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学基础》教学导案
48
2
实验内分泌系统
17
49
2
机动
50
2
机动
51
2
机动
18
52
2
期末复习指导
53
2
期末复习堂安排:人体学绪论部分讲述两节课。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人体学的定义,分科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2.了解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
3.掌握人体学的常用的方位、术语
4.详述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 兴奋性生殖)及相关概念(兴奋性、刺激、反应、兴奋、抑制、阈值)。
一、机体内环境与稳态
二、机体对环境的适应
第5节 人体功能的调节
一、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
二、人体功能调节的反馈作用
四、课后作业:
1、正常人体学包括哪几门学科?
2、说出人体的基本组成,人体的分部。
3、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4、解释:人体学、内脏、新陈代谢、兴奋性、阈值
5、什么是解剖学姿势?与立正姿势的区别是什么?
第九章 泌尿系统 第二、三节
32
2
第十章 生殖系统 第一节
33
2
第十章 生殖系统 第二节
12
34
2
实验二十 泌尿系统
实验二十一 男、女性生殖器官
35
2
实验 泌尿、生殖系统组织学
36
2
第十一章 感觉器 第一节
13
37
2
第十一章 感觉器 第二、三节
38
2
实验二十二 视器和前庭蜗器的观察
实验二十三 视力、色觉和声波的传导
39
2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一、二)
14
40
2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二、三)
41
2
实验二十四 中枢神经系统
42
2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 第二节
15
43
2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 第三节
44
2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 第四、五节
45
2
实验二十五 周围神经
16
46
2
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第一、二、三节
47
2
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第四、五、六节
三、教学内容:
第1节细胞的结构
一、细胞的化学组成成分
二、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3节细胞增殖
四、作业如下:
1、图示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细胞质内的细胞器有哪些?
2、说出细胞增殖概念。
五、课后小结:
细胞的结构容易掌握,主要是记忆的东西,图示讲述,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第二次课第二节细胞膜的功能
一、课堂提问: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器,顺利过关,不多赘述。
20
2
第七章 消化系统 第三、四、五节
21
2
实验七 呼吸道、肺、胸膜与纵隔
实验十 呼吸系统临床应用的主要标志
实验十一 消化管、消化腺
8
22
2
实验十二 消化系统的微细结构
23
2
第八章 脉管系统 第一节(一)
24
2
第八章 脉管系统 第一节(二、三、四)
9
25
2
第八章 脉管系统 第二节(一、二、三)
26
2
2
第五章 运动系统 第一节(三、四)
12
2
实验四 骨与骨连接
5
13
2
第五章 运动系统 第二节
14
2
实验六 肌
15
2
第六章 呼吸系统 第一、二、三节
6
16
2
第六章 呼吸系统 第四、五、六节
17
2
实验八 呼吸系统的微细结构特点
实验九 正常人体呼吸音的听诊
18
2
第七章 消化系统 第一节
7
19
2
第七章 消化系统 第二节
《正常人体学基础》教案
———————————————————————————————— 作者:
———————————————————————————————— 日期:
《正常人体学基础》教案
编写人:李婧
基本教材:正常人体学基础(主编:刘英林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主要参考书:1、系统解剖学.柏树令.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组织胚胎学刘贤钊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生理学刘玲爱第五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授课班级:2007级医学检验技术10班
授课时间:2007-2008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授、实验教学
教学进度表
周次
节次
学时
教学内容
1
1
2
第一章 绪论
2
2
第二章 细胞 第一、三节
二、教学要求:
1.熟悉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
2.了解细胞的受体功能
3.熟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三、教学内容:
第2节 细胞的功能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二、细胞的受体功能
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四、课后小结:
物质转运用时不少,比较抽象的内容,图示讲述,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细胞的生物电对检验专业来说,不是重点内容,还是详细讲述,重点掌握的内容点出来,分层次要求,肌肉收缩略讲,挂图不系统,自己版图,效果更好。
5.熟悉内环境的概念
6.熟悉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过程、特点
三、教学内容:
第1节正常人体学的定义和范围
一、正常人体学的定义与医学的关系和任务
二、正常人体学的学习方法
第2节人体的组成
一、人体的组成
二、解剖学姿势及方位术语
第3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生命基本物质
二、新陈代谢
三、兴奋性
第4节机体与环境
第二章 细胞
第一次课第一节细胞的结构第三节细胞增殖
一、教学要求:
1、掌握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及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理解细胞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细胞周期中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二、课前提问:
提问整个第一章的主要内容,将第一章串讲一次,语速放慢,便于给学生思维的机会,也便于发现问题。巩固了上一次所学内容,尤其是解剖学姿势、方位和术语很重要,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功。绪论的知识基本没有问题,学生理解掌握较好。
第八章 脉管系统 第二节(四、五、六、七)
27
2
实验十四 正常人体心音听诊
实验十五 人体心电图的描记
实验十七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十九 运动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
10
28
2
第八章 脉管系统 第三、四节
29
2
实验十三 心
实验十六 全身血管
实验十八 各主要淋巴器官
30
2
第九章 泌尿系统 第一节
11
31
2
3
2
第二章 细胞 第二节
2
4
2
第三章 基本组织 第一、二节
5
2
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细胞、基本组织)
6
2
第三章 基本组织 第三、四节
3
7
2
第三章 基本组织 第五节
8
2
实验二 基本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血液)
9
2
实验三 ABO血型的鉴定 血细胞观察
4
10
2
第五章 运动系统 第一节(一、二)
11
6、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7、说出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
五、课后小结:
第一堂课,主要是给学生介绍这门课的特点及课堂教法,这门课的安排,使学生对此有初步的了解,根据课堂观察,重点重复学生反应有点犹豫的地方,比如:兴奋性,阈值,及兴奋性和阈值的关系,通过图示――及板图,重复讲述,效果很好。
五、本次课作业如下:
1、细胞的功能有哪些?(屏障,物质转运,受体,生物电,肌细胞的收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