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册习作训练第四组:主题——教你学一招一、习作解读园地4先引导学生回忆回忆,再同桌说一说自己都会哪些本领。
学生说的有可能是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本领,如,煮面条、洗碗、干农活;也可能是在学校学到的本领,如画画、速算,弹钢琴,做手工。
教师巡视,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当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积极好学的精神,开拓学生的习作思路。
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习作提示,并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学会的本领清楚地告诉别人。
提醒学生注意这次习作的要点:要说明白自己学的是什么本领,要写清楚自己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
题目可以用“我学会了……”,也可以自拟。
学生构思后进行自主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并巡视,以便做到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心中有数,然后选择带有普遍性问题的习作(如,过程写不清楚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批阅习作之后,先选出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具有特色的习作,请习作作者读给大家欣赏,师生简要地进行评析;再请这次习作有较大进步的学生读他们的习作,教师加以点评、鼓励。
评析主要含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把学本领的过程写清楚了,有没有真情实感,用词是否准确。
结合大家的评议结果,引导学生对各自的习作进行修改、誊抄。
二、内容选择教材里列举的几方面的内容,提示了习作的不同角度,教师可指导学生注意选取合适的角度来写。
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本领,如,煮面条、洗碗、干农活;也可以是在学校学到的本领,如画画、速算,弹钢琴,做手工,等等。
三、目标与要求1.学生挑选学习本领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最有趣的情境再现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说明白自己学的是什么本领,尽可能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
3.愿意把本人的习作与人分享。
四、方法与措施创设情景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回顾口语交际,激发学生兴趣1.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交流了各自拿手的本领。
现在就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再来回忆一下那令人难忘的一幕幕。
(播放轻音乐的同时播放照片,学生边听边欣赏)2.从同学们兴奋的表情、开心的笑声中,我知道这些照片勾起了你们美好的记忆。
想一想:谁介绍的学本领的过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认真回忆一下:他当时是怎么介绍的呢?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随机引导。
层次(1):学生仅仅是重复同伴的本领。
(例如:×××的本领是×××,我也喜欢×××)教师:哦,他把同伴学的本领是什么说清楚了,真不错!看谁能把同学介绍学本领时具体情境说出来?层次(2):学生不仅说出同伴的本领是什么,还说出一定的情境。
①说出了学踢毽子(跳皮筋……)的动作。
教师:你把他学踢毽子的情境说得特别具体,尤其还描述了他的一系列动作,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家鼓励他。
(掌声)(教师随即板书:动作)A:×××写他学踢毽子的时候,开始脚……,后来……教师随即点评:你看他说了“开始”……“后来”……多有顺序呀!(教师带领大家跟说,全班同学一起回忆)B:在学本领的不同阶段自己的做法和感受也是不同的。
“不会”就虚心请教,认真地看;“学习”时尝试着做,笨手笨脚,也许会遇到一些困难;“学会”了得意洋洋……把学本领的过程按先后顺序一步一步地写出,这就叫言之有序、叙述清楚了。
②说出了人物的对话或语言。
教师:你瞧,他们的对话好像把我们带到了当时的情境中。
(教师随即板书:对话)教师:你看,他把×××教他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都说出来了。
(教师随即板书:语言)③说出“小心翼翼、胸有成竹、得心应手、欢呼雀跃……”(用了好词、佳句)。
教师:他在介绍时用上了好多好词语,你在说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词语。
(教师随即板书:好词、佳句)④说出了感受、想法。
教师:哦,他说的自己的想法的那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极了!(教师随即板书:感受)(以上的举例不分先后顺序,完全根据当时学生的发言情况适时引导,及时鼓励,调动情绪。
)学生回答预设:做家务:包饺子、收拾房间、做菜……学习生活:电脑打字、上网查资料、查字典……运动:踢毽子、踢足球、游泳、滑冰、骑车……娱乐:学跳皮筋、学画画、学钢琴、学照相……二、范文引路,指导习作1.刚才你们对同学们的本领夸得真好!我都忍不住想和你们交流了,老师也有一个绝招,你们想看吗?读读吧,一会儿你也来评评我哪儿写得好?教师出示下水文:学种水仙朋友送来几个饱满的水仙头。
我兴致勃勃地讨教了种植方法。
在朋友的指挥下我先把外面枯黄的皮剥掉,水仙立刻变了模样──白白的、嫩嫩的,接着朋友让我一手托着水仙头,一手捏着小刀跟她学雕刻水仙头。
水仙头的嫩皮一层层削掉后露出一个豆芽般大小的淡黄的小花苞。
我小心翼翼地将水仙头捧在手里仔细端详,过了一会儿,小花苞悄悄地探出头,“想不到不大的‘水仙肚’竟能孕育出这么多可爱的小花苞!”我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
朋友端来一盆,笑着说:“来吧,让它在这里好好睡上一觉,明天就可以栽种啦!”真不知种水仙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第二天,我按照朋友临走前说的话做:先把它从清水里捞出来洗干净,然后折了根牙签插在水仙根部两侧,当做“支脚”。
啊!一个花盆、一汪清水、一捧细沙,水仙就种植好了。
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久久地不忍离去……就这样,我静静地等待着水仙花开放的日子。
2.刚才你们在夸同学的时候都夸什么啦?(教师手指板书,学生回顾要点)这回夸我时,看看谁也能夸到点子上。
学生发言预设:①动作:我一手托着水仙头,一手捏着小刀跟她学雕刻水仙头。
②语言:想不到不大的“水仙肚”竟能孕育出这么多可爱的小花苞。
③感受:真不知种水仙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④好词:白白的、嫩嫩的、情不自禁、自言自语、小心翼翼。
⑤佳句:水仙头的嫩皮一层层削掉后露出一个豆芽般大小的淡黄的小花苞。
3.同学们夸得好,夸得妙,老师也很骄傲。
但是呀,有一个关键的地方你们还没夸到,谁看出来了?①如果学生说出来,那么顺接连词变红。
②如果学生说不出来:现在大家仔细看大屏幕,想一想,你看这样写行不行?(教师播放课件:移动顺序)读一读,感觉怎么样?(学生回答:乱,读不通,读不懂……)所以,我们在写的时候应该按照顺序一步一步地介绍,可以用上“先、接着、最后”这样的词语来表达顺序,这样听起来就会特别清楚了。
(教师随即板书:有顺序)三、学生习作,应用练笔1.夸完老师的作文,你们愿不愿意自己写一写,让大家和你一起分享?现在就开始写,注意写的时候一定要有……(教师手指板书,学生跟说:顺序,用上“先、接着、最后”这样的词语)说得真棒!还应该写……(学生回答:动作、语言、感受、好词、佳句)写完后大家交流。
(学生当堂习作)2.谁愿意第一个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习作?(指名汇报,集体交流)注意听,想想关于他学本领的过程,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3.今天我们的作文课了解了同学们那么多拿手本领,学会了把自己学本领的过程清楚、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你们可真了不起!回家后,把自己写的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夸夸你!板书设计: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有顺序动作语言(对话)感受好词佳句六、批改与点评在批阅习作之后,先选出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具有特色的习作,请习作作者读给大家欣赏,师生简要地进行评析;再请这次习作有较大进步的学生读他们的习作,教师加以点评、鼓励。
评析主要含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把学本领的过程写清楚了,有没有真情实感,用词是否准确。
结合大家的评议结果,引导学生对各自的习作进行修改、誊抄。
七、习作例文(一)我学会了洗碗人的一生中在不断地学习做各种事情,我也毫不例外。
而在这么多事情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学会了洗碗。
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许多跟我同龄的小朋友都能做一些基本的家务,可我除了会叠被子以外,还是什么都不会做。
爸爸、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让我先学会最简单的家务——洗碗。
我听了之后把胸脯拍得“咚咚”响,以我最响亮的声音回答:“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你们就等着用干干净净的碗吃饭吧”。
我边说心里边想,你们也太小瞧我了吧,这种事情对我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在我的印象中,洗碗就是用水一冲,洗洁精一抹,再用水把洗洁精冲洗干净就万事大吉了。
说干就干,我端了一大叠没洗过的碗放进水池里,挑了一个比较干净的碗,心想,就从最简单的入手吧。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打开水龙头,用水慢慢地冲洗几遍,我一边冲一边用手擦掉碗上的杂物,一开始进展得很顺利,碗上的许多杂物已经清理掉了。
我关上水龙头。
得意洋洋地想,现在就剩下抹洗洁精了,以前老听爸爸、妈妈说洗碗很难,没想到也不过如此嘛!我正想拿洗洁精,忽然我手一滑,碗就在地上炸开了花,我急忙把碗捡起来,心想,纯属意外,这碗真可怜,第一个成了牺牲品,不过这也不能怪我,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我边想边把“粉身碎骨”的碗放进了垃圾箱。
接着拿起另一个碗洗起来。
这回没有刚才那么顺利,这个碗好像在和我作对,一个劲地往下滑,我洗了半天,也没有洗干净。
我一急,手一松,只听“咚”地一声响,结果可想而知。
我这才如梦初醒,捡起地上的碗,可惜已经迟了,这个碗摔了个“半身残疾”。
我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再这样下去,一池的碗都会被我摔完的。
这时,妈妈走了进来,笑眯眯地问我:“碗洗好了吗?我和你爸爸都等着用你洗的碗吃饭呢!”。
我羞愧极了,低着头回答说:“还没有,我老是洗不干净碗。
”妈妈见了说:“不要心急,我来给你做示范”。
说完,妈妈拿起碗,熟练地用水冲洗着,然后抹上洗洁精,用手细心地把杂物清理掉,最后用水把洗洁精冲干净。
我仔细地观察着妈妈的动作,只见妈妈把碗底抹干净,之后一圈一圈地往上擦。
妈妈边擦边和我说:“有油的碗不太好洗,可以先在洗洁精里泡一会儿,这样油没有了就不会滑了。
”我听了恍然大悟,心想:“怪不得第一个碗好洗,而第二个碗不好洗”,之后我学着妈妈的样子,笨拙地冲洗着,虽然我洗的盘子没有妈妈洗得那么好,但是我还是很高兴。
接着我又照着前次的方法把碗全部洗完了。
看着一叠干净的碗,我心里美滋滋的。
洗碗前还认为是“小菜一碟”,而现在,在我的眼里,它简直是最伟大的工程。
从这次洗碗中,我不仅懂得该怎样洗碗,还懂得了:实践出才干!(二)我学会了骑自行车看见别的同学都会骑自行车,我心里羡慕极了。
于是我就职要爸爸妈妈教我骑车。
终于,爸爸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
开始骑自行车时有辅助轮,我骑上它很平稳,不用学,一骑就会了。
但是同学们说:“把辅助轮去掉,才能学会。
”于是我就把辅助轮去掉了。
去掉辅助轮后,我一骑上去车子好像不听使,东倒西歪,害得我摔了好几次。
这时爸爸给我说了一大堆骑自行车的要领,然后用手扶住自行车的尾架,叫我坐在车子上,我用手扶住车头,两只脚分列放在两个脚踏板上,我边用脚踩脚踏板上,爸爸边用力在后面推,慢慢地我能骑车了,爸爸悄悄地松开了手,骑着骑着,由于我的重心不稳,眼看就要摔下去了,要不是爸爸及时扶住我,我就会又摔一跤。