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针织学》课后感

浅谈《针织学》课后感

浅谈《针织学》课后感
写在前面的话:《针织学》这门课已经告一段落,借此作业之际给自己一个小结。

在大学最后一年的课程安排里,能让自己定下心去深入学习的课程真的不多,甚至说很少,除了考虑到实用性之外就是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本身对我们的吸引,很直白的说,在大学这个拥有个性化教育方式的环境里,黄老师的教学方式及方法是本人在专业课学习中最喜欢的,列举开来有几点,其中幽默活跃的课堂氛围是把我带动到学习中的第一面,其次,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黄老师讲的课往往能理论联系实际,在讲理论部分的时候常插入自己在生产车间的所感所闻,这是最为可贵的一点,也是每当我昏昏欲睡的时候能把我吸引进来跟着老师的节奏走的闪光一点,最后一方面就是本课程本身的教学模式,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这些都是本课程的亮点。

下面本人浅淡对于《针织学》这门课的学后感。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的平台课程之一,是针织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讲解针织及其发展、针织物的主要物理机械指标、针织线圈及其成圈运动、纬编和经编针织机的分类、针织物结构及其表示方法、各种形式的圆纬机选针运动及其相应的花色组织设计技术、经编梳栉横移运动及其链块的排列、各种经编送经机构的特点、经编整经、传动机构、针织机给纱与牵拉卷取。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针织基础、针织工艺的基本原理、针织纬编和经编成圈运动、针织物组织结构知识、纬编选针机构工作原理、梳栉横移和送经机构的工作原理、针织机给纱与牵拉卷取,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二、知识要点概述
第一篇纬编
1.1纬编概述
了解针织、针织物和针织机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针织物的结构参数和性能指标以及针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掌握纬编针织物的分类与表示方法,了解常用针织机的种类和纬编织前准备设备和工艺要求。

1.2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及其编织工艺
掌握纬平针组织、罗纹组织和双罗纹组织的结构和性能特点,理解各组织的成圈与编织原理,了解相应圆机编织机械的结构特点及其区别。

1.3 纬编花色组织及其编织工艺
掌握提花组织、集圈组织、衬垫组织、毛圈组织和复合组织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及产品设计和编织方法,了解移圈组织和长毛绒组织等的结构特点和编织方法。

1.4 纬编圆机选针机构
了解纬编圆机选针机构的种类及其特点。

掌握多针道选针机构、提花轮选针机构、摆片式(插片式)选针机构、电子选针机构的工作原理和上机工艺。

1.5 圆机成型产品与编织工艺
了解纬编圆机成型原理,了解袜品和无缝内衣的成型编织工艺。

1.6 横机织物与产品的编织工艺
了解纬编横机成型原理,掌握横机的工作原理和编织工艺。

1.7 给纱与牵拉卷取
掌握针织生产对给纱和牵拉卷取的要求,了解给纱和牵拉卷取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二篇经编
2.1经编概述
了解经编针织物的分类和表示方法;了解经编机的分类及其区别;了解经编机的结构和工艺参数。

2.2 整经
了解整经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整经工艺的要求和整经方法。

2.3 经编机的成圈机件与成圈过程
掌握舌针、钩针和复合针经编机的成圈机件及其成圈过程,熟悉成圈机件的运动配合关系和位移曲线。

2.4 导纱梳栉的横移
了解梳栉横移机构的工作原理,掌握梳栉横移机构的工艺要求和花纹链块的排列方法。

2.5 经编送经和牵拉卷取
了解送经和牵拉卷取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对送经和牵拉卷取的工艺要求。

2.6 经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了解经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的种类;掌握各种组织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2.7 常用经编花色织物与编织工艺
掌握双梳和多梳经编组织的种类及其特点,掌握各种组织的命名方式、结构和性能特点及其设计方法;了解其它主要经编花式组织和双针床经编组织的基本结构、性能和编织原理。

2.8 经纬编工艺计算
掌握经纬编产品的主要工艺参数及其计算方法;掌握经纬编生产产量的计算方法。

三、关于如何学习这门课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以纺织多媒体教学为主线的针织学课程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采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来开阔学生的学术眼界、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手段上采用自主开发的针织多媒体、针织动画教学软件给抽象的理论以形象、给枯燥的内容以活力,改变课堂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在进行具体课程学习时,我们把这门课程分纬编和经编两大板块来学,因为这样在纬编这个板块中,我们可以先由基本概念,名词术语逐步由浅入深的学习。

而到了经编这个板块的学习,我们可以通过联想和对比之前纬编部分知识的方法来学习。

在纬编这一板块的学习中老师有意识的把课程进度减慢了下来,并且大量的穿插进一些自己的切身经历的有关针织产品的生产、贸易、管理等内容的事例和经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让课程变得更生动,课堂的讲授气氛变得更活跃,有利于带动同学们学习针织学这门课程的兴趣,激励同学们的学习动力;而且联系到同学们正在大四这个即将走入社会,投身实践生产工作的特殊时期,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更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同学们的眼界,拓宽了思路。

对以后的工作生
产中灵活运用针织学这门课程的知识,以及老师的经验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而言,是一笔宝贵的知识财富。

在经编这个版块的学习中运用联想对比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更快速、更牢固的学好针织部分;还可以巩固加深前面纬编知识的记忆。

在这个阶段,同学们对针织学这门课程已经有了相当大一部分的了解,再也不像之前学习纬编时候那样对这门课程懵懂无知,经编部分的学习轻松了许多。

所以这时候,老师很有经验的把课程进度加快了许多,并不因为前面纬编部分的进度慢而影响整个针织课程的进度,也没有平白的浪费了处于大四这个特殊时期的宝贵时间。

相反的,这样大胆而有经验的课件学时设置,综合考虑到了课时、兴趣、知识面拓展以及对学生思路的启发。

更适合我们大四学生的学习心态、学习目的,自然取得可以预期的学习成果。

在整个针织学的学习进程中,因为我们有多媒体电教室这样优秀的硬件设施,我们更可以课堂授课中从始至终的穿插进大量图解和视屏,并以老师的课件为主线学到相对别的学校、班级的学生多得多的针织学知识。

而在最后一堂课中,老师总结性的串讲了一遍整个课程的学习,更是可以巩固和升华所学的针织学知识
四、结语
《针织学》这门课程已经学习结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对针织这门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与展望,它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的编织技术的发展,针织新产品不断涌现,为解决教学内容和实验手段滞后于学科发展的问题,就应该有科研为教学服务,针对针织学科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不断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和实验教学中,用科研成果提升针织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束了本课程的学习,还有遗憾的地方就是没有实践动手的部分,这点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增加动手实验等环节,相信未来的针织拥有更好的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