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嘉陵特殊风机有限公司风机工艺
一, 通风机制造的主要工艺
1放样下料
2钣金焊接
3机械加工
4装配试验
5油漆
二、通风机常见的材料及应用
1.Q235-机壳, 底座, 支架, 通用小叶轮
2.Q345-叶轮, 机壳
3.WH60A.Q460.HQ785.Q390国产叶轮材料
Weldox700.Weldox900.JFE780进口叶轮材料
4.P930.P450叶轮防磨及机壳防磨
5.45#.35CrMo.42CrMo主轴, 轮毂, 联轴器
6.HT200.HT250轴承座
7.QT500轮毂
8.1CrNi9Ti.316L.sus304叶轮, 机壳
9.材料要求
a.通风机铆焊件所用材料应符合有关材料标准规定, 转动件须具有合格证明式检验报告。
b.严禁使用有夹层, 重皮等缺陷的材料
c.非转动件的外表面允许有深度不超过0.5mm的划痕, 并在涂漆前予以腻平, 铝不超过0.3mm.
d.对锈蚀等级为B级以下的材料, 不得用在转动件上, 也不得用在其余零件的外表面上。
e.转动件代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被代用材料的力学性能
锈蚀等级: A.全面覆盖着氧化皮而几乎没有铁锈的钢材表面
B.已发生锈蚀, 而且部分氧化皮已经剥落的钢材表面
C.氧化皮已因锈蚀而剥落, 或者能够刮除, 而且有少量点蚀的钢材表面.
D.氧化皮已因锈蚀而全面剥离, 而且普遍发生点蚀的钢材表面.
三, 常见设备
1.下料——数控切割机: 火焰, 等离子, (水下)
手工等离子切割机, 振动剪, 剪板机, 坡口机
2.成型——折边机, 弯管机, 卷板机, 350T.1000T液压机
3.焊接——二氧化碳焊机, 交直流电弧焊机
4.机加工——典型: 4m立车, 10m卧车,T68镗床, 1.5m龙门刨, 拉床, 线切割, 外圆磨, 平面磨, 摇臂钻, 插床.
5.平衡及测试——平衡机( 1T—40T),测试台
四.钣金焊接工艺基础知识
1.钢材的矫正
a.手工
b.火焰
c.机械
2.放样与划线及下料
a.手工划线
b.数控放样下料
c.利用样板进行划线
放样和划线是铆焊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其工作的精确性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加工质量
三.样板的制造公差
a.样板制造的线性极限偏差
6.钢材的坡度加工
( 一) 加工法
1.气割坡口
2.机加工坡口( 刨, 车)
3.坡口机打坡口
4.碳弧气刨坡口
气割和碳弧气刨的坡口用砂轮打磨光滑, 去除渗碳层, 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 二) 坡口的型式
1.U型
2.x型
3.v型
( 三) 叶轮的坡口要求
( 1) 叶片坡口及焊逢形式
a.小于8mm不开坡口
b.8~10mm单边坡口
c.大于10mm开双边坡口
d.焊脚高度见标准
( 2) .机翼形叶片坡口的形式
a.单边坡口
b.小于5mm不开坡口
c.焊脚高度
( 3) .耐磨头坡口形式
a.耐磨头开双边坡口
b.叶片厚度小于10mm.叶片与耐磨头对接处不开坡口
c.叶片厚度≥10mm, 叶片与耐磨头对接处开单边坡口
( 4) .前盘的坡口形式
a.锥形前盘 v型坡口
b.平前盘≥14mm. X型坡口
c.前盘拼接焊缝为全焊透料缝
( 5) .中盘坡口
a.中盘与中盘的拼接焊缝
b.中盘与幅板对接口及焊缝形式( 坡口角度单边25°, 背面碳弧气刨, 清根后焊接) ( 6) 空心轴
a.空心轴管的坡口形式
b.空心轴头的坡口形式
c.轴头与轴管对接的焊缝形式
d.空心轴法兰盘的坡口及焊缝形式
( 7) 进口圈焊缝坡口及焊缝形式
a.锥形前盘
b.平前盘
7.装配焊接工艺
( 一) 装配——利用划线和各种工具确定构件中各零部件相对位置的过程
( 二) 注意( 1)必须考虑焊接时操作是否方便和尽量减少焊接变形。
( 2) 定位焊接应符合要求, 定位焊是正式焊缝的一部分, 电流应比正式焊接时高10-15%
定位焊的尺寸也应达到要求。
参考尺寸
( 3) 焊接顺序的安排: 尽量使焊缝能自由收缩, 应从中间向四周进行, 先打底完成, 后盖面。
焊接时应对称施焊。
( 双口吸焊接顺序)
( 4) 特种钢材的预热和后热
a.Q390以下一般不加热
b.40公斤以上级预热温度100℃~150℃, 同时也要进行后热
c.冬季对特种材料必须进保温房
1) WH60A Q460. 低于5℃
2) HQ785 JFE780. 低于8℃
( 5) 焊材及焊接参数的选择
1.当前公司机壳, 台座用Q235较多.大部分采用二氧化碳焊接.D1.2二氧化碳焊丝
2.叶轮以药皮焊条手工电弧焊为主, J507, J607,J707Ni, 焊条使用前必须按要求进行烘干。
烘干后的焊条应立即放在焊条保温筒内。
再烘干的焊条在保温筒内存放不得超4小时。
( 水, 气孔, 氢)
3.焊条在使用时必须按工艺要求进行核查
4.工艺参数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调整。
( 6) 防止或减少焊接残余变形的措施
a.合理选择装配与焊接的顺序和方向
b.反变形法
c.刚性固定. 用槽钢. 叶轮背对背
d.合理选择焊接规范和焊接方法
e.锤击法
f.散热法
( 7) 关于耐磨焊接和叶轮的防磨处理
a.自制耐磨防护板, 叶片, 中盘, 波浪, 网格
用耐磨焊D057堆制而成, 成本低, 耗时耗工, 硬度HRC50, 偏低
b.P930, P450进口耐磨复合板
>12.5~ ≤7
≤8
≤9
>28
≤4
≤6≤7≤8>25~28≤5≤6≤7>20~25≤3≤4≤5≤6>16~20
≤516≤3
≤4≤4>9~12.5
≤3>6.3~9≤2>4~6.3≤2
≤2≤3——2.3~4角钢圈
法兰圈
蜗壳板
侧板机号成本高, 制造叶轮时较为方便
c.进行耐磨焊道覆盖时, 主焊道必须探伤合格 ( 8) .焊接质量要求
焊接质量应符合《ZBJ72038-90 通风机焊接质量检验》之规定
a.焊缝外形应光滑均匀, 焊道与焊道, 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应平缓地渡过, 截面不得有突然的变化, 焊道宽度差不得大于3mm, 表面凹凸差不得大于2mm
b.焊缝表面不得存在裂纹, 焊穿, 焊瘤, 满溢和未填满的弧坑
c.板厚t ≤3mm 时不允许咬边;t>3mm 时, 咬边深度d ≤0.5mm
d.焊缝表面不允许有成群和网状的气孔存在 f.焊后清除氧化皮, 溶渣, 飞溅物及其它污垢
第二章 风机的静止件制造
第一部分: 单级离心风机机壳 一.机壳
( 一) 机壳的构造
组成: 1.前后侧板 2.蜗壳板 3.进出口法兰 4.加强圈 5.加强筋 6.观察门 7.吊耳 8.支腿 9.进气箱 ( 二) 旋向和角度
1.左旋, 右旋
2.角度 : a.进气箱 b.出风口 ( 三) 材料的选用与拼接 1.材料: Q235, 16Mn, 15MmV
2.下料拼接( 1) 材料应符合图纸要求。
( 技术要求
) ( 2) 拼接具体要求:
a.机壳侧边的拼缝应与出风边平行式垂直
b.小于或等于16号蜗壳板接缝不允许交错
c.大于16号机壳蜗壳板允许交错拼
d.拼接快数见表表2-1
二.机壳各零件制作
( 一) 蜗壳板的工艺过程
1.工艺要求
a.排料: 蜗板的长度方向应与板材的纤维方向一致
b.拼接: 剪切下料时, 除蜗舌板外, 蜗板应以剪板机最大剪切宽度为依据, 均匀分段, 块数符合表2-1规定, 采用数控切割下料, 将使拼接块数减少或不拼接。
c.错位: 焊缝外钢板拼接接头平面偏差小于十分之一板厚
2.蜗板加工
a.号料: 划出蜗板和蜗舌板的外形尺寸长×宽。
号料线偏差符合要求
b.落料: 按线剪切, 试剪合格后, 调整定位板, 保证蜗壳板落料的上偏差取表
1-7中上偏差之半, 下偏差取表1-7中下偏差。
c.压型: 蜗舌板用蜗舌模压制而成, 用型线样板检查间隙, 应符合表1-9中的数值。
d.接拼: 将蜗板按要求在外侧一面拼焊, 校正直线度后施焊, 清理焊缝及熔渣( 亦可将蜗舌一并拼接)
e.滚弯: 把条料滚压成形, 各段型线符合要求( 板厚≤1.5mm可不滚弯)
f.整型: 校正蜗板不规则之型线, 公差符合表1-9中规定值。
锤击痕深度<0.5mm的直角边垂直度公差。
按表1-15.
( 二) 侧板的工艺过程
1.工艺要求
a.落料公差: 数控下料时, 坯料的极限偏差不得超过1-9中的偏差数值
b.拼接: 接缝在加强角钢处为宜, 以便覆盖
c.开坡口: 侧板厚度t>7~10mm应开坡口拼接
d.错位: 钢板对接平面错位应≤十分之一板厚
e.手工矫平时, 板材平面锤痕深度<0.5mm
f.号料时在侧板上标出产品型号, 机号及零件代号
g.切割面应平整, 不允许有金属锯齿状, 交错不齐等缺陷
h.清渣
2.侧板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