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法学]民事诉讼的目的和任务
[法学]民事诉讼的目的和任务
11
(四)‚纠纷解决说‛质 疑
• “纠纷解决说‛将一个普遍适用于一切纠纷解决方式的 ‚纠纷解决‛作为构筑民事诉讼目的论的基点,在理 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不足取的。在理论上,它将‚民事 诉讼的目的‛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简单化、肤浅化了, 不利于人们对民事诉讼的本质做更深入的探讨;在实 践上,由于它对民事诉讼这一特定纠纷解决方式个性 特征的忽视,有可能导致民事诉讼自身职能的弱化甚 至被其它纠纷解决方式同化的不良后果。 •
7
(二)目的论研究的意义
• 1、 实践中的意义。目的论研究对于民 事诉讼实践的意义主要在于它可以为民 事诉讼制度设计提供一种基本理念或曰 ‚指导方向‛的作用。基于不同的目的 论观点,定会有不同的民事诉讼制度设 计。
8
• 例如,以‚私法权利保护说‛或‚私法 秩序维持说‛作为基本理念而设计的民 事诉讼制度,一定不会象以‚纠纷解决 说‛为基本理念的民事诉讼制度那样重 视当事人的和解;而以‚程序保障说‛ 为基本理念设计的民事诉讼制度,肯定 要比以其他几种目的论观点为基本理念 设计的民事诉讼制度更注重诉讼的程序。
14
•
(2) 从心理学的意义上,当事人接受 判决并非是因为其‚权利受到保护‛, 假如果真如此,那么就会得出‚只有胜 诉当事人才会接受判决‛的结论。但现 实并非如此,事实上,大多数案件只经 过了一审,败诉当事人并没有层层上诉 以谋求所谓‚权利保护‛。使败诉当事 人心理上接受判决的因素是什么呢?
15
• 这个因素就是通常所谓程序本身的‚正当性‛。因为 败诉当事人‚已经被给予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和提出证据,并且由相信是公正无私的法官进行了慎 重地审理,所以对结果的不满也就失去了客观的依据 而只得接受。‛同时,程序的‚正当性‛也是使审判 机关获得社会广泛的信任和权威地位的重要源泉。由 此看来,程序不仅对判决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且其本身也有独立的价值内涵,这种价值内涵在 ‚ 权 利 保 护 说 ‛ 那 里 被 完 全 忽 视 了 。
5
• 4 、程序保障说 该说从‚正当程序‛ 的观念出发,认为民事诉讼的正当性来 自其程序的正当,而不是其结果的正当; 民事诉讼程序并不是为了达到正确判断 的手段,其过程本身就是民事诉讼的目 的。因此,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在于 ‚为实现当事人自律性的纷争解决提供 程序保障‛。
6
• 5、权利保障说 该学说从宪法上权利 保障的角度阐述民事诉讼的目的,认为 诉讼制度基于宪法所保障的权利实为实 体法上的实质权,私权保护说的最大缺 陷就在于无视实质权与请求权在机能上 的根本区别,以致将二者合成为实体上 的权利,并列为民事诉讼制度应保护的 对象;事实上,其中‚请求权‛属实现 ‚实质权‛的救济手段,只有对实质权 的保障才是民事诉讼的目的。
13
•
(1)从经验层次看,实体法本身并不能告诉 我们诉讼是否‚保护了权利‛。实体法过去一 直是、将来也只能是对公民权利义务做一般的、 概括的规定。在具体的案件中,只有经过对事 实的认定,才能援引相关的实体法规范做出判 决,从而实现法律从一般到具体的转化。因此, ‚权利保护‛不可避免的要经过一个‚认定事 实‛的阶段。但认定事实必须借助程序,由于 程序在认定事实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程序的 功能就不能说仅仅是达到判决的手段了,其本 身对判决的形成以及判决内容的确定都具有直 接的影响。
民事诉讼的目的和任务
1
• (一)民事诉讼目的的概念 • 民事诉讼目的,就是以观念形态表达的,国家进行民事诉讼所 期望达到的目标或结果。 • 1、民事诉讼目的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直接实施诉讼活动的 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 • 2、它是国家对进行民事诉讼的结果所期望达到的一种理想模 式。 • 3、它的实现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 • 4、当事人对自己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自由支配是其得以实 现的重要前提。 • 5、从其存在方式来说,民事诉讼目的是同意识、观念密切相 关的预见性结果,在观念中意识到并预设于法律规范之中的民 事诉讼结果,与具体民事诉讼实践所发生的诉讼结果是不能等 同的。 • 6、实现民事诉讼目的的工具具有多样性。‚目的是全部法律 的创造者,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事实 2 上的动机‛
12
(五)‚权利保护‛与 ‚程序保障‛说
• 在‚权利保护‛与‚程序保障‛两者之中,哪 一个是民事诉讼最本质的要求,并可以作为我 们构筑民事诉讼目的论的基点 ? 按照通常的思 维方式,‚权利保护‛才是民事诉讼的最终目 的。因为,程序保障也是为了对当事人权利的 保护,诉讼程序无论如何也只能作为手段存在, 而诉讼结果符合实体法的规定,实现对当事人 权利的保护才是最终目的。但事实上,这种习 惯的思维方式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从下文的分 析中我们发现,程序与实体之间并非如人们通 常理解的那样是‚手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的‛的关系。
3
• 1 、权利保护说 该说认为,国家设立 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在于保护实体法所 规定的实体权利。 • 2 、私法秩序维持说 该说认为,国家 设立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在于维持社会 现存的私法秩序,而不是维护某个当事 人的私法权利。尽管客观上民事诉讼制 度起到了保护私法权利的作用。
4
• 3 、纠纷解决说 该说认为,民事诉讼 不是以对原有实体权利的确认为出发点, 而是以解决纠纷为其出发点。民事诉讼 的目的在于以国家强制力解决当事人之 间的纠纷。
一、民事诉讼的目的
(一)关于民事诉讼目的的主要学说
• • 民事诉讼的目的是什么 ? 民事诉讼制度是为了 什么设立的 ? 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构成了民事 诉讼法学基础理论的重要部分——目的论。 • 在国外,经常把民事诉讼的目的作为一个课题 来研究,并形成了较完整学说体系的是德国和 日本。下面对其中的五种主要学说做简要介绍:
9
• 2、理论上的意义。目的论的研究可以为 其他基础理论的研究提供前提和基础。 相对于其他基础理论来说,目的论又处 于一种前提性的位臵,其它基础理论的 探讨大多都是建立在一定目的论认识基 础上的。
10
(三)民事诉讼的本质特 征
• 首先应搞清民事诉讼在民事纠纷解 决方式这一母系统中所处的位臵。通过 对人民调解、仲裁和民事诉讼这三种纠 纷解决方式过程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可 以大致总结出民事诉讼本身的三个特征: (1)对‚权利保护‛观念的强调。 (2)纠 纷解决的强制性、终局性。 (3) 高度的 程序保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