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教材《大青树下的小学》全文课件1
部编教材《大青树下的小学》全文课件1
这是课后第2题哦!
学完了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所学校有哪些
特别的地方吗?
一定要找出这所 学校不同的地方!
参考示例:①这所学校有古老的铜钟、大青树、凤尾竹等独特
的景物。②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穿戴不
同,却都成了好朋友,在同一间教室学习,一起读书,一起做
游戏。③同学们读书时,山林里的朋友都好奇地听着;同学们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
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
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
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对窗外景物的描写,突出了“安静” 二字,小动物静止不动是因为被孩子们的书读得好听所吸引和 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说明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 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
严肃而活泼的学校
“当,当当!当,当当!”大 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承孩子们来到学校, 下启孩子们开始上课。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好听”说明同学们读书时声音很响 亮、整齐,有感情,突出了孩子们对 待学习严肃认真,渴望知识的特点。
“好奇”表现了动植物们对孩子们上课感到新奇和 有趣,衬托了同学们读书专心、投入的状态。
语文要素
“打扮”写出了穿着各民族服装的的小学生在 新校园里走来走去,使校园色彩缤纷的情景, 他们把学校装扮得更漂亮了。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 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读到“绚丽多彩”眼前就出现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 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更加美丽的画面。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 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 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拟人
“看热闹”赋予动物们人的行为,表明了小动 物们为学校热闹的氛围所吸引,表现了同学们 下课时的欢乐和自由自在。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
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热闹情景, 与上课时的安静形成对比,表现了 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
拓展练笔: 请你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大家在大青树下是
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尤其是
~~~~~~~~~~~~~~~~~~~~~~~~~~~~~~~~~~~~~~~~~~~~~~~~~~~~~~~~
第1 自然段中的几个排比句,我们可以重点体会。重点学
习修辞:排比。
~~~~~
~~~~~
自读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点? 这所学校学生来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 同、穿戴不同,却在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跳 舞、一起游戏,而且这儿的山林里的朋友都可以到 学校听讲……
读读课文,想象课文中描述了哪 几幅画面?
美丽而团结的学校
“从”字开头的排比句写出小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方。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 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 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运用了“有……有……有……还 有……”句式的排比句,体现了这所 学校民族团结的特色,表明学校的学 生多来自不同的民族。
可爱而祥和的学校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
的小学。
这句话总结了上文的内 容,点明题目,抒发了作者的 自豪和赞美之情。
“古老”“粗壮”表现了学校年 代久远,渲染出历史的厚重感。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
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
晃……
对铜钟、大青树、凤尾竹的描写,更增添 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不仅突出 了学校的美丽,而且抒发出作者对大青树 下的小学的赞美之情
做游戏时,小动物们也赶来看热闹。
仿写排比句
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更多 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 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句话是 排比句,突出强调了同学们天真可爱、有礼貌、热爱祖国的特 点。本文多处运用了这样的句式,读起来有节奏感,朗朗上口, 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
仿写:
仿照“从……从……从……”的句式写一个句子, 想一想小学生还能从哪里来。
_____从___大__山__深___处__,__从___小__溪__边___,__从__小___路__尽__头___,__走__ _来__一__群___小__学__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向”字开头的排比句,突出强调了同学们天真可爱、 有礼貌和热爱祖国的特点。
语文要素
阅读方法解密—认识有新鲜感的词句
概念:新鲜感是带有个性的主观感受,对新鲜感的感受可能是多角度 的。带来新鲜感的可以是陌生的名词,可以是文中描写的事物,也可 以是一些有特色的句式。 运用:本文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这些名词我们很少 遇到,有的同学会觉得很新鲜;“大青树、绒球花、铜钟、凤尾竹” 这些事物不常见,有的同学觉得很新鲜;“从……从……从……” “向……向……向……”这样整齐的句式有的同学也会觉得很新鲜。 这些都可以算有新鲜感的词句,我们要试着理解这些词句的意思。
怎样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的,并选择其中一项写一 写当时的情景。
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跳得可精彩了!一会儿 像是孔雀在林中散步,一会儿像是孔雀在小溪边喝水、 梳理羽毛。一只只“小孔雀”美丽极了。
文章的题目是“大青树下的小学”,但是为什么要在第 3自然段写小动物的表现呢?
①这些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的小学的特点, 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②突出了孩子们读书读得 认真,读得有声有色,小动物静止不动有可能是陶醉在孩子 们的读书声中,也有可能是不忍心打扰孩子们学习;③突出 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摔跤、做游戏时的欢乐和自由自在,引 得小动物心生羡慕,前来看热闹。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品读释疑
大青树下的小学真美!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 能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填一填。
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 映了孩子们幸福的 学习生活 。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想象一下学校里都有什么,
~~~~~~~~~~~~~~~~~~~~~
同学们都在做什么,感受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在阅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