的软件(核心) ④ 数据库管理员(DBA)(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人员) ⑤ 用户
DBS=DB+DBMS+硬件+DBA+用户
数据库层次示意图
数据库 应用系
描述实体的特性
实体型
属性的集合
实体集
同类型的实体的集合
2.实体间联系及联系的种类
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叫联系
联系的种类如下
一对一关系 (1:1)
一对多关系 (1:n)
多对多关系 (n:n)
3.数据模型
(1)层次模型(1:n)
董事长 总经理
生产部 销售部 研发部
专业系
(2)网状模型(n:n)
教研室
课程
学生
教员
任课
选课
3.关系模型
一个关系的逻辑结构就是一张二维表。这种用二维表的形式 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型
六.关系模型
1就是一
个二维表,每个关系有一个关系
名。在vf中,一个关系存储为一
个文件,文件扩展名为.dbf,称 为表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数据处理就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存储、排序、计算等过程
信息=数据+数据处理
二.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1. 数据库(DB):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结构化的相 关数据集合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为了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 维护而配置的软件(是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二级Visual FoxPro
什么是VF(Visual FoxPro)
VF就是一种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数据库管理 系统
微软公司称vf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数据库管理 系统
一. 数据与数据处理 二. 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三. 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四. 数据库系统 五. 数据模型 六. 关系模型
背景
计算机已大量用于管理(数据处理)
特点:
数据冗余度大 易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程序与数据相互依赖
文件系统阶段
程序1
程序 员1
数 据1
程序 2
程序 员2
存取方式
数 据2
程序n
程序 员n
数 据3
3.数据库系统阶段
时间
20世纪60年代后期
背景
计算机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
一.数据与数据处理
I. 数据: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 理符号
a) 一般是指数字,字母、符号、汉字、声音、 图像、动画、影像等
II. 数据特点:数据内容不变性和数据形式的 多样性
媒体的发展



收 音
视 机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Quan Guo Ji Suan Ji Deng Ji Kao Shi
3. 数据库应用系统
数据库应用系统(DBAS)
数据库应用系统: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 发出来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的应用软件系统 例如:人事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 注意:数据库应用系统(DBSA)=DBS+程序+应用界面
三.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是数据管理 1. 人工阶段 2. 文件系统阶段 3. 数据库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