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共广东党史大事记内容

中共广东党史大事记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关于妇女运动内容摘录)

中共广东省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广东党史大事记》第170页,第、、页,中

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

1、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向北平郊区宛平县卢沟桥

发动进攻,中国守军第二十九路军一部奋起抵抗。从此全国抗日战争开始。8日,

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号召全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起民族统一战

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军的侵略。卢沟桥事件的消息传到广东后,广东各界民

众纷纷举行声援二十九路军的活动。

12月,在中国广州党组织推动帮助下,广东妇女团体联席会议成立。参加联席

会议的有省、市妇抗敌同志会以及省女界联合会、市妇女会、女权大同盟、车

衣女工会、中山大学女同学会等。联席会议成立后,协调了各妇女团体的行动,

在抗日宣传、募捐献金、医护慰劳、救济收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2、1938年5月31日,日军飞机疯狂轰炸广州,广州市民死伤惨重。以后日机

多次空袭广州。中共广东省委指示在你敌机轰炸期间的中心工作是:防空救护,

慰问抚恤等。为适应战时工作需要,建立妇女战时妇女团,并成立战时工作联

系会议等统一战线领导机关,统一指挥各项防空救护工作。

8月13日,在中共广东党组织的推动下,全省开展“八一三”抗日救亡献金运

动。广州、香港两地的献金运动最热烈,前后进行了10天。与会群众慷慨解囊,

踊跃献金,并热情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10月21日,日军占据广州,接着,广州外围的南海、顺德、番禺、从化、花县,

三水等地也相继沦陷。

3、1939年3月9日,广东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话成立。中共广东

省先后选派、动员了区白霜、杨衡芬(杨行)等100多名女党员和进步女青年

进入该会工作。她们已公开合法省份积极开展抗日宣传、举办妇女干部训练班、

识字班,组织妇女战时工作队,妇女生产团。以及到前线抢救难童、妇女,建

立保育院,积极推动妇女参加抗日运动。

《粤海魂》

1937月7日,卢沟桥的炮声震撼着神州大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

战争,狂呼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中华民族大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共中央发出《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

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体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

团结起来,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驱逐日寇出中

国!”同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延搁了两个赌约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

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这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形成。野心勃勃的日军继续南侵,把魔爪伸向了广东沿海的南澳岛、上川

岛、下川岛、涠洲岛,又对广州狂轰滥炸。战争的形势,加快了广东父亲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937年9月,张文彬来到广东担任中共南方工委(后改广东省委)书记,

在其领导下,南方工委大力发展党组织,广泛地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有利推动了广东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1938年8月,广东省开展纪念“八一三”上海抗战一周年献金运动,广州

市10万人举行献金大游行。

抗日救国,巾帼英雄辈出,东江华侨回乡妇女团文森队共有7明名队员,

都是清一色的华侨那边青年。她们立下誓言:“以身报国,奋斗到底,倘有干犯

纪律,或中途退怯,情愿受严厉制裁。”她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东江的抗日斗争。

香港女教师李淑恒先后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送到抗日前线。身患重病的

丈夫赴东莞大岭山抗日根据地,一家八口全都成为抗日战士,在惠阳坪山举行

的欢迎会商,她说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抗日救国,人人有责。别人有钱

出钱,我没有钱,救出儿女”1941年秋,国民党顽固派进攻大岭山根据地大塘

村时,她不幸被捕牺牲。

《广东民国史下册》

第一章 抗日战争初期的广东民国政府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日军大举入侵中国,中

国守军奋起抵抗,拉开了中国抗战的序幕。从此,中国全国性的抗战大规模展

开。在全国抗日高潮影响下,广东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

各阶层人民抗日情绪高涨,坚决支援卢沟桥抗战。“七七”事变前,广东各界成

立了各种抗日 救亡组织,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七七”事变后,

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广东各界人民进一步

行动起来,发出通电,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成立抗日团体,实行抗日募捐、

义演、地址日货等抗日活动来支援卢沟桥驻军抗日,其中,妇女的抗日活动也

逐渐地兴起。(可以举例接着写)

为纪念“七七”抗战,广东省国民党部f发表《告民众书》、《告同志书》;第

四战区司令部政治部发告民众书,号召民众和国民党院起来投身抗战。①为纪念

“八一三”抗战1周年,广东成立“八一三”献金会,共产党也积极投入实际

工作,在全省及港澳地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爱国献金运动,取得很好的成绩。②8

月,广东当局发布《广东省开放民众运动的决议案》,接着又公布《广东民众武

装五项保障》③。表示要开放民众运动,允许人民拥有枪支,实行自卫等。此外

还有允许民众组织救亡团体等等。

总的来说,从197年“七七”“八一三”事变以来,广东国民党党政军当局

爱外敌进犯,国难当头之秋,对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抗日态度是鲜明坚决的,

也有实际行动。这一时期也是广东国共合作、共同发动各阶层人, 大力发展抗

日救亡运动的最好时期,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④但也不能不指出,表面表态的

话多、文章多,落到实处少。

总之,“七七”、“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当局在广东做出了一些抗战的应

变措施,对于动员全省军民起来抗战作了一些准备,比前大有进步;、、、、

三、国民党当局在粤的应变措施

“七七”事变后,面对大敌当前,亡国灭种的危机关头,在中共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推动下,国民党从“先安内后攘外”的反共内战政策转变为连共抗日

的政策。广东国民党党政军当局的方针政策也随之作了转变,并采取了一些应

变措施。对抗日的准备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较前已有较大的进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入侵中国,中华民族

危机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迫切要求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国共抗击当前最 ① 《中山日报》1938年7月7日。 ② 《中山日报》1938年8月3日、10日。 ③ 陈传纲编:《动员纲领与动员法令》,新知出版社1940年版。 ④ 谌小岑:《抗战初期我在广州的见闻》,《广东文史资料》第50辑,第5页。

主要的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七七”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中

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

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

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为了进一步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中共中央在7月15日,把《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交国民党中央。

以此为两党合作抗日的基础。在全国人民和中共抗日主张的推动下,9月22日,

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至此,以国共两

党为主题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第二次国共合作在广东

广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发源地,在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广东

各地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把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推动长江流域,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广东虽中央中共

所在地陕北,但广东共产党组织坚决执行中共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政策,使广东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华南抗日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

之一。

广东地区国共合作形成后,广东政治形势出现了两个很显著的特点:一是各

阶层人民抗日情绪高涨,中共的政治影响日益扩张;二是国民党广东当局开始

出现开明倾向。根据广东政治形势出现的这些新特点,中共中央明确指示广东

党组织:迅速恢复和发展广东的各级党组织,以适应国共合作抗日的新形势,

发展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各阶层各界人民群众的抗日团结,推动国

共合作进行抗日战争。①

第一节抗战开始后的广东民国政府

《抗日战争时期的南路妇女》

三、高举武装,为杀敌赴汤蹈火

当侵略者血腥的枪口对准我们民族的躯体时,南路许多妇女也毅然拿起了武

装,在党的领导下,冲向杀敌的战场,她们积极参加武装训练。1939年2月,

70名妇女积极参加遂溪积极参加遂溪青抗会举行的露营活动,苦练杀敌本领。

同年9月,青抗会举行全县武装动员大会,又有500多名妇女列队参加。有许

多优秀的妇女干部接受党的委派,到张炎将军举办的游击训练班,学习杀敌的

本领。她们积极参加武装队伍,抗击日寇的侵略活动,黄略党支部派出了50名

妇女。张炎将军所辖的妇女救护班,每遇到敌机轰炸时候,总是冒着生命危险,

抢先抬着担架,到各个被轰炸地区抢救伤员,她们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受到

张炎将军的赞赏,南路人民广为流传的女中英杰苏小婉,则毅然参加了1944年

底南路特委举行的武装起义,并在起义队伍中担任领导工作,最后再战斗中献

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中共广东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八一三”事变后的抗日情绪,结

合广东党组织的具体情况,中共广东党组织积极支持和参加国民党当局领导的

团体及所号召的运动,并争取在这些团体中掌握实际领导权,广泛地开展群众

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月,在中共南方工委的领导下,兴梅、粤中、珠江、

西江、琼崖、南路等地的妇女抗日救亡团体先后建立。这些妇女抗日救亡团体,

名义上挂的是国民党招聘,实际上是中共在里面起着核心领导作用。

此外,从1938年1月至9月,中共广东党组织派中共党员到广东、广州地 ① 《广东党史通讯》1984年第5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