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宝鸡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活动心得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马云鹏教授认为,2011年版数学课标中的十大关键词即小学数学十大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郑毓信教授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最为基本的一个含义就是我们应当学会“数学地看待世界,发现问题、表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而真正的内涵是我们如何能够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思维。
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更合理。
不同的专家教授对数学核心素养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致认为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2月7日,我参加了主题为“聚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宝鸡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活动,经二路小学的张娟、陇县实验小学的李引娣两位老师通过《分饼》和《用字母表示数》课堂教学向听课专家与老师们展示了自己对数学素养的理解,展示了对此课教学内容中素养点的理解和培养,借助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基于核心素养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对小学数学教材要有专业化的解读,要读出教材内容“是什么”,要读出教材内容“为
什么”,要读出教材内容“想什么”,要读出教材内容“有什么”。
小学数学教材专业解读要“从知识的角度(干观点指导下的视角)”、“从思维的角度(数学思想方法的视角)”、“从编排的角度(教材编排的视角)”这三个视角进行解读。
应对核心素养教师应关注什么?做些什么?关注学科核心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关注学生的想法,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关注“人”,将人本理念贯彻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学习基础,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四基”;关注教学着力点,把握知识本质,创设教学情境……因此,我们的教学需要打开。
打开教师,打开教材,打开学生,打开教学,打开评价,打开时空,打开媒体……应对核心素养教师应转变意识,将“教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为中心”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让学习成为课堂活动的核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在内容的深处、难处、转折处和争议处有智慧地激发、鼓励和引领学生学习,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走在“教”的前头,不同的学生应该得到不同的帮助、点化及提升。
用“深度教学”落实“数学核心素养”,不应以思维速度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标准,而是应当更加重视如何能为学生“长时间思考”创设必要的环境或氛围,给学生安静读书、专注思考、完整表达、紧张操练的权利,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应对核心素养教师应拓展日常教学内容的边界,实现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资深教授戴维·珀金斯认为的“六大超越”。
超
越基础技能——21世纪必备综合能力与品质,超越传统学科——新兴的、综合的、有差异的学科;超越彼此割裂的各学科——跨学科的主题和问题;超越区域性观念——全球化的理念、问题和学习;超越对学术内容的掌握——学习思考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现实世界;超越既定内容——提供多元学习选择。
核心素养,是我们成为更好自己所必须逐渐具备的,六大超越是通往智慧的必经之路。
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