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大危险源规范管理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及现场安全检查实务

重大危险源规范管理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及现场安全检查实务


6.工作程序 6.1 危险源辨识 6.1.1 危险源辨识范围 a) 本公司在生产和服务活动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 危险源。 b) 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 源。 c) 辨识危险源应充分考虑常规、非常规两种活动 状态和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态。 6.1.2 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源的辨识通常采用现场 排查法,由质量安全检查人员同其他相关人员在现 场进行辨识、观察。
3、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局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
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 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 监督管理,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 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适用范围: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 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的重大危险源主要包括: (一)贮罐区(贮罐); (二)库区(库); (三)生产场所; (四)压力管道; (五)锅炉; (六)压力容器; (七)煤矿(井工开采); (八)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九)尾矿库。
2、广东省关于加强重大 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 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的精神,大力推进我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 理工作,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主体, 也是重大危险源管理监控的主体, 在重大危险源管理与监控中负有重要责任。 各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要认真做好十项工作: 申报登记建档、 资金投入、 安全规章制度制定、 应急技术培训、 警示标志设置、 安全检查、 监控、 设备设施安全检测检验、 事故隐患的整改、 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等。
危险等级一般分为以下四级: 一级重大危险源:(R≥200M); 二级重大危险源:(100M≤R<200M); 三级重大危险源:(50M≤R<100M); 四级重大危险源:(R<50M)。
这里R是死亡半径。
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安 全管理与检测监控,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 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 与监控的实施方案。
生产经营单位要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 进行登记建档,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
生产经营单位至少每3年要对本单位的 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已经进行安全评价并符合重大 危险源安全评估要求的,可不必进行安全 评估。
安全评估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2)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4)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 (5)重大危险源等级; (6)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7)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 (8)评分类及调查分析规则 》 (GB6441-6442-86)。 4.术语和定义 重大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严重伤害 或疾病、财产损失(直接损失2万元以上 )、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后风险 分值大于20的根源或状态。
5. 职责 5.1 公司管理者代表负责危险源辨识与风险 评价的领导工作,并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审核 批准。 5.2 公司各部门/项目部负责排查、辨识所辖 范围内的危险源并实施和管理。 5.3 质量安全部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辨识、汇 总、分析、评价和确定。质量安全部为归口管 理部门,各相关部门协助实施。
6.2 风险评价 6.2.1 风险评价采用LEC评估办法,它综合考 虑各个环节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在这 些环境的频率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所产生后果的 严重性等三方面因素,采取“评分”的办法和 对比的手段,根据总的危险分值简易评价作业 环境的潜在危险性。LEC评估法采取下列公式 计算危险性:D=L×E×C。考虑实际意义,本 计算公式不考虑概率为“0”的情况。公式中: ——D表示危险性——L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包括时间频率 和人员数量)——C表示事故造成的后果。
危险物品是指: 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本规定自二OO六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4、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程序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程序
1.目的 辨识本公司在生产或服务活动中能够 控制、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并评价 确定由此产生的风险性。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或服务活动范围内 存在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规定了对 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确定风 险是否可容许或可接受。
重大危险源是指: 长期的或者临时的生产、搬运、使 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 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 所和设施)。
重大危险源分为以下四级: (1)一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 (2)二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 (3)三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 (4)四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 至少每三年委托有法定资格的中介机构对本 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 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已经进行安全评价并符合重大危险源安全评 估要求的,可不必进行安全评估。 安全评估的中介机构应当对其安全评估的结 论负责。 安全评估报告应当报送所在地县(市、区)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安全评估的费用由被评估单位支付。
重大危险源规范管理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现场安全检查实务
1
1、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 工作的通知
目的: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 产工作的决定》及全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 工作现场会议精神, 切实履行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职责, 落实责任, 严格执法, 促进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规范、科学、 有序地开展。
生产经营单位要在重大危险源现场 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重大危险源应 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 备,每年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必须报送当 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部门备案。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 1)登记建档; 2)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 3)制定应急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 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 措施; 4)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 应急措施,报告政府的安全监管部 门和有关部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